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2章 發展嶽州
字數:3337 加入書籤
“朱吾以南有文狼?那是哪裏?”王牧問道,他最煩有人和自己掉書袋子。
“就是林邑一帶,不學無術的家夥。”韋爽鄙視的說道。
“那是某不想學,百無一用是書生。”王牧不屑的說道。
“啥!百無一用是書生?”韋爽瞪大眼睛說道。
“是啊!青樓也有傳聞,最是無情讀書人,你說讀書有啥好的。”王牧煞有介事的點點頭說道。
“哼哼!懶得理你。”韋爽沒好氣的冷哼一聲,又軟塌塌的坐了回去。
“林邑香料也很多嗎?”王牧問道。
“”交趾國有貢物蟬蠶香,又稱為“瑞龍腦”就是如今嶺南,林邑一帶;據說吳主孫亮四個妃子的四氣衣香,用水洗百次,香也不消失,名叫百濯香,來至於海外。這些東西好像距離都不遠啊!”韋爽思索著說道。
“嗯!你知道不少啊!還有嗎?”王牧驚訝的問道。
“漢武帝之時,南海郡有貢品千步香,據說千步之外,能聞到清;北周武帝宇文邕曾命通道觀道士王延校三洞經圖,裏麵記載薰肌香,薰人肌骨後,不生百病;九真香、青水香、沉水香都是昭儀讓人從南方尋來,獻給姐姐趙飛燕的香。
這些傳說,以前覺得是道家弄出來糊弄人的,因為根本沒有見到實物,現在看來,很可能是在海外。”韋爽興致勃勃的說道。
“有可能,正所謂空穴來風,未必無因,傳說可能誇張一些,但是一定要故事原型。”王牧點點頭讚同道。
“我有些期待了!”韋爽興致勃勃的說道。
“快了,快了,等第一批船出來,就讓人出海。”王牧說道。
“現在江南就有船吧?為何不現在就讓他們出海,有利益誘惑,他們肯定願意去。或者從遼東借船過來吧!”韋爽提議道。
“不行!遼東的船要配合水師,還得捕魚,運輸,他們都夠忙碌的了,至於江南的船隻,不適合遠航,風險太大,而且我還要做一些準備。”王牧搖搖頭說道。
“好吧,我等著。”韋爽有些遺憾的說道。
“你急啥?造紙作坊不夠忙碌嗎?還有君山茶葉,你有那麽多人手嗎?”王牧沒好氣的說道。
“怎麽沒有人手?不夠再去雇傭一些不就行了。”韋爽不以為意的說道。
“你以為那麽簡單?土族野蠻,必須配備護衛,海外和嶺南氣候差不多,島上也有毒蟲毒蛇,藥材,醫者,還有能辨別香料的人;能識別礦物的人,不然一座金礦擺放在眼前都不認識。”王牧沒好氣的說道。
“呃!”韋爽也不是一根筋沒腦子的家夥,知道王牧說得有道理,也就不再爭論。
洞庭湖因為人口稀少,不但到處是蘆葦蕩,還有一個巨大的危險,這讓許多人根本不敢靠近。
王牧也是如今才知道,大唐居然有如此多鱷魚,不過現在叫豬婆龍。說來搞笑,中國叫了幾千年的豬婆龍,居然官方名稱,改成了鱷魚,也不知道哪點像魚?難道就因為它生活在水裏。
蘆葦席算是洞庭湖周邊的特產,家家戶戶都有,甚至門簾都是蘆葦做的。關鍵蘆葦花是窮苦百姓,用來填充衣服夾層,保暖的東西,王牧自然不希望這種情況,繼續延伸下去。
棉花,羽毛,羊毛,哪一樣不比蘆葦花更加保暖,所以他讓人收集現有的家禽,組建大型養殖場,隨後又讓士卒前去誘捕豬婆龍。
豬婆龍的肉可以治療哮喘,這一點就足以讓它們滅絕,更何況它們的皮,還具備不俗的防禦。
對普通百姓來說,豬婆龍威脅性很大,麵對有組織的士卒,它們就成了待宰的羔羊,每天都有不少被獵殺。
保護動物啥的,完全是扯蛋,哪有人命重要,如今哪座大山沒有虎狼,熊豹也不少,或許隻有蜀中,那些憨憨在,凶猛的野獸要少一些,畢竟憨憨在野外的戰鬥力還是很強的,隻不過它們屬於雜食性動物,不缺吃的,攻擊性就沒那麽強。
嶽州不缺水源,所以想要挑選定居點其實還是非常容易,關鍵這裏屬於泥沙堆積之地,而且是經曆了數千年時間。
秦漢之前,這裏大部分地區,還是一片湖泊,到如今才變成了八百裏洞庭湖,所以嶽州的土地,其實非常肥沃。
因為不同年代水流帶來的泥土,堆積在這片土地上,嶽州的土地,就像天然梯田一樣,被分成了一層又一層,以前隻能把高處的土地當作山地,不過如今完全可以利用水車,做成水田,再加上兩季稻,足以讓嶽州的百姓,更快過上好日子。
懂木工的人,每個村子都有,這集中起來,數量就不少了,所以水車製作很快,隻有大型的水車,需要木工和鐵匠配合。
王牧很清楚,會哭的孩子有奶吃,所以他讓李恪,向李世民要匠人,要糧食,畢竟是來賑災的,多用一點糧食,又有什麽關係呢,用在百姓身上,總比囤積在糧倉裏麵要好,國家糧倉一但糧食多了,李世民的心恐怕又要躁動。
整個嶽州的百姓都在忙碌,吃的糧食是朝廷送來的賑災糧,即便李世民知道王牧沒有首先恢複耕種,他也沒有辦法,畢竟那麽多人口,嗷嗷待哺,總不能放任不管吧。
當然!王牧也不會讓所有人都先做其他事情,最後才恢複耕種,他讓人把所有的土地,都種上了豆子,一來豆子生長速度夠快,二來豆子產量不低,還能做成各種食品,最關鍵豆子管理沒有那麽麻煩,隻需要除草,就能保證它生長良好。
等到兩個月之後,嶺南送來了一批食鹽,遼西送來了一批海魚,加上豆尖,百姓桌上,就多出了一份美食。
隨著有了糧食收獲,百姓的心穩了許多,也更有激情的建設著新家。
韋爽的造紙作坊,三個月之後,出了第一批蘆葦做的紙,雖然比起宣紙來,要差了不少,不過用於書寫,已經足夠,這讓韋爽笑慘了,畢竟嶽州這裏,最不缺的就是蘆葦。(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