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一章 教育計劃

字數:7790   加入書籤

A+A-




    裴匪舒想要使用電力來製作通訊器,李月辰雖然嘴上表示了鼓勵,但其實心裏對這事兒並不抱太大希望。
    主要是這個東西著實有些複雜了,裴匪舒一個古代人,想要從無到有的將其研究出來希望確實不大。
    不過好在知識是可以一代代往下傳承的,隻要不斷的在以前的知識上進行創新,早晚有一天是可以實現的。
    唯一可惜的就是自己有生之年未必能夠看得到了。
    不過李月辰倒是可以在自己的能力範圍之內盡可能的幫助他,雖然也幫不上太多就是了。
    進入實驗室之後,又開始跟他們一塊研究起內燃機的基本問題來。
    關於卡車的車架和蒸汽機的尺寸問題,也需要大量計算之後才能得出一個較為準確的結果。
    比如說這個蒸汽機要做到多大才能保證可以讓卡車運行起來的同時還要裝滿足夠的貨物。
    這些不能隨便假設一下就馬上製作實物,畢竟成本實在高的有些可怕。
    值得一提的是,工程院如今的規模已經夠大,雖然手工大老們多數都在研究蒸汽機的問題,但其他產品也沒放下。
    比如說閃光彈。
    自從年前鎂粉被發現之後,李月辰就已經在捉摸著這個了,並且讓他們製作試驗品。
    事實證明,這玩意兒的效果簡直出奇的好。
    閃光彈的樣品她已經看過了,並且那監獄裏的死刑犯做過了實驗。
    實驗結果有點不近如人意。
    終究還是比不上未來的閃光彈,在一個小房間裏爆開確實能夠產生極為刺眼的光芒。
    但隻要提前有了準備,背過身並且用胳膊擋住眼睛的話,還是無法造成眩暈的效果。
    不過因為其中有火藥,也會發出巨大的炸響聲,所以在一段時間內會造成耳鳴。
    值得一提的是,單單用手捂住眼睛是沒有用的。
    因為這光芒強烈到能夠從手指縫之中透過,對雙眼造成極大的影響。
    除了閃光彈之外,李月辰還給他們設定了另一個研究方向——照明彈!
    通過大型床弩將其點燃之後發射到空中,想辦法降低其下落速度,並且在其中爆發出明亮的光芒,用於夜間作戰時尋找敵軍藏身處。
    當然目前來說還隻是個課題而已,其中需要解決的問題有很多,不是一下子就能搞定的。
    ……
    時間過得很快,一轉眼就到了八月,學校也開學了,李月辰也乖乖回到學校去給孩子們上課了。
    看著如今課堂上的皇族子弟,李月辰也在想著,為了保證他們將來的教育,或許可以考慮一下對他們采取精英教育。
    幹脆以後的皇族子弟從小配備私人教師團隊,根據其學習速度製定不同的學習方法,多方麵發展。
    等有了高中學曆之後,直接進入軍校。
    也就是說,皇族子弟未來小時候是不在集體學校上學的,而是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教師團隊,根據自己的學習速度來學習。
    因為李月辰很清楚,說到底,學校本來就不是培養精英的地方。
    所謂的學校,隻是為了掃盲而存在的,讓大多數人都擁有最起碼的知識文化水平。
    但皇族子弟生來就背負著保家衛國的重任,所以必須用精英的方式來培養。
    所以每個人單獨的教育是必須的,要做到德智體美勞全麵發展才行。
    隻不過目前來說還沒有那麽多足夠給皇族子弟當老師的人,所以隻能讓他們在軍校裏麵先待著。
    但從李月辰當年給他們單獨開的皇族內部的思想政治課就能看得出來,這樣的想法早在多年前就已經存在了。
    至於說集體學校,如今小學已經有了,現在也確實該把初中和高中的問題考慮一下了。
    花幾年時間把教材搞出來,第一批小學生也就差不多該畢業了。
    到時候讓他們根據實際情況來選擇是繼續上學還是工作吧。
    至少就目前而言,哪怕僅僅有個小學文憑,放眼全國也屬於鳳毛麟角的存在,不用擔心找不到工作。
    另外也要讓禮部單獨做一個教育部門出來,同時還要確定方針。
    對於國家的以後來說,不能所有事情都以學曆為主。
    在未來,李月辰可是親自去過人才招聘市場的,黑壓壓的畢業大學生如同潮水一樣擁擠在狹窄的過道裏,給旁邊的檔口不停地送著自己的簡曆。
    那個時候她就忍不住在想,社會真的需要這麽多大學生嗎?
