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二章 戰事再起

字數:7979   加入書籤

A+A-


    

    臨淄縣外濃煙衝天,數百清兵在城外的街巷中穿行,身上背著大包小包的物品,昨天還一片安寧生活的當地百姓已經有不少變為了地上的屍體,一些房屋中傳出女子大聲的尖叫。

    當上萬清軍進入兗州,以迅雷之勢把近期因清軍主力南下而喧鬧起勢的榆園軍盡數趕回了數百裏榆林之中,坐鎮濟南的李率泰和托便立刻秣兵曆馬來。

    這次便是和托領兵,由商山出兵,連夜疾行五十裏,正午前殺到了臨淄縣城下。

    然後可不就是餓狼入羊群了?

    根本就沒接到消息的臨淄縣,麵對這驟然而來的危機毫無應對之力。

    和托拎著一口大刀,獰笑的看著臨淄縣城牆上那些顫顫巍巍的民勇,整個縣城於他言就是一個門戶大開的美嬌娘,他想什麽時候享用那就什麽時候享用。

    現在之所以還忍著不上,更多是為了看益都的“表態”!

    臨淄與益都近在咫尺,也不知道益都的明軍會不會見死不救?

    強大的騎兵優勢讓和托完全相信自己能掌控的了明軍的所有動向,但凡益都的明軍出城,他就會很快收到消息。

    所以眼前的臨淄更是他吊著益都的一個魚餌,也是他和李率泰來試探益都明軍的一個步驟。

    之前的商山一戰,似乎把益都明軍給打怕了。

    別說趁著清軍主力盡去的機會猛攻濟南府了,明軍甚至連濟南府一步都沒邁過。

    這在之前時候當然是大好事了。

    李率泰、和托和續順公沈誌祥,豪格多鐸南下後,清軍留在齊魯的人馬就他們這三部分。

    李率泰和托是三千人且都不到,沈誌祥部亦不過三千左右,攏共六千人,既要看著滋陽,又要盯著榆園軍,鎮壓半個兗州和東昌府之餘還要鎮壓整個濟南府,李率泰和和托即便人再自信,那也不希望益都的人馬再過來摻和上一腳的。

    可此一時彼一時也。

    眼下清軍有了上萬人馬支援,尤其是這上萬清軍還是含韃量很高的清軍,這個時候的李率泰和和托就再不希望看到益都的明軍老老實實的待在青州不動彈了。

    而是希望益都的兩萬明軍能支棱起來。

    比如眼下就是個讓他們支棱的好機會,隻要明軍援軍來了,他就會落荒而逃。

    要一點點加強益都明軍的信心,這樣放長線才能釣到大魚。

    所以和托才會在還沒有拿下臨淄縣城的情況下,放任一半以上的人馬去肆意的燒殺搶掠。

    但這樣的情形也正對生性凶殘的和托胃口,此時的他立馬在臨淄城外,周圍傳來的慘叫哭喊聲如仙樂一般動聽。

    臨淄縣城對此沒有任何的防備,城頭上隻有的民勇數量也不少,同滾石、火油、萬人敵這些守城器具也都有,但唯獨沒有堅決抵抗的意誌。

    知縣在一陣麻爪之後,已經緊急召集青壯堵塞各個城門了。

    這個時間點也是和托故意給臨淄留出來的。

    因為他根本不在乎。

    但是叫和托萬萬沒有想到的是,從頭到尾,益都城內就沒有奔出過一兵一騎!

    “朱由棷是屬耗子的不成?不,耗子他娘的都比他有膽。”

    和托不說暴跳如雷吧,卻也真氣的夠嗆。

    對身後的人一揮手臂,下令攻城。

    既然益都城一兵不發,那他就給這些南蠻一個厲害瞧瞧。

    和托身後隻有三四百人,但鼓號一響,那些個正肆無忌憚的搶掠放縱的清兵們一個個就跟被牽著鼻子的老牛一樣乖乖到位。

    很多人甚至衣衫都不怎麽整齊。

    然而清軍裏嚴格的軍令讓他們知道什麽時候可以放縱放肆,什麽時候又一定要乖乖聽命。

    “轟轟……”

    連續的爆炸聲響起,臨淄縣城的城門全被炸飛了開,露出了內裏被堵死的城門洞。

    和托也不覺得震驚。

    他都故意給出這麽久的時間了,南蠻子要連城門洞都沒堵住,他們就真笨死了。

    不過這又能頂的了什麽事?

