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5章 反製的開始

字數:3358   加入書籤

A+A-




    大明帝國年後第一件大事,是朝廷正式頒布的大明對邊鎮對北方的所有貿易的禁令。

    一開始,沒有人拿朝廷的這個禁令當一回事情,就如同朝廷的禁海令一樣,朝廷的禁海令在隆慶開海之前,那也是觸碰不得的一條紅線,誰敢逾越,按照禁令來說,殺頭抄家那是夠得上的罪責。

    可結果怎麽樣,禁海禁的不過是那些無權無勢的小老百姓,禁的不過是那些依靠著大海找個生計的貧苦漁民,對於那些有權有勢的人來說,這禁海令不過是一紙空文,甚至這些有權有勢的人,本事就是執行朝廷這禁海令的人,那麽,這禁海最後禁成一個什麽樣子,那就可想而知了。

    普通百姓們“片木不得下海!”,而權貴們的船隊馳騁在這七海之間,海上貿易做的風風火火。

    但是,這次對北方的貿易禁令,似乎和禁海令稍稍有些不同,即便是禁海令執行的最嚴厲的時候,執行者也不過是地方官府,而這一次,不僅僅是地方官府,甚至連錦衣衛也參與了進來。

    不僅僅各地駐紮的錦衣衛千戶所,百戶所動了起來,甚至防止下麵的人攜帶,敷衍塞著,京城裏的南北鎮撫司還派出了大量的人手,趕赴各地的千戶所,百戶所。

    錦衣衛參與執行這個禁令,他們自己並不會去查誰誰誰的買賣犯了禁令,誰又悄悄的將大明的東西走私到草原上,他們隻是去抓人的。

    抓屍位素餐不作為的官員,抓拿朝廷的這條禁令敷衍塞責,甚至是抗拒的官員,甚至抓那些和商人勾結在一起共同參與貿易的官員。

    而京城裏趕赴各地的錦衣衛,卻是連這些事情都不參與,他們隻是監督著自己的同僚,看自己的同僚是不是膽敢違反家法,無論是哪一個錦衣衛百戶所,甚至是錦衣衛千戶所,隻要有京城來的錦衣衛進駐,那必定是南鎮撫司和北鎮撫司的人同時出現的,一旦錦衣衛內部有人瀆職枉法,南北鎮撫司的人一起查證屬實,當場就可以執行家法,連以前繁瑣的查證審訊關押處置等一連串的程序,都大大的簡化了。

    一時之間,九邊風聲鶴唳,流言四起,簡直是人心惶惶。

    每天都有官員會被錦衣衛衝見家門帶走,在官衙裏好好的坐堂的官員,但凡心中有鬼的,都開始擔心自己晚上還有沒有機會回到自己的家裏吃飯。

    在錦衣衛的這種咄咄逼人之下,哪怕是再拿這件事情不當個一回事情的人,也不得不打起精神來,高度重視起來這個事情了,沒人會和自己的官職前程過去,沒人會給自己的榮華富貴過不去,隻要自己的不倒黴,那麽別人倒黴就倒黴吧,關自己什麽事情。

    和這些官員們比起來,那些以往以邊境貿易為生的商人們,那幾乎是立刻就陷入了滅頂之災,曾經和他們稱兄道弟的官員們,也一概往日的和善,開始用往日裏和他們一起做過的事情,開始清算起他們來。

    罰沒,定罪,抄家,流放。

    從京裏來的壓力,全部都被地方上的官員釋放在了這些商人的身上,而這樣造成的最大的後果,就是無論是大商人也好,小商人也好,如果不想被抄家滅族的話,那就立刻得切割自己邊境貿易的買賣,哪怕在這種形勢,他們鋌而走險一次,就能比得上以往十次八次的收益。

    但是,誰又不怕死呢!

    不過是短短的一個月,除了零星的官府暫時堵截不到的渠道,所有大宗的邊境貿易,一律都被停止了。

    而無論是蒙古人,還是金人,這個時候才後知後覺的發覺,不僅僅過了年之後,那些流連在草原上的大明商人們看不到了,就是連他們手中最簡單的鹽,茶,布料,藥材這些在過年時間消耗得差不多的東西,居然再也找不到補充的地方。

    似乎現在就是拿著黃金白銀,也買不到這些平日裏隨手可得的東西了,更要命的是,從大明來的糧食供應,也同時銷聲匿跡了。

    各種各樣的消息,從各個渠道飛馳到了盛京,飛馳到了皇太極的案頭,而征服了察哈爾之後正躊躇滿誌的皇太極,幾乎是瞬間都陷入了焦頭爛額的狀態。

    大金對於這些鹽茶布料藥材之類的物資,當然有著自己的儲備,尤其是烈酒,布料,藥材,甚至是鐵器這樣直接涉及到大金軍隊的戰略物資,大金從是沒放鬆過儲備。

    但是,自己有儲備是一回事情,這不意味著一旦大明禁絕了貿易,大金就得從自己的庫房裏將這些往日裏積攢下來的家當,好像分發糖果一樣分發給自己征服的土地上的百姓,大金的物資,永遠自己都不夠用,這些被征服的地方,理所當然應該是供養大金的,怎麽可以反過來。

    可惜的是,皇太極麵前出現的是各地同時出現的物資短缺的事情,若是大金將這些請求援助的消息置之不理,那麽,他以往征服的地盤和最近征服的地盤,無論發生何種的變動,都絕對不是朝著有利大金的這一方麵發展。

    作為治國者,他不能不管。

    他一邊令人調撥本來就緊張的物資,去解決那些不得不解決的燃眉之急,一邊派人開始瘋狂的去接觸曾經和大金一直都保持著聯係的那些大明大商人們。

    就如同曾經在崇禎二年大金大饑荒的時候,為大金輸送了大量糧食保住了大金的元氣的大明範家。當然,除了糧食之外,還有專司經營藥材的,經營布匹的那幾個大商人。

    以往,皇太極覺得這些大明商人,不過是依附在大明和大金身上吸血的蛀蟲,他看不起這些人,但是又不得不用這些人,但是,真要是可以不用這些人的話,他是絕對不會多看這些人一眼的。

    他甚至心裏早就有了決斷,若是自己將來真的有那麽一日入主中原的話,除了拿幾個冒出頭的家夥做典範,讓天下人知道大金不是忘恩負義之輩以外,其他的那些蛀蟲,他一定會找理由慢慢的清楚點。

    這些人,能蛀空大明帝國,自然也就能蛀空他的大金,這些人,他們死得越早,對大金就越有好處。

    從明國那邊傳來的消息,令得皇太極有些脊椎發涼,曾經和他們一直保持接觸的這些明國大商人,不是已經被明國的朝廷抄家滅族了,就是徹底的投靠了明國的朝廷,甚至有人將大金悄悄派去和他們接觸的人,轉頭就告發給了大明官府。

    而那些小商人各種渠道走私而來的三瓜兩棗,對大金這麽龐大的汗國而言,那是一點用處都沒有。

    皇太極陷入了糾結之中。(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