    麵對無數大學生找不到工作的情況,很多人對此批評,說是他們寧願在家躺著都不想進廠打工。
    可問題是,工廠打工,真的需要大學的學曆嗎?
    如果大學畢業之後,隻是進入工廠做一份流水線的工作,那寒窗苦讀十幾年的意義又在哪裏呢?
    所以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李月辰打算從現在就定下方針。
    首先,提高進入以及開辦大學的門檻,這麽做是為了不讓學曆本身變得廉價。
    其次,未來的勞動監管部門要多跟企業做實際調查,小學文憑能做得來的工作就把招工條件寫成小學,拒絕任何形式的誇大宣傳。
    要保證在社會上低學曆的人也能找到工作,真正實現隻要有一門技術就不會餓死的和諧社會。
    同時在國民道德教育方麵,也要拒絕唯學曆論,禁止任何形式的學曆歧視。
    當然這種風氣需要國家來帶頭,所以日後的宣傳上就不能太過注重學曆的問題。
    比如說前幾年的報紙上刊登的王鋼蛋的事跡,他就是個大字不識的文盲,一樣也能升少將。
    當然這例子是誇張了一點,未來最起碼還是要識字才行。
    但不管怎麽說,這就是個相對不錯的宣傳例子。
    學曆不高一點都不可怕,關鍵是要努力過好自己的生活,提高自己的特長。
    這個特長不一定非得是學曆,也可以是別的。
    要盡可能的防止未來出現各種雞娃家長,逼著孩子必須在學校裏拔得頭籌。
    各種唯分數論,以考試分數來衡量學生什麽的,簡直太惡心了。
    ……
    李月辰向來是個想做就做的性格,於是第二天就跑到集仙殿,跟老媽說了自己的想法。
    “皇族子弟的教育方式,一直都是由你做主的,為娘也沒有其他意見。”武則天一邊茶水一邊說道,“不過這學校……你是打算將來鋪滿全國?”
    “嗯,當然這是個長遠目標,很難在短期內實現。”李月辰回答道,“如今國家的稅收還不夠多,維持不了這麽多公立學校。”
    建學校,說起來簡單,但畢竟是要花錢的。
    如今水泥之類的玩意兒雖然都有了,但畢竟還沒有全麵工業化,成本依然有點高。
    再說皇室財大氣粗,也支撐不了如此高昂的花費。就目前而言,等東都這邊的學校建好了,能再往長安也建幾個學校就算不錯的了。
    雖然稅製已經在逐漸改變了,但畢竟目前國家的主業還是種地。
    大多數國民的職業都是種地,整個國家都算是小農經濟。
    一旁的李顯突然說道:“說起來,既然那蒸汽機能夠製作自動行走的車輛,那能否做出自動收割糧食的機器?”
    這話一出,李月辰突然一扭頭,直勾勾的盯著他。
    李顯一愣,還以為自己說錯話了,訕訕問道:“怎麽了?”
    “今日阿兄著實是說出了作為未來的皇帝該說的話!”李月辰豎起了大拇指,“對阿兄而言,也算是了不起的進步了!”
    這話讓李顯耷拉下了眼皮:“月辰這是誇我還是罵我呢!”