    看看城頭上那些個民勇的模樣,和托就一萬個不相信他們能頂得住一波強攻。

    而在和托的身後,不管是八旗兵還是綠旗兵,早一個個眼睛發紅。

    這次出兵他們急行軍數十裏,那可是吃了不少苦頭的。雖然他們人人都騎的有馬。

    現在別人全都發了橫財,還有白花花的娘們來舒服,就他們苦逼。

    什麽好處都沒撈到。

    現在主子終於發令要打城池了,那把縣城打下來了,他們可不也一樣能發橫財一樣能舒服了?

    很快速的紮起了二十多副簡單的長梯,和托把手一揮“攻城!打下來,裏頭的錢糧娘們就全都是你們的。敢有退後者,死!”

    簡單粗暴的動員令數百八旗綠旗齊齊的發出興奮的呐喊,隨即蜂擁而上,一排排長梯在清軍弓手的掩護下搭上了城頭,而城上的民勇們在此之前就早被清軍弓手射得不敢抬頭了。

    長梯頂端的鐵鉤牢牢掛住牆頭,凶悍的清兵把刀咬在口中,攀著梯子蟻附而上。

    城頭丟下來稀稀落落的幾塊石頭,當然也有萬人敵,炸死炸死了少量清兵,可是很快就有數名凶悍的綠旗兵登上了城頭,然後那段城牆上的民勇就一哄而散,繼而潰勢就蔓延至整麵城牆,連堵塞城門洞的雜物磚石都沒來得及搬開,大批的清兵就已經順著長梯登上城牆,然後大呼小叫的衝入城內,一邊揮刀砍殺所能看到的所有本地百姓,一邊沿街一一破開店鋪房門,翻箱倒櫃的尋找一切財物,城中陷入一片大亂。

    和托自己都帶著包衣兵丁闖進了城內最有名的財主王家家裏。

    卻是上次清軍進兵青州的時候,這王家人事先前就跑了,跑了不說,還在清兵退出青州後立刻把之前伺候韃子們最為舒服的楊家給連骨頭帶肉一口吞下了。

    和托要為韃清的忠民楊家人報仇不是?

    哪怕那王家的主支很多人都已經搬入了益都了,但現在那大宅裏也多少有些王家人,他一個都不會放過的。

    作為臨淄縣排第一的大戶,王家大宅所在區域顯然也是臨淄縣的富人區,那全都是深宅大院。和托先讓幾十號清兵把路口一封,其餘人分成十多股,用鐵錘破門而入。

    藥粉可不是浪費在這裏的。

    幾個賣力的包衣舞著鐵錘上去使勁砸門,裏麵當然有人早用家具死死頂住,鐵錘砸了幾下已經將門板打破,透過縫隙可以能看到裏麵幾張慌張的臉。

    裏麵的人大聲喊道“各位爺高抬貴手,要什麽價錢盡快開口,俺家老爺一定答應。”

    和托哈哈大笑道“本將軍要你王家所有的銀子和女人,卻不要你答應,老子自己來取便是,給我砸。”

    這王氏一族明顯的站在了朱明這一邊,和托可是再正宗不過的旗人,便是沒有楊家的事,他又豈能放過王家人?

    一場血淋淋的殺戮在臨淄縣城內上演,無數的罪惡也同期開始,然後這一切的一切都湮沒在了熊熊的烈火之中。

    ……

    二月初二,這是個好日子。

    意味著冷冽的寒冬即將過去。

    登萊巡撫官署,氣質儒雅的登萊巡撫曾化龍拿著一封急信,正是衡王朱由棷連同避居益都的德王朱由櫟和齊魯迅速王國賓送來的一封求援信。

    濟南清軍複寇青州,顯然是因為援軍的抵到讓他們氣焰重複囂張來,所以益都向登萊求援了。

    這可不是他們青州一地的事兒,清兵屠戮臨淄,然後縱火焚城,這般的窮凶極惡,會把兵鋒隻限於青州一地嗎?

