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1章 不講理的辦法
字數:6236 加入書籤
這是丁毅向他們保證,最晚明年剿滅張獻忠。
考慮到丁毅剿滅李自成的速度,現場幾位沒人懷疑丁毅的能力。
當下幾人紛紛表態,但呂大器想來想去,咬牙道:“國庫無銀,恢複民生,無比艱難。”
說罷看了眼丁毅。
身為戶部尚書,他現在隻能哭窮,也真是窮。
丁毅現在手上一共有九千多萬銀子,每天也流水似的花出去,但在戶部,隻有不到一百萬兩銀,還是丁毅運進去的。
呂大器知道丁毅有銀子,不然怎麽養這麽多兵馬。
光丁毅所封各鎮總兵,現在算了算,全國都五六十萬兵馬了。
當然,很多兵馬還在訓練,也有在招募的,將來都是要花大錢的。
“今年本王私人出錢,堅持一下,明年這個時候,必然可以從全國各地收稅,足以應付一下,後年這個時候,本王保證,我們全國的稅賦,最少三千萬白銀以上。”
“什麽?”呂大器嚇的差點摔倒,霍然而起。
其餘幾人也一臉不敢相信。
“君無戲言,王爺說話算數?”情急之下,呂大器終於叫了一聲君。
丁毅哈哈大笑:“本王在山東,一年稅五六百萬兩,全大明給本王,你們說最少有多少?”
丁毅說三千萬全國,已經是盡量往少了說,以防被打臉。
嘶,眾人齊齊倒吸一口冷氣,完全被驚呆了。
崇禎在世時,舉大明全國,一年連山東一省都不如?
但下一刻,他們突然想到丁毅會怎麽幹?
這是和張居正一樣,動搖鄉紳士族,官員縉紳的利益啊。
呂大器無所謂,他家裏田都沒幾畝。
“王爺這麽做,將和天下士人做對?”他沉聲道,表情嚴肅無比。
“那又如何?”丁毅冷笑:“為了天下百姓和江山的穩定,總要有人犧牲。”
“本王的鐵騎和大刀,正要試試那些敢與本王反抗的人。”
“如果王爺真敢做,呂大器誓死跟隨。”呂大器退席,跪倒,重重的磕頭。
其餘幾人也慌忙退席,跪下。
丁毅無耐,再次叫他們歸位,坐下。
“呂部堂不用等太久,明年或後年就能看到,所以,本王要諸臣支持本王,你們還要做表率。”
幾人臉色頓時難看起來。
“本王的標準。”丁毅繼續道:“官員家裏,無論品級,不能超過一千畝田。”
“且要交重稅。”
“具體的數目,由戶部牽頭,認真訂製,我們山東有模板在,可以學習利用。”
“你們多餘的田,全部賣掉,或無條件上交朝廷,以為表率,說實話以後田多稅多,諸位還是及早賣掉比較好。”
有人臉色更難看了,李自成進城,搶了他們的銀子,但沒搶他們的田,可現在,沒人敢出聲。
“當然本王也考慮過官員薪水太低的事情。”
“所以第二事,就是加薪,給全國官員、吏員和軍士加俸?,本王已經製定了一個標準,諸臣稍候,可以看下,再討論討論。”
丁毅的第二件事,就是收重稅,收田,加薪。
身為內閣重臣和六部大員,丁毅要他們做表率。
幾人當然很關心多少薪水。
呂大器更是直言:“加多少?”
