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8章 佛說

字數:3504   加入書籤

A+A-




    士燮的訴求其實很簡單,他隻想世世代代留在交州稱王稱霸。
    在原本的曆史上,士燮投靠的是孫權,士燮死後,孫權將士徽調離要職,另派官員擔任交州刺史,士徽就造了反,後被呂岱誘降殺害。
    也許是某種超時空的感應,或者因為劉巴、薛綜這些謀士沒有離開士燮,所以給他出了主意:在李奇最需要的時候給予援助,那麽李奇將來也就不好意思掀士家的鍋了。
    無論如何,李奇都會領士燮的這份情。
    如果有一天君臨天下,那麽李奇有生之年也不會拿士燮族人怎麽樣——畢竟他有預感,到那個時候要對付的家族多得一匹,根本輪不到偏遠交州的士燮。
    現在的首要任務,還是想想如何把司馬老賊引誘出來痛扁一頓,然後奪下合淝吧。
    不得不說合淝這座城市是非常堅固的,一開始曹魏是用來防備孫權的,否則被孫權拿下合淝,把戰線推到淮河一帶,那就不好玩了。所以合淝城池的鞏固,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再加上司馬懿帶了五萬餘大軍鎮守,想要強攻是根本不可能的。
    這個時候,龐統再次提出了分兵取六安的建議。
    李奇權衡之下,認為在兵力不過曹魏一半的時候,尚能守住營寨,現在雙方兵力相當,分出些許兵力去打六安,安全係數比之前提升了不少。
    不過,也正因為安全係數提高了,形勢跟之前有些不一樣,保不準司馬懿就會去救六安城。
    李奇與龐統商議道:“老規矩,圍點打援。”
    龐統點了點頭,就算司馬懿分一支兵馬去救六安城,以合淝的堅固也很難強攻,不如圍點打援,進一步削弱曹魏在合淝一線的有生力量。
    於是,李奇令關羽率本部兵馬一萬五千人以取六安為名,並於沿途設伏,襲擊司馬懿派向六安城的援軍。又令趙雲整頓兵馬,隨時準備接應。李奇自與龐統、甘寧等留守大本營,以觀司馬懿動靜。
    消息傳到司馬懿的耳朵裏,司馬懿尋思:倘若李奇真的拿下六安城,會不會放棄合淝戰線,與諸葛亮、法正部圍攻洛陽?如果是這樣,整體局勢就崩了。
    可是如果李奇隻是誘敵之計,引出自己去救六安,那麽其真實意圖必在合淝。合淝又能守得住嗎?
    蔣濟道:“雖然李奇攻打六安城有誘敵的嫌疑,但實在是攻我不得不救之所在。仲達可率兵救六安,濟與樂文謙樂進)必定死守合淝。”
    司馬懿道:“既如此,懿便與張合將軍前往六安增援。”
    商量既定,司馬懿即刻起程往六安趕去。
    如果關羽真的要攻打六安城,必攜帶攻城器械,行動遲緩且不利於野戰,是故司馬懿希望能夠盡快趕上關羽,在其抵達六安城之前,將其消滅。
    張合提醒道:“前者我們在濡須口作戰,數次被李奇的軍隊圍追堵截。今太尉追趕關羽甚急,須防敵軍有埋伏。倘若關羽在前方設伏,後麵又有兵馬接應,吾等皆被困於死地也。”
    司馬懿那麽怕死的人,一聽張合這話,頓時就覺得太有道理了。
    一向謹慎的自己,這次還是大意了。早知道自己坐守合淝,讓蔣濟去追趕關羽豈不妙哉?
    司馬懿道:“儁乂言之有理,請張合將軍留在後方據險而守,以防敵軍從後夾擊。我自前往六安城增援。”
    張合見司馬懿身邊並無名將輔之,而司馬懿本身又是文官出身,倘若真的遇到關羽的伏兵,恐難幸免。於是勸道:“太尉可在此處設伏,以待李奇派來接應的部隊,合自率一軍去增援六安城。”
    司馬懿義正言辭的說道:“懿為主將,豈有落於後麵之理?增援六安城乃是懿之職責,萬死不能辭。”
    遂堅持留張合在後方防備李奇的接應部隊,自己率軍追趕關羽去了。
    在這個時代,敢於正麵懟關羽的隻有兩種人:一種是沒腦子的;另一種,乃真忠勇之士也。
    此刻在張合的心目中,司馬懿固然就是屬於後者:真勇士!
    司馬懿率軍在前,有親信部將自從聽了張合的分析之後,覺得硬懟關羽實在是太冒險了,便拍馬上前,低聲私問司馬懿道:“太尉,如果我們在途中真遇上了關羽的伏兵,如何迎敵?”
    司馬懿也低聲答道:“我們的任務是增援六安城,而不是殲滅關羽部。既便關羽在途中設伏,你見過襲擊前軍的?”
    親信部將:“……”
    一般來說,埋伏的目的是要出其不意,給敵軍製造混亂。
    如果正麵襲擊前軍,那算哪門子埋伏?
    所以一般伏擊都會放過前軍,襲其隊伍的中腰位置,或者燒劫其後部的糧草輜重。如此一來,前軍統帥在道路狹窄,軍士混亂的環境中很難折返回來指揮戰鬥,使得萬人大軍成為了無頭的蒼蠅,不見旗號,不明方向,自相踩踏以至死傷無數。
    司馬懿經過張合這麽一提醒,知道自己這次不應該出門的,但是已經出門了,又不可能回去。
    在戰局與自身安危的兩難處境中,司馬懿果斷的打算選擇後者。
    他打算在關羽襲其中腰的時候,撒丫子往前跑,料想關羽在收拾了混亂的魏軍之後,已經追不上自己了。
    至於張合,那就自求多福吧。
    如果關羽在伏擊之後繼續往六安城方向前進,張合或能幸免;
    如果李奇沒有派第二支接應部隊,張合也能幸免;
    如果關羽隻是為了殲滅魏軍的有生力量,得手後便回合淝營寨,而李奇同時又派出了接應部隊,那麽張合就很有可能麵臨關羽和後方接應部隊的夾擊。
    這才是司馬懿大p)義(臉)凜不)然要)走前麵,把張合留在後方的真實目的。
    其實司馬懿也可以帶著張合一起走,但他覺得張合跟自己不是一路人,未必會丟下部隊不管。那樣的話,會連累到自己的。
    佛說:你不下地獄,誰下地獄;
    道說:死道友不死貧道;
    耶穌說:我是世界的光。跟從我的,就不在黑暗裏行走;跟從張合的,將永墜黑暗。
    喜歡穿越三國,從落草為寇開始請大家收藏:(.)穿越三國,從落草為寇開始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