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八章火災和避雷針

字數:3176   加入書籤

A+A-


    當李龍軒到來的時候,愛麗絲已經指揮眾人滅火了,幾分鍾的時間不到,淅淅瀝瀝的雨就下了下來,冷颼颼冷颼颼的。

    不過,在寒骨城冷夠了,李龍軒覺得這雨可就不冷了。

    “這件事誰要是傳出去,斬九族,明白麽?”愛麗絲看向被雨水淋濕了的太監宮女以及護衛,說道:“這件事誰也不能夠傳出去,必須要禁言,明白麽?”

    “是,皇後娘娘!”

    “是!”

    “……”

    眾人紛紛說道,愛麗絲發話了,誰要是敢亂嚼舌頭,那可就是要被斬頭的節奏啊,這些宮女太監都明白這些。

    “陛下!”吩咐了眾人之後,愛麗絲轉過頭來,微微行禮,說道:“讓陛下見笑了。”

    “皇後做的很不錯嘛,在寒骨城的時候我就知道皇後個是很好的管家婆了,有你這麽一個好管家婆,我想我們的家會變得更好更美麗。”李龍軒淡淡的一笑,說道:“不過皇後,不就是宮殿裏麵起個火麽?有必要禁言麽?”

    李龍軒還是喜歡言論自由的世界,一點點事情就禁言,這是不是小題大做了啊?

    “陛下,皇後娘娘做的一點都沒有錯。”魏忠先這個時候不由的站出來,說道:“陛下,雖然這隻是一個小小的天火,但是若是被有心人利用的話,可就不好了,嚴重的會引起帝國的騷亂的。”

    “恩?”聽到這句話,李龍軒眉頭不由微微的皺了起來。

    不得不說,古代的帝皇很看重一些東西的,比如德!明代的時候,雷電擊在宮殿上,宮殿起火,然後老百姓就覺得是皇帝失德,輿論的力量相當的強悍的,老百姓若是認為你失德,你就不得不下罪己詔,向老天爺認罪。

    這是一件相當不光彩的事情啊,但是在古代的皇帝之中卻經常發生,當然了,滿清之後就變了,老百姓都變成了滿清的奴隸了,所以就算是八國聯軍打進來,也不可能出現罪己詔的,某位老太婆更是親口說過:“寧予友邦,不給家奴。”

    意思就是說,國家寧可給外麵的侵略者,也不給自己統治之下的老百姓,當時的老百姓都是滿清的家奴。

    “這……我得找個辦法才行,雷電經常落在這些宮殿上,可不是好事情啊。”李龍軒眉頭微微皺了起來。

    猛然間,李龍軒一拍大腿,哈哈大笑了起來:“有了有了,哈哈哈……我想到了,我想到了,哎呦,為啥我總是這麽的聰明呢?哈哈哈……”

    李龍軒趕緊向自己的書房裏麵走了去,顧不得身上淋的都是雨水,趕緊找出一些東西來,見到身上的雨水滴溜溜的落在了紙張上,眉頭不由微微一皺,一把將衣服給脫了。

    “陛下,小心著涼。”愛麗絲心疼的走過去,愛麗絲可以說是看著李龍軒長大的女人,小的時候就保護著李龍軒,長大了更是成為李龍軒的女人,對李龍軒那絕對的是愛啊。

    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同居長幹裏,兩小無嫌猜,說的就是李龍軒和愛麗絲了。

    “沒事的,我身體好著呢。”李龍軒微微一笑說道,然後“刷刷刷~”的在紙張畫了出來,一個宮殿的摸樣出現,然後在這個宮殿上還長出了三根電線。

    “陛下,這東西是什麽?”愛麗絲不由的問道。

    “這個東西名字就做引雷針,也就避雷針、接閃杆,是金屬打造的,鐵或者銅都可以,最好是銅的。”李龍軒趕緊將雷電的閃生和工作原理告訴愛麗絲等人,隻要整個宮殿都裝上了避雷針,以後我們就再也不害怕不擔心被雷電擊中了啊。

    建築物建的高了很容易吸引雷電的,要是沒有避雷針確實相當的難辦啊,這點李龍軒可是相當的清楚的。有了避雷針,以後宮殿就沒有那麽多的火災了,隻要嚴加看管,絕對沒有什麽問題啊。

    必須得嚴加看管才行,這可是自己的宮殿啊。

    李龍軒已經在心裏麵打算的好好的了,等到宮殿一修複,立馬就開始營業。

    “陛下,我們是不是得招一些宮女太監了?”突然愛麗絲開口問道。

    “招宮女太監?”李龍軒眉頭不由微微皺起來:“招來做什麽?”

    “陛下,您現在擴修宮殿,宮殿修建成了,我們宮裏麵的太監宮女不夠用啊,現在不招,以後等到宮殿修建成了,可就不夠用了啊。”愛麗絲不由的說道。

    “愛麗絲,太監、宮女是不仁道的行為,從今天起,我們宮裏就不能再招任何一名太監宮女了,宮女二十五歲以後,允許出宮結婚,太監就留著吧。”李龍軒淡淡的一笑,說道:“以後我們的後代也不需要那麽多的太監宮女整天圍著,一個正常的人,要是事事都需要別人侍候,手腳還留著做什麽?而且我修建宮殿,不是讓我自己住的!我要把皇宮變成一個旅遊景區,讓整個帝國的人都來看看我們這個偉大的國家的偉大建築,皇宮是我們帝國的文明集中的現代化體現,不是隻屬於我們皇家的,還屬於我們的帝國人民。”李龍軒說道:“若是條件允許,我倒是希望能夠搬出這個宮殿,讓全國人民都能夠進來看看我們這個美妙的宮殿……”

    李龍軒知道,其實這個皇宮就是一個巨大無比的牢籠,皇子皇孫就是這個牢籠裏麵的金絲雀,自古以後帝國的滅亡,死的最快的就是這群人了。

    看看唐朝、看看宋朝,在看看明朝,凡是國家一亂的,死的就是這些皇子皇孫了,所以,雞蛋不能夠放在一個籃子裏麵啊。

    旁邊的史官趕緊“刷刷刷”的書寫著,將李龍軒的言行給寫下來,很多後世的考古學家、曆史學家在讀到這段話的時候,不由的暗暗感歎:不愧是萬族敬仰萬族尊敬的神聖皇帝啊。

    李龍軒可沒有想那麽多,畢竟他的思想很多的時候和這個世界是不一樣的,是衝突的,這點他也知道,所以,他要盡自己的力量去改變這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