看來他節儉慣了,也想知道有多少錢。
丁毅原本想吃過飯拿出來交流,看他們著急的模樣,馬上命曾柔把幾張表格拿了出來。
明朝的官員俸祿據說是曆史各朝最低的,特別與唐宋相比,簡直低的離譜。
唐朝時一品月俸八千,另有職田,一品為六十頃。又有世俸錢,一品為二百萬(二千貫)。
宋朝的俸祿比唐代則更高,拿有名的包青天包拯來算,他任開封府尹時,大概位於三品左右,年俸大概在一萬八千到兩萬貫之間,按現在來算,折合大概人民幣一千八百萬左右,接近兩千萬。
包拯當年還有每年一百八十擔大米,一百八十擔麥。二百四十捆柴火和四百八十捆幹草、另有淩十匹,絹三十四、羅兩匹和綿一百匹。
朝廷還分了兩千畝田,種種加起來,妥妥的年過兩千萬。
而明代的正一品月俸僅有八十七石,與唐宋相比較,簡直連零頭都不及。因此明史中說:“自古官俸製薄,未有若此者。”
除了低俸祿外,明朝還有奇葩的官俸折色製,在一定程度上又減少了官員的收入待遇。
明代官員俸祿的發放,何時支付本色俸,何時支付折色俸,都是朝廷說了算,而從不考慮各級官吏的實際情況。而且折色的比例也是朝廷一言堂,具體是發什麽物品也是根據朝廷的現實需要發布。
比如當時一二品官員工資種60的米要折成白銀,而且是明初的固定價,而八品的官員隻有20的工資折成白銀。總的來說,官員的品階越高,折合成白銀的比例就越高。
但是問題是,明朝初期的時候一兩銀子是可以買一石糧食的,但是到後麵糧價就越來越高了,像現在到了明末,一石糧食要4到5兩銀子,相比明朝初期糧價翻了4、5倍,但是官員工資是沒變動的,朝廷折米換銀,還是按一石一兩換,所以官員們都哭窮,米不夠吃,錢不夠用,那錢不夠用怎麽辦?當然要想辦法撈錢啊。
老朱對貪官也算大手筆,動不動就殺,還剝皮什麽的,可這麽殺都沒有用,明朝的貪官還是數不勝數。
沒辦法,真的活不下去。
比如眼前的呂大器,好歹也是一品大員,曆史上死時,兩袖清風,銀子都沒留下一兩,還是王祥讚助,才把他埋掉。
正直的官員都這麽窮,好官當然少了。
丁毅結合唐朝和宋朝的情況,再考慮到將來的國家稅賦,決定大力提升官員和吏員,還有軍隊的工資。
原正一品官員年俸為1044石,現在一品官員提升為2000石,並且不折色,也沒有其他布絹等物,而且由官員自己選,你要糧食還是要銀子。
這就有了選擇餘地。
比如一石米價格在三兩白銀時,官員一家可以全要米,就算要全銀,是按現價一石米三兩算,可得6000兩銀。
而以前的明朝,朝廷折銀,還是按明初一石米一兩銀,甚至一兩銀兩石米等來折。
僅這步改革,讓所有官員都要歡呼雀躍,高呼鎮北王英明。
從一品官員年俸由888石,提升為1700石。
正二品由732石,提升為1500石。
正九品由66石,提升為130石。
從九品由60石,提升為120石。
吏員則為50石。
基本都是翻了倍,丁毅原先的吏員提升最多。
且為了降低基層官員們的開支,除了京城,各省和縣府州的官吏在當地衙門一起吃午飯和早飯。
各地餐費當然也有統一標準,早飯就是白粥、雞蛋加白饅頭加小菜,每人大概三十文錢的標準。
中午大概每人五十文標準,不管官吏大不,都是一樣。
不得折現,不吃的就算。
所有開支從當地稅賦中自留。
為防有膽大的官員中飽私囊,克扣夥食等形為,朝廷會以詔旨各地,張貼到各縣府大門口,張貼至少一年,通知全縣官吏知曉。
那個官員敢這麽做,全家抄家,沒收全部財富。
凡舉報查實者,取代之。
這什麽意思呢?
比如你某個縣令,縣裏有六百官吏,原本是要供早餐吃的,你不供,讓大夥自己吃,或者降低標淮,從三十文降到十文。
如果被吏員舉報查實,縣令全家抄斬,沒收財富,舉報的吏員,提拔為縣令。
呂大器他們一遍一遍看著丁毅的提薪表,前麵是又驚又喜,因為這樣的改革的確能很好的提升大夥的收入,甚至可以說是當前官員的士氣。
但看到後麵時,他們嚇了一大跳。
“每府州吏員五百?縣三百?”
戶部尚書呂大器臉都綠了:“王爺,這全國要多少吏員?一縣吏員,比以前數縣還多?”
以前一個縣吃財政飯的吏員包括捕快什麽加在一起,也就一百人左右不得了。
現在縣裏達到三百,府、州達五百,全國要多少吏員?
“必須要多,三百我都覺的少。”丁毅沉聲道:“大明皇朝落到現在這地步,你們也要反思。”
“朝廷對鄉村一級的掌控力幾乎為零。”
“有了足夠的吏員,朝廷的旨意,可以隨時傳達到農村,甚至說可以威懾到鄉紳。”
馬士英馬上道:“若下麵陰奉陽違,朝廷依然管不到下麵,又如何確定朝廷的政策能下到地方鄉村?”
“無論官吏,俱不是終身製,每年考核不合格的官吏,俱要被免,優秀的可以得到提升。”
“如何算合格?如何算優秀?”
“執行朝廷旨意嚴格,收到相應的賦稅,沒有百姓到上一級府州告狀等等--今明年會有考核的細則出來,現在一言半語說不清楚。”
丁毅當然有很多辦法,你下麵不用心幹活,我用淘汰製,巡查製,京城每年派出大量的巡查組,或由當地駐軍來當巡查組,專門下去查問題,查不到問題就是巡查組的錯,巡查組當然要死命的查。
這個辦法有點不講理,但在現在,肯定有用,下麵人不好好幹活,必然要被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