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百二十四章:敢怒不敢言

字數:4013   加入書籤

A+A-


    有人帶頭好辦了,楊禦蕃立刻響應,他道:
    “末將率領本部人馬願固守營地,沒有劉大人、王公公的軍令,絕不輕舉妄動!”
    得,大勢已去,抱不了團嘍!
    王洪、鄧玘、劉澤清等等無論心裏怎麽想,都口頭答應了黃毅開出的條件。
    最後王坤嚴重警告,諸將必須言行一致,黃毅那廝不是好相與的,真的敢殺光前去搶繳獲的任何人!
    劉宇烈也補充了一句,你們覺得打得過興和軍大可以試一試,如果敗了,不僅僅沒有功勞可分,還要治罪!
    真他媽的偏心!
    諸將敢怒不敢言!
    隻能再次暗自腹誹!
    然後他們就自我安慰,登州城不是好打的,得死多少人啊!
    能戰敢戰的猛兵損失多了,實力下降,那黃毅以後還能如此這般欺負人?
    萬一興和軍和叛軍打得兩敗俱傷呢?
    我們豈不是能夠漁翁得利?
    諸將又又一陣子交頭接耳後,心情好了不少,事情沒結束,誰笑到最後還不一定呢。
    至今為止黃毅依舊是個副將,此時登州城外明軍大營裏有楊禦蕃、鄧玘、陳洪範、王洪、劉國柱等等九個總兵官。
    這些人理論上都是上官,較起真來完全可以命令副將跪下行禮。
    所以黃毅沒準備跟這些武將交往,不屑於跟這些人商談,聯係王坤、劉宇烈直接施壓。
    解決了武將,那許多文官咋辦呢?
    原山東巡撫餘大成得知叛軍奪取登州,束手無策,躲在深宅大院誦經念佛,被人譏之為“白蓮都院”。
    明末這種官僚很多,還有不少官員是“無事袖手談心性,臨危一死報君王。”
    這種官員其實比貪官汙吏還要具備破壞力。
    登萊出了大事情,山東巡撫餘大成被殃及池魚了,落得個罷官去職。
    接替者徐從治是個想幹實事的官員,他親冒矢石參與萊州城攻防戰。
    隻可惜他的運氣糟透了,居然被叛軍炮火擊中,成為了大明英烈。
    這時朝廷又派來朱大典擔任山東巡撫。
    此人雖然是個大貪官,卻頗有能力,明亡後依舊募兵抗清,最後全家壯烈成仁!
    明朝好搞笑,許多貪官臨死不屈慷慨就義。
    東江鎮總兵黃龍,之後的東江鎮總兵沈世魁都是貪腐之輩,都能守節成仁。
    有能力的巡撫朱大典初來乍到,他每一個總兵、副將、參將、遊擊的營頭都親眼瞧了一遍。
    但是在劉宇烈、王坤召集大家議事之時沒有發表任何意見。
    這是個聰明人,已經看出來總督和監軍仰仗興和軍,處處替興和軍爭好處。
    所有的平叛隊伍他都看過了,唯有興和軍兵強馬壯衣甲鮮明。
    設身處地想一想,如果是他總負責登萊平叛,他也肯定是倚重興和軍,盡可能答應黃毅的要求。
    到任九個月的登萊巡撫謝鏈早就見識了興和軍的戰鬥力,習慣了黃毅的跋扈,議事之時一言不發。
    他心裏明鏡似的,隻要最終結果是打敗叛軍奪取登州,他這個親自參與的登萊巡撫哪有可能少了功勞。
    爭個啥?水到渠成不香嗎?
    除了主動覥著臉送上門的總督劉宇烈,黃毅不願意見任何職務高過自己的文官武將。
    通過手機裏保存的資料,了解這些人的所作所為還是必須的。
    一群總兵官之中最寡廉鮮恥的應該是曆史上有“活秦檜”之稱的陳洪範。
    他積極主動投降建奴,並且回到南明策反、勸降抗清的文官武將。
    他最大的功績就是成功規勸潞王朱常淓投降,使得清軍兵不血刃占領杭州城滅亡了弘光小朝廷。
    還有一個名字叫劉良佐的,現在職務不高,以後跟劉澤清一樣是南明江北四鎮之一。
    劉澤清和劉良佐都投降的滿清做了漢奸,但是結局不同,劉澤清投降沒多久就因為反複無常被殺頭。
    劉良佐是鐵杆漢奸,是“江陰八十一日”的元凶之一,這血債累累的貨卻是壽終正寢!
    黃毅僅僅是為了做到心裏有數,並不準備殺以後背叛大明投降滿清的文官武將。
    除非這些人觸犯到了興和軍的集體利益!
    說實話,如果最終不是衣冠淪喪,漢人被滿清異族奴役二百幾十年,背叛大明的文官武將都能夠被諒解!
    這種從根子上都爛透了的腐朽王朝,不配為之拋頭顱灑熱血。
    但是投降滿清後向千千萬萬漢民揮舞屠刀的將領,逮到機會當然要殺之而後快!
    黃毅一直在擴張增加人口建立自己的體係,親自教育培養忠誠度高的班底。
    能否全取叛軍劫掠的金銀財寶直接影響大發展的速度。
    所以他製訂了計劃反複推敲。
    攻打堅城,準備工作必須充分!
    興和軍早就開始演習如何登城。
    夯實土壘完成後,所有的衛所班軍和役夫都在興和軍輔兵的協助和監督下打造雲梯、衝車、井闌、楯車、偏箱車。
    北方的城池,基本上沒有護城河,即便有進入滴水成冰的隆冬也基本上失去了防禦效果。
    所以渡濠器具或者濠橋車不需要。
    為了能夠讓高過城牆的井闌能夠快速推進到城牆五十步以內。
    興和軍步兵將士們高舉盾牌不斷平整登州南城牆外的二三裏長的地麵。
    攻城戰打響之時,將要有二百個井闌同時投入使用。
    每一個井闌上都有六個火槍手使用燧發槍甚至於米尼槍射擊。
    黃毅要求的井闌平穩且有防禦力,所以很重,必須二三十人才能夠推動並且緩緩前進。
    這種井闌麵對敵軍的方向設計了四尺高外包鐵皮的盾板,足夠抵擋弓箭和鳥銃發射的鉛彈。
    防箭、防銃沒問題,但是不能防炮,如果被紅夷大炮擊中,肯定如擊敗絮般四分五裂。
    所以在演習的時候,最重要的訓練內容就是炮火加米尼槍壓製叛軍的城頭火炮。
    爭取讓叛軍的城頭火炮少打甚至於完全打不出。
    隻要能夠讓二百井闌成功推進到了城牆五十步以內,在一千二百火槍手連續不斷射擊下,城頭的抵抗必然灰飛煙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