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乾國撤兵(求收藏求追讀)
字數:3843 加入書籤
李宗道臉上的緊張、王恩生臉上的擔憂、封景然臉上的陰狠。
還有,其他幾位卿侯臉上各自不同的表情被謝吳峰盡收眼底。
“本宮此話並未針對廬陽侯,既然大家都是對乾國忠心耿耿,那本宮接下來的安排,諸位不妨聽聽。”
謝吳峰放下手中的茶盞,清咳一聲,眼中目光從在場眾人身上一一掃過,接著說道,“在父皇旨意沒有到來之前,本宮是否是十萬大軍的統帥?”
“自然。”
諸位卿侯心中雖然有著各自的盤算,但還是一臉正色的回答道。
“那就好,本宮下來的軍令,你們是否應當遵從?”謝吳峰繼續追問道,目光停留在廬陽侯身上。
“三殿下有何安排,不妨直說。”
廬陽侯封景然對上謝吳峰的目光,絲毫沒有退讓。
在場的幾位卿侯,除了李宗道,恐怕其他人都沒有將主位上的謝吳峰當回事,他們隻是遵從乾皇的旨意。
若謝吳峰老老實實待在軍中,混個軍功,他們自然是不會反對,但要是有其他過分要求,不等封景然反對,恐怕和謝吳峰關心最近的李宗道也會反對。
“伐燕之功,誰人不垂涎?”
謝吳峰原本平和的臉上,雙眉微微皺起,神色也出現了一絲冷淡,“下令撤軍。”
“什麽!”
六位卿侯同時驚愕出聲,他們有想過謝吳峰龜縮在中軍,也有想過他可能偷偷溜回京都,但是唯獨沒想到他會下令退兵。
“不可!”
李宗道第一個站出來反對,其他幾位卿侯則眯著眼睛,眼神中帶著異常的玩味神色,靜待事態的發展。
“安陽侯不必多言,本宮已經做出決定。不管你們如何決定,四萬中軍下午就要啟程返回乾國。”
謝吳峰以一種不容置疑的口吻,直接回絕道。
“這是為何?”
李宗道雙手緊緊抓住圈椅的扶手,目光中似有不解,更多的是恐懼。
他想起昨夜卿言給他的那份密信,三殿下秘密潛入渤海城,與渤海城風華樓似乎達成了某種協議,而風華樓背後的勢力正是定國侯府。
李宗道當時甚至緊緊掐住卿言的喉嚨,看著麵前的美人喘著氣,臉色陡然漲紅。
他不願意相信那封密信裏的內容,但今天大帳中聽到謝吳峰的命令之後,他心中猶豫了,暗自在心中不停的問自己,“這到底是為什麽?為什麽?”
不僅僅是李宗道不解,其餘幾位卿侯也十分驚愕的看著主位上的謝吳峰,似乎看到了一個陌生人。
往日唯唯諾諾的三殿下,與人為善的三殿下,唯命是從的三殿下忽然變了一個人。
對上眾人的目光,謝吳峰眉宇間閃過一絲冷芒。
若是放在他前世,豈會有人敢在他麵前置喙,敢發出異議的人在出口的那一刻就灰飛煙滅。
此刻,麵前一個接著一個盛氣淩人的神態。
謝吳峰忽然失笑道,“各位卿侯若是還有其他安排,可自行離開。”
“這...”
眾人一臉錯愕,從起初的驚愕、悵然、到現在的錯愕,真心想不通遇襲之後的三殿下,竟然會性情大變,難道他真的不知道自己麵對的是什麽樣的人嘛?
廬陽侯第一個站起身,一甩寬大的錦袍,冷哼一聲,直接朝著帳外走去。
不僅僅是李宗道麵色難看,王恩生注意到每一個卿侯眼底那一抹不善的冷芒,心中更是萬分焦急,趕忙快步上前,跪在大帳門口,攔住廬陽侯的腳步,顫聲道,“廬陽侯,您可千萬不能走呀,我們家殿下...”
“你們殿下怎麽了?”
廬陽侯冷冷得瞪了一眼跪在身前的王恩生。
王恩生將嘴裏的後半句咽了回去,他自然不能說自家殿下的壞話。
李宗道尷尬的朝海陽侯王柏龍使了一個眼神眼神,示意他上前攔住廬陽侯。
要真在燕國境內鬧出不愉快,這是讓定國侯看笑話。
王柏龍食指放在鼻尖,輕咳一聲,心情複雜道,“景然,你還是先坐回來,聽聽三殿下到底有何打算。”
王柏龍雖然是諸位卿侯中實力最強的一位,但他並不像封景然那般非常明確的戰隊太子,因此也深受乾皇器重。
同樣,他也不想卷入皇子們的爭鬥中,這次南征,海陽侯本是要推辭,但拗不過乾皇三番兩次下旨催促。
聽到王柏龍的勸告,廬陽侯封景然轉身看了一眼端坐著的謝吳峰,淡淡道,“既然你海陽侯都發話了,本侯就洗耳恭聽,不知三殿下有何示下?”
其他幾位卿侯又坐回到席位,封景然也晃著身體,大步走到自己的位置座下,雙目微閉,儀態閑散。
“本宮已經說的很清楚...”
還不待謝吳峰繼續說下去,李宗道趕忙打斷,打圓場道,“殿下,幾位侯爺是想聽聽您的打算。這樣也好布置下一步的軍務。”
謝吳峰神色微凝,看了一眼李宗道那尷尬的臉色,不為所動的說道,“諸位都是乾國的卿侯,既然不想和本宮一同返回乾國,留在燕國也無妨。”
“這話是何意?”
不僅是廬陽侯封景然雙眼眯成一條縫,就連一向沉穩的海陽侯王柏龍也神色一滯,其他幾位卿侯眼神中更是難以掩飾露出對主位上這位少年的不屑。
“這位三殿下莫非是瘋了不成?”
謝吳峰啞然失笑,但他的雙眸如水,澄澈平靜,看不出半點異常。
聽到忽然發笑的謝吳峰,幾位卿侯臉上的神色更加精彩,李宗道更是連續清咳了好幾聲,意在提醒謝吳峰。
王恩生不失時機的疑惑道,“殿下,是不是對燕國有了新的攻伐策略?”
打破帳內讓人窒息的氛圍,話剛出口,他額頭的冷汗就直流。
李宗道聽到王恩生話外之音,提起精神,朗聲道,“對對對,殿下若是有什麽新的計劃,不妨告訴大家,在場的侯爺們可都是身經百戰,定然會為殿下出謀劃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