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1章科舉結束三甲出,突如其來的勸進

字數:3445   加入書籤

A+A-




    在燕北百姓翹首期盼中,會試終於落下了帷幕。總計有一百人入圍殿試,這一百人都有了在朝廷為官的機會。
    不久之後,他們之中的一些人或許被下放到一些縣城之中,當縣令縣尉,又或者是被調去填補一些底層官員的空缺。
    剩餘九百人,王羽親自召見。並為他們提出一條額外的晉身途徑,就是加入教育部,去鄉間教化目不識丁的百姓和他們的子孫,有成績者,就可升官。
    這個教育部,是王羽不久前成立的,暫時將其歸於吏部之下,由吏部統一調度。
    如今,在這個異世大陸之中,雖然說隨著造紙術和印刷術的出現,教育資源有了向普通百姓普及的可能。
    但是,事實上,所有的事情都不是這麽簡單的!目前的這種可能,也隻是表現為了一種可能。
    這些東西就算放在百姓的麵前,但是,如果沒人教他們的話,他們連看都看不懂,有什麽用?造紙術和印刷術,就算是讓書籍文化知識有了像普通百姓普及的可能,但是,也得有一個足夠夠格的人願意教你們才行。
    現如今,這個異世最大的一個問題就是,教育資源的匱乏!
    朝廷的官學,主要是集中在有數的幾座大城之內,在普及力度上有一定的欠缺,但優點嘛,雖然是百裏挑一,甚至是千裏挑一,但進了之後,那些底層百姓們至少具有了改變自己階級的機會。
    就算是再差的官學,出來了之後,做不了官,當個吏還是輕輕鬆鬆的。
    如果是大蒼學院那種,未來更加是多了無限可能。
    而私學,不僅良莠不齊,而且,多數都不成規模。唯一成規模的,那就隻有諸子百家為首的那幾家了。
    但是,他們同樣不可以替代官學,不可能擴展到每一個地方。
    而且,私學,不管是諸子百家,又或者是那些普通的私學,他們是需要盈利的。畢竟,總不能讓人家餓著肚子發熱吧?
    就算是有人願意餓著肚子發熱,但也頂多照亮一處,照亮的地方多了,再家大業大,也耗不起呀。
    故而,私學,是有一筆為數不小的學費的。而普通的百姓,又怎麽能夠承擔得起這筆學費?
    故而,雖然看似教育資源是可以普及了,但是,結果上卻並不是那麽美好。
    這也就是為什麽,諸子百家之中,其實絕大多數還是世家子弟!甚至,類似於儒家這樣的諸子百家,那和朝廷幾乎就如同一體了。
    諸子百家之中,就算剩下的那部分不是世家子弟,但也至少是一個寒門,或者是豪強出身。
    寒門,這就是落魄了的世家。而豪強,就相當於地主階級。
    這兩個階級,人家隻是不如世家而已,然後普通百姓比起來,那就是那些普通百姓永遠仰望的存在了。
    真正能夠混入諸子百家的普通平民百姓,壓根就找不出幾個。
    而王羽成立教育部的目的,本質上就是為了擴充官學的師資力量,讓這些科舉落榜的士子們上山下鄉,深入到大蒼基層,真正的讓底層的百姓可以享受到受教育的權利。
    隻不過,這種發光發熱的事情,肯定不是任何一個人都樂意去做的。
    故而,如果這些人能夠做出成績,破格錄取他們為官,就是王羽給他們的承諾,或者說是誘餌。
    隻可惜,王羽還是低估了做這件事情的難度。這些落榜的士子,又怎麽可能答應去教育他們眼中的泥腿子?真正樂意去的,也就隻有極少數那幾個真正普通百姓出生的士子了。
    除了少數的那幾個之外,剩下的那些人家最差也是個豪強階層,手底下最少有幾百畝地,能夠拉出幾十上百號人,甚至,在鄉裏也多少有些聲望。
    像他們這樣的人,可選擇的路太多了!
    再不濟,三年之後再考一次就是了。
    故而,除去少數的那幾個普通百姓出身的士子之外,剩下的那些人,願意去的壓根就找不出幾個。
    對此,王羽心中無奈,但也不能多過強求。強扭的瓜不甜,教育這回事,可馬虎不得。
    他固然是有手段,讓這些人乖乖的答應他去做這些事情,可是,如果不是真正想做的話,真的讓他們去充當師資力量,也隻不過是在摧毀未來的人才。
    而且,萬事開頭難,很多事情,不怕走的慢,就怕不去走。
    故而,就像是管仲的改革一樣,既然已經開始了,那就不怕他走的慢,重要的是穩紮穩打,一步步來。
    殿試策論,王羽親自出題,以當今大蒼大亂為題,讓諸位殿試的學子出謀劃策,以此來決出一甲人選。
    之所以是大蒼,而不是天下。隻是因為天下太大,大到了,這裏絕大多數人,對於其他皇朝的情況,也隻能是一知半解,這種情況下給他們出題,完全是牛頭不對馬嘴。
    一甲賜“進士及第”隻取三名,第一名狀元,第二名榜眼,第三名探花;二甲賜“進士出身”若幹名,第一名通稱傳臚;三甲賜“同進士出身”若幹名。
    一甲,隻取三人,而這三個人也將會是這一次科舉的最大贏家。
    荀平提出三分天下,此三分為王羽,靖王,其餘聯盟,提出積蓄力量,尋找機會,坐山觀虎鬥,等到靖王和盟軍廝殺的兩敗俱傷,傾百萬之兵南下,一舉蕩平大蒼。
    荀平的這一段策論,幾乎就相當於管仲平蒼策的最後一段了。
    不過,管仲的平蒼策是從無到有,而荀平現在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之上,這中間的高下立判。
    王羽一直默默看好的蘇離則提出合縱連橫,挑撥諸侯,行兩虎相爭,驅虎吞狼之計策,加快統一的步伐。
    倒是另一位本土人才穀淩,提出極力發展內政,以雄厚的國力為後勤保障,壓迫國力不濟的諸侯,從而形成軍備競賽,擊潰他們的根基,為軍事創造機會。
    穀淩,這應該是這一次科舉中的又一個驚喜了。
    這一位,在原本的曆史軌跡之中,肯定不能和白洛狄這樣的風雲人物相比的。甚至,比之隱謀蘇離這樣的人物也遜色半籌,但是,在那個天下紛亂的大勢之中,這一位也是同樣能夠在史書中留下自己的隻言片語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