    “好了,阿兄不用在意那些細節!”李月辰擺了擺手,“不過這的確是個不錯的研究方向,若是將來能夠讓糧食產量進一步增加,這也算是阿兄的功勞之一。”
    自動農具李月辰當然也想過,至少能夠讓農民種更多的地,收入也能提高不少。
    但目前還做不到。
    任何先進的科技產品,剛出來的時候肯定是優先供給軍隊的。
    隻有等更加成熟,並且成本降低之後,才有可能投放到民用市場上。
    雖然說民以食為天,但就目前的產量而言,養活全國的人口還是沒有問題的。
    所以高科技農具並不是太過著急,目前肯定還是優先提高軍隊的效率為主。
    “那將來是否能有自動播種和收割的機器?”李顯問道。
    “有肯定是有,但我等這一代未必能看得到了。”李月辰笑了笑,端起茶杯抿了一口。
    正聊著呢,突然有個中年太監進來稟報:“聖人,有滑翔翼降落,求見公主殿下。”
    “帶進來吧!”李月辰擺了擺手,武則天也點點頭。
    不一會兒,一個身穿迷彩服的飛行員就來到了集仙殿。
    行禮過後,才拿出一個厚厚的信封道:“殿下,這是工程院最新製作的蒸汽船圖紙和信件。”
    李月辰接過來打開看了起來,圖紙比較大,直接在桌子上鋪開了。
    對此感到好奇的李顯也湊了過來觀看,結果隻是掃了一眼就又回去了。
    主要這圖紙實在太過複雜,他根本看不懂,甚至都不知道那上麵究竟畫了個什麽玩意兒。
    李月辰看到圖紙之後卻微微皺起了眉頭,隨後打開附帶的信看了起來。
    看完之後又低頭看了看圖紙,感覺有點問題。
    主要是因為這圖紙上的船,居然把風帆給取消了。
    青島那邊的工程院是按照李月辰的想法,打算用蒸汽機來驅動螺旋槳提供動力,方向舵負責轉向。
    說實話,這其實是非常先進的設計,但李月辰還是覺得有問題。
    船畢竟是船,跟車不一樣。
    如今這蒸汽機才剛剛研發出來,性能究竟如何還沒有個準確的數據。
    貿然拆掉風帆,萬一在海上出了點什麽問題,導致機器壞了,那可就完犢子了。
    所以李月辰叫上官婉兒幫忙磨個墨,馬上開始寫回信。
    告訴他們暫時先不要拆掉風帆,反正就是幾根桅杆而已,也不會占用太多地方。
    至少萬一機器壞了,還有個保險手段,不至於死在海上。
    畢竟這年代也沒有衛星通訊設施,一旦在海上出了事故,那就隻能等死了,救都沒得救。
    當然了,這也就是現在的木船,相對容易一些。
    將來若是開發出了鐵船,那自重,風帆能不能帶得動還不一定呢。
    ……
    等李月辰寫完了信,李顯才問道:“可若是怕機器壞了就繼續用風帆,那豈不是說明如今這機器還不夠保險?”
    “目前的確如此。”李月辰點了點頭,“不過隨著技術的逐漸發展,這些問題最終都能解決的。”
    說到底,現在的蒸汽機車確實還不如馬跑的快,但也僅僅就是目前而已。
    一千多年之後,馬依然還是那麽快,但車已經遠遠超出太多了。
    李顯的表情多少有些遺憾,似乎是因為自己可能見不到高科技而感到有些失落。
    看著兒子這幅表情,武則天也忍不住笑了笑,開口轉移了話題:“說起來,如今政法大學已經能為朝廷培養人才,那將來科舉可否要改?”
    “不必改啊。”李月辰回答道,“政法大學雖然主要是為了朝廷培養人才,但也不是人人都適合當官吧?而且科舉本就是官員考試,也未必隻讓政法大學出來的人考啊。”
    說到底,政法大學將來可以成為全國重點大學,但終究不是專門培養官員的大學,而是培養政法類人才的大學。
    這其中的差別是不一樣的,不能一概而論。
    說到底,學校裏是沒辦法教怎麽當官的,這些都需要親自去嚐試學習才行。
    “那如此說來,將來豈不是需要更多大學?”武則天問道。
    “阿娘說的沒錯,但目前不必想那麽多,未來幾年內,再有兩所大學就夠了!”李月辰回答道。
    在她的計劃裏,將來還要建設一所理工大學和文化大學。
    一個專攻文科,一個專門以理科見長,相輔相成。
    就如同未來在全國都知名的兩所學校一樣。
    當然這個還在計劃之中,李月辰的想法是在幾年之內先把雛形搭建出來就好了。
    畢竟要建大學,不是光有場地去蓋樓就足夠的。
    還需要足夠的師資力量和教學設備以及教育理念,這些東西都是缺一不可的。
    而在這個時代,最缺乏的就是能跟得上李月辰思想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