    如果益都頂不住清兵的攻勢,他們勢必要殺入登萊的。

    所以此事登萊不能視而不見啊。

    曾化龍看到信末尾的“齊心合力”幾個字,手微微發起抖來,他雖然常跟人吹噓自己很知兵,也的確在昔日登萊大亂時力挽狂瀾,先孤身入敵營說服了賊首之一的李好賢,然後再以李好賢擒巨魁張大雅等十數人,斬首頑抗者千餘級,解膠州之圍。

    但李好賢、張大雅那夥人跟眼下的韃清可是全然的兩碼事。

    近兩年來登萊兵唯一曆經的戰陣還是此前的濰縣之戰。崇禎十五年末,清軍再次南略,曾經分兵攻略登萊,濰縣縣令周亮工與典史王汝濟率領全城軍民嚴密防守,又有告老的戶部尚書郭尚友、陝撫張爾忠等散盡家財招攬勇士,參政王瑉、主事胡振奇等傾力資助,再加上明麵上增援的上千登萊軍,濰縣軍民與清兵交鋒對戰了足三個月,熬到清軍北返,濰縣方才解圍。

    這一戰把周亮工的名頭給打響了,本來是要拔入京中重用的,可惜老李來的太快了,崇禎帝落跑金陵,周亮工也跟著跑了過來。

    然後被崇禎帝又派回了登萊,任萊州知府。

    因為萊州的前任知府跑路了。

    周亮工到任後倒是立馬就開始著手整軍備武,可惜萊州財力有限,便是周亮工可著自己在當地的聲望來籌措錢糧,數量也相當有限。

    哪怕他背後有曾化龍的全力支持,可登萊本就不是什麽錢糧闊綽之地。曾化龍的大力支持也相當有限。

    以至於折騰到現在,萊州兵也才號稱五千軍。

    但這五千萊州兵已然是曾化龍手下最重要的軍事力量了。

    誰叫黃龍往南去了,登州水師名義上還是登州水師,實則那是秦朗的人馬,包括交州浮山城。人家根本就不聽登萊的命令。

    現在青州忽的來求援了,就萊州那未經曆過戰事的幾千號人,真的能頂用嗎?

    曾化龍想來想去,還是把主意打到了秦朗軍身上。

    首先這都二月了,冰雪快要消融了,這也就是說登州的水師又有了用武之地了。

    而就眼下的青州戰場上,青州水師中的中小戰船,不但可以沿著小清河往內裏殺去,遮蔽整個青州的北部區域,更完全可以順著大清河往濟南殺去,直接威脅清軍後方。

    當然,這般想倒是是遠了些。

    大清河小清河裏能跑船,至少要等到二月下旬,甚至是三月初。

    而現今才二月初二。中間還有一個月呢。

    那麽就是秦朗軍的陸勇?

    曾化龍轉臉又琢磨了起秦朗軍的陸軍了。

    登州的秦朗軍是有一部分步兵的,但他們的任務更多是駐防登州水城。

    就連交州的浮山城,兵馬也都更多是預備兵(治安兵)。

    曾化龍與其說琢磨秦朗軍的正式步兵,倒不如說他把主意打到了浮山城的預備兵身上。

    所以他思索一番,心中就有了盤算。一邊傳令給萊州的周亮工,及早做好準備,一邊使人請來水城的安義飛。

    安義飛本來隻是個參將,但在津門之役後,直接掛上了副總兵銜,作為他副手的沈懋爵則接替了他的參將職位。

    自從打津門撤回來後,安義飛已經閑了好幾個月。

    水城都上了凍,不說出海一趟要先使人砸冰開道,便是每天夜裏也都要專門安排人搗冰冰。

    要不然,次日一早起來,一尺以上後的冰層就已經把整個水城給封住了,一艘艘船隻也全給凍在冰冰裏不能動彈,那是很傷船體的。

    幾個月時間裏,登州水師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把人拉到海上操練,然後再沿著鑿開冰層的水道回到水城泊地。

    他真是有點無聊的緊。

    知道這二月裏氣溫已經暖和了一點了,他也依舊提不起神來。因為這距離他能騷擾北直隸沿海還有一段時間呢。

    而且一個冬天過去了,不管是津門還是其他地方,也都已經變得有些不同了。

    今年想要再複去歲時候的風光,那可沒那麽簡單。

    安義飛又隱隱的為此感到發愁,這個時候曾化龍突然使人來請,安義飛雖然困惑,不知道是何原因,但也應邀赴宴。

    “出兵青州?”

    安義飛嘴巴張的老大,這事兒能是他決定的嗎?你與其來宴請我,不如早早的使人快馬報去徐州戰場。

    “非是建製兵馬,老夫隻求一兩千治安兵。”

    “浮山的?”

    “正是!”

    據曾化龍所知,浮山城的治安兵權利完全掌握在安義飛本人手中。從理論上講,隻要安義飛答應了,那浮山城的人馬就能出動。

    “中丞見諒,此事幹係重大,末將一時間不能決斷。待我回去與人商議一二,若有決斷,必立即相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