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四章 歡聲笑語

字數:4607   加入書籤

A+A-


    

    數十騎直向著村落撲了過去。

    半道上一群人已經紛紛把刀抽了出來,手銃也握在了手上。

    他們可不覺得那莊子裏的人是當地僥幸生還的百姓。

    真的僥幸從韃子的刀下活過的人,那該有多傻才會依舊留在莊子裏不走?亦或是大白天的生火做飯?

    所以前頭的人,十之是敵人。

    李軒當然知道秦朗手下另有渠道知曉清兵的信息,但這不是他們懈怠不幹事的理由。

    而且根本想不到“軍事雷達”的李軒,想當然的就把眼下這個時代的細作帶入其中,自然就認為對麵消息的傳遞有著必然的時間延緩性,在準確率上存在著一定的偏差。

    而這不正是需要他們來‘補充’的麽?

    抓到韃子的探馬,抓到他們的舌頭,那就是最好的消息來源。

    一行人打馬直衝村落。

    李軒一馬當先,剛進村落,就仿佛察覺到了什麽,身子一偏伏在了馬背上。

    “嗖!”

    一道流光在陽光下閃過。

    看方向那是對準了李軒的脖子射去的。

    箭矢的方向立馬就被李軒明確了,不等直起身子,左手就已經抬起,一槍打了過去。

    他不知道這一槍能不能建功。

    但好歹能嚇對方一嚇不是?

    劈裏啪啦的槍聲隨之響起,是李軒身後的人打的,十幾顆子彈對準了那顆藏人的大樹。

    就聽得一聲慘叫,一個韃子哨兵斜斜地摔了出去。

    落到地上後已經隻能睜大眼睛,身體用力的抽搐了。

    莊子裏是蒙軍正藍旗的哨兵。

    每個人的馬術都能吊打秦朗軍,可問題更在於,他們的人數才總共五個人。

    麵對著十倍好多的秦朗軍騎兵,根本就沒反手之力。

    李軒踩著一個活口,臉上全是興奮。

    這當然不是興奮他們砍了三顆韃子人頭,而是在興奮他們抓到了兩個活口。

    兩個韃子甭管現在再拗頸,可等拖回營地裏上了大刑之後,就由不得他們不乖乖了。

    唯一的麻煩就是,李軒不知道軍中有沒有懂蒙古話的,亦或者盧九德手下的人有懂?這倆俘虜一直叫嗷的都是韃子話,他可一個字也聽不懂。

    分出一些人帶著傷兵和兩個俘虜趕回營地,李軒繼續領著人往前去。很快就又分成了三五成群的小隊散布開來。

    沒有人為剛才的傷兵而心憂,死人他們都見多了,隻是受了點傷,這又算啥?

    就像剛才他們還把三個死去的韃子扒光抹淨,然後毫不猶豫的用刀割下他們的人頭一樣,戰爭,連綿不絕的戰爭,早已經把人給改變了。

    李軒直到望見了黃河的冰麵,這才引人返回。

    沒能隔著黃河好好的觀察一下對麵的清軍營壘,不是因為他膽小,而是因為從兩翼跑來的清兵馬甲讓他們不得不迅速後撤。

    膽大跟送死可是兩碼事。

    等到撒出去的騎兵在秦朗軍營地裏匯合的時候,人數已經減員了近乎兩成。

    他們報上來的消息也並沒有什麽有價值的。

    那朦朧不確定的信息比起秦朗眼前的戰爭雷達來差遠了。

    但這傷亡,秦朗卻很難說不值得。

    真正的精銳可是戰場上打出來的。現在的騎兵是未來大部隊的種子,可不能讓他們全在操場上逞威風。

    李軒臉上也沒有半點懼色。

    哪怕他這個實際上的探騎頭子的戰略戰術地位,已經遠遠被雷鐵柱、夏興全、呂大用等人給甩過三條街了,但李軒真就喜歡這口兒。

    騎著馬縱橫馳騁的感覺,太美了。

    當然,這也可能是因為李軒對秦朗極具有信心,知道秦朗日後必然會大力發展騎兵,他現在有多憋屈,未來時候的位置就能有多牢固。

    想想看,整個騎兵係統,上上下下都是他帶出來的小老弟,他地位還能不穩嗎?

    而這個時候的金聲桓也已經離開了秦朗軍,快馬加鞭的速返鏡山大營。

    到了鏡山明軍營地,他沒有先去前營落腳,而是引著盧九德直接奔後營去了。

    高傑、文懷忠和劉之幹三支人馬依著鏡山北坡分別立下大營,三萬人的大軍,組成連綿數裏的營寨,旗海一眼望不到邊。

    此刻日近黃昏,炊煙嫋嫋升起,已經是各部吃飯的時候了。因為天黑日暮之後,所有人都將返回營帳,隻有值夜之人方可在外頭。

    所以,無數頭戴紅纓氈帽,身穿著破舊鴛鴦戰襖的軍士們,正用木碗稀裏嘩啦的喝著鹹粥。

    跟秦朗軍的後勤補給不同,明軍造飯,那還一律是傳統的埋鍋做飯方法,一隊人用一口大鍋,鍋上沸滾煮著稀米粥,實際上是早就煮熟曬幹的幹米飯。有點像後世的水撈飯,煮熟了撈出來曬幹去除水分,反複幾次,米飯重量就一點點減少,體積也一次次縮小,權當眼下時代的壓縮餅幹了。

    雖然營養不營養的全然沒法說,但總歸是方便攜帶了。吃的時候放到鍋裏一煮,再扔幾塊醬餅子,那味道鹽量就都有了,也就是一頓熱飯了。

    或是好的時候上頭還會發燒餅,死麵餅子用火烤的,很是能多放幾天,尤其是冬天裏,直接拿起來能當鐵餅用。

    砸碎了泡在碗裏吃,不講味道,隻要能填飽肚子就成。

    眼下的明軍夥食就是這個樣,比平日裏是好上很多了,畢竟叫人出來打仗,你不叫人吃飽肚子那還能得好嗎?

    雖然這種口糧半點油水也沒有,吃的再多肚子餓得也特別容易快,但你放眼看去,一堆堆的明軍士兵,蹲坐在火堆邊,個個全吃得狼吞虎咽的。

    盧九德不由得抽了抽嘴角,跟著秦朗軍待了幾天,他都要待的神經錯亂了。現在又回到了一個他習慣並且感到舒適的老地方,這才覺得正常。

    這才是當兵的該吃的飯麽。

    就秦朗軍那種吃食,魚幹鹹肉醬料外加上大米白麵,吃的都趕上小地主了。哪還是個丘八嗎?

    高傑、文懷忠、劉之幹三人立馬帶人前來相迎,大帳內早就備好了酒菜,本事給金聲桓準備的,誰知道還有盧九德。

    盧九德也不客氣,他是有過督軍經驗的人,跟這些武人相處,你不能太過客氣,你太客氣了,他們自己反而容易多想瞎想。

    喝酒吃肉當中,事情就已經談妥了。高傑他們一聽不用自己上陣殺敵,隻是搖旗呐喊,牽製住當麵的清軍,那當然是無不應允。

    秦大駙馬的膽子很大啊,孤身一軍就敢去撩撥虎須,他們是佩服萬分。

    一個個心中對徐州之戰的前景雖然莫名的升起擔憂,但不看金聲桓都不做聲麽,那他們還下積極個啥?

    等看結果就是。

    一時間大帳內是歡聲笑語不絕。

    ps感謝湘水農家的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