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半夜雞叫

字數:1941   加入書籤

A+A-


    “那等雜書,本王沒興趣看。”李泰癟癟嘴說道。

    王牧並沒有對他說教那些他口中雜書的好處,以後拿事實說話,以李泰的聰明才智,他自然能看出來好處。以後對編寫全書,他才會重視除經史子集之外的書籍。

    不過李泰沒有看過齊民要術,這意味著兩人又得抄寫,這讓王牧皺起了眉頭。寫字!還是毛筆字,不但累,關鍵是寫出來的字,見不到人啊。

    複印,不對應該是印刷,印刷應該怎麽弄來著?用鉛塊,是陰刻還是陽刻?算了,泰大叔他們應該知道。王牧又開始發神,在腦子裏思索著事情。他發現印刷術這也是一個大殺器啊!

    這對於他來說隻是一個可以生財的東西,但是對李世民來說,就是一個核武器,他可以用大量的書籍,堆出一批讀書人來。至少說他可以召集寒門子弟,學習更多的知識,而不是像現在這樣,許多珍貴的典籍不敢讓人隨意使用。

    無論是竹簡還是獸皮,被太多人使用,不止是容易壞,關鍵是磨損和汙染,容易讓字跡變得不清晰。

    但是這又牽扯到一個問題,想要大規模印刷,必須解決紙張的問題,宣紙不但價格昂貴,而且產量有限,這樣印刷書籍,比人工抄寫的成本還要高。

    “你又在想啥?”李泰好奇的推推王牧問道。他發現王牧很容易走神,雙眼發直的盯著一個地方,一動不動的坐著,喊了好幾聲都沒有反應。

    “宮裏有懂宣紙製作的嗎?”王牧轉過頭問道。

    “沒有!”李泰很肯定的搖搖頭道。

    “怎麽會沒有呢?”王牧驚訝的問道。

    “宣紙隻有涇縣產出,製作宣紙的人當然都在那裏。”李泰理所當然的回答。

    “涇縣在哪?”王牧茫然的問道。要說省份名稱,他還能知道,至於縣城,那就沒辦法了,誰知道現在叫的是啥。

    “涇縣在宣州,也就是以前徐州附近。”

    “其他地方沒有製作宣紙的人嗎?”大致上了解,應該是安徽一帶,王牧有些不解的又問道。

    “沒有宣紙之所以叫宣紙,就是因為在宣州製作出來的。武德四年,宣州有人製作出雪白的紙張,進獻朝廷,皇爺爺親自賜名宣紙。”李泰解說道。

    “那為何長安城賣宣紙的不少?我還以為長安也有造紙的呢。”

    “外麵賣的,都是一些次品,最好的宣紙,就是貢品,不過這些年製作出來的數量多了一些,所以偶爾也有上等貨賣。”李泰有些不屑的說道。

    王牧這才知道,原來自己用的宣紙,隻是一些殘次品,略感意外,眉梢一挑,繼續問道:“長安有懂其它造紙的人吧?”

    “當然有!宣紙價格昂貴,其他人又怎麽會視而不見,不止長安有,蜀中,山東,江南,皆有宣紙,不過世人以宣州涇縣所產為正宗。”李泰點點頭道。

    “太好了!你幫我找一兩個懂造紙的人。”王牧高興的說道。

    “你要造紙?”

    “是的,我有一個想法,如果成功的話,能大賺一筆。”王牧微笑著說道。

    “唉!你這人,怎麽就那麽喜歡錢呢!”李泰感歎道。

    “錢不好嗎?你知道人這一生最重要的是什麽嗎?”王牧壞笑著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