第二百九十一章 急迫(21)
字數:3867 加入書籤
五月望日,宜嫁娶,祭祀,安香,忌開市,作梁。
寅時三刻,皇城禁宮的朝陽門外,此時已經站滿了人群,今日是一月一次的大朝會,平日裏難見一眼的正卿,大夫,也都紛紛出席。
烏泱泱的人影矗立,一眼望去恐怕多達二三百人之多,但此時的朝陽門卻鴉雀無聲,不見半點竊竊私語之音。
正衣冠,肅音容,這是自古禮法,也是尊君之道。
隻靜待了盞茶功夫,呼嘯的風中便傳來了三聲淨鞭響,緊接著中門大開,宮中內侍層層而出,一個接引著一個,向著溫德殿而去。
珠簾垂落,香煙袞浮,明燈閃耀,鳳尾扇開,正是當今天子駕坐殿上,親迎百官入朝。
手捧朝笏,百官見天子親迎,自然也不敢怠慢,連連魚貫而入,叩地高呼萬歲,聲徹雲霄。
如此盛大朝會,百官匯璨,天子和睦,方不負南越四百年國祚,更有詩雲:
黃金殿上現金輿,白玉階前停寶輦,隱隱淨鞭三聲響,層層文武兩班齊。
高坐溫德殿上,待天子受過百官朝賀之後,便見一殿頭官喝道:“有事出班早奏,無事卷簾退朝。”
話音初落,隻見班部叢中有一人走出,正是當朝參政柳彥博,隻見他出班奏曰。
“自去歲江淮水禍,蠻群趁勢作亂,以至生民倒懸,萬靈塗炭。然,幸得宣王神武,力誅蠻首,方得太平,此功莫焉,望聖人垂恩,以安三軍之心。”
天子聽奏,眉心掠過了一絲不喜,心中暗附道,宣王有功不假,但已授七珠之賞,今日還如此姿態,意欲逼宮乎?
正欲開口之時,卻又見班部叢中走出了一人,正是那當朝駙馬,王基。
快步走出班叢,王基拜罷起居,奏曰:“聖人容稟,柳大夫所奏之事,微臣不敢苟同爾。”
聽得王基語言,天子好奇,遂故作傾聽之狀,揮手示意王基繼續。
“宣王雖有兵鋒之勝,然殺戮過重,以至江淮之地十裏不存三戶,此乃有悖人倫之法。”
“況,自古兵者,凶也,微臣料定不出六月,江淮之地必定盛行瘟疫,生靈萬民必定倒懸之急。”
“值此水災兵禍之刻,伏望陛下釋罪寬恩,省刑薄稅,以禳天災,救濟萬民。”
王基一大段說辭脫口而出,雖未明指宣王,但話中的意思誰都明白,值此國難之時,難道你一個宣王的賞賜比萬民恩赦還要重?
雖然知道王基這是在危言聳聽,但柳彥博卻無力反駁,畢竟王基說的是事實,他隻是誇大其詞了而已。
瞧見柳彥博訕訕而退,天子眼眸微動,遂開口道:“赦政事堂草詔,降江淮罪囚,免民間稅賦,令在京宮觀寺院,修設好事禳災,為萬民祈福。”
聖言一出,此事自然是塵埃落定,百官也不敢置喙,紛紛低頭高呼萬歲,直喊聖明。
片刻靜謐之後,又有一人捧著朝笏,從班部中跨步而出,其人正是方瑾之父,方鵬。
“聖人容稟,微臣自昨夜接過禦令,時日不敢怠歇,終將公孫言琪捉拿歸案,現今已移交宗室府衙,俯望陛下發落。”
此言剛出,便見朝堂之上頓響竊語之聲,百官也是麵色各異,姿態百出。
紫宸台上,天子的眉心一糾,沉謐了片刻之後,方才開口道:“著三司設案會審,宗府傍聽監查,待出結論,再交朕親察。”
聽得天子聖言,方鵬手掌一緊,朝笏都被捏彎了些許,說是三司會審,但卻有宗室監查,這明擺著就是要保公孫言琪了。
前後費了這麽多周折,就算不為了南境將士,方鵬也要給自己兒子一個交待才是。
剛欲繼續上奏,卻又聽得紫宸台上的天子開口道:“此事周折,幸有將軍日勞夜苦,方能塵埃落定,故此,朕欲加將軍五官之職,將軍以為如何?”
五官者,即五官中郎將是也,比二千石,掌屯門五營,宿衛殿門,出充車騎,比之方鵬原先的護黎中郎將,就是一個京官一個地方官的區別了。
雖然手下不能繼續統領南境十萬將士了,但卻掌握著秣陵城的防衛力量,甚至可以說掌握著皇帝的身家性命,待遇不可謂不殊厚。
突然來這麽一出,方鵬原先準備的說辭頓時便卡住了,可還未等到他出言,班部頓時便有人跳了出來,口中還大喊著不可。
“聖人,不可,此事萬萬不可啊!”
天子目光一轉,見班部走出了一位身行力壯,鋒芒畢露的老人來,正是那當朝太尉,王埨。
微傾身形以示尊重,天子饒有興趣的開口問道:“愛卿高呼不可,試談高見?”
“陛下,自古以來,豈有而立之年便擔任如此重職的?況方中郎雖有功於廷,但據微臣所知,戴甲捉拿公孫言琪者,實另有其人也。”
麵色微奇,天子遂問道:“何人?”
“方中郎之子,方瑾。”
王埨的話音初落,廷中頓時嘩然,誰人不知方鵬之子今歲不過舞象之年,尚未及冠,如此少年卻能行功於廷,眾人不禁都有幾分狐疑。
瞧見天子的好奇目光,方鵬也麵有得色,拱笏拜居道:“因微臣抱恙臥床,故此由小兒代勞,幸不負聖人厚望。”
得到方鵬肯定的答複,天子隨即大笑道:“哈哈哈,元機倒是生了個麒麟兒啊,卿相,汝家有福矣。”
順著天子的目光看去,隻見階下矗立著一道人影,年歲約摸大衍,長髯飄飄,身形頗有幾分頹感顯露。
聽得天子的話語,人影這才緩緩的睜開雙眼,隻見其一雙眼眸極其狹長銳利,彷佛能自顧其背,攝人心魄。
玉階下這道人影不是別人,正是方鵬之父,方瑾之公,當朝正卿相,東城候,方冕。
“都是些小兒打鬧,若能博陛下聖顏一笑,自當論功也。”
彷佛沒有睡醒一般,方冕的聲音很小,令廷中的百官大氣都不敢出,隻為能讓天子聽清。
待話音才落,方冕又再次閉上了眼睛,彷佛廷中正討論的對象與他無關一般,這般避嫌姿態令天子大笑數聲,隨後開口道。
“善,既方瑾出身名門,又有功於廷,朕豈能不恩賞。”
“令政事堂草詔,加方瑾為羽林騎,隸建章營。”
......
東城巷,東城候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