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6電視台來消息了

字數:4275   加入書籤

A+A-


    元宵節一過,這個年也就算是過完了。

    鎮上和市裏的兩家服裝店,已經在初八的時候就開門營業了。

    而聶磊和朱珠,也都紛紛在初十的時候,各自返回了學校。

    下半學期,朱珠就要衝刺高考了,學習任務非常緊張。

    新來的英語老師,&nbp;也是從縣裏調下來的,長得瘦瘦小小,看著就有股精明勁兒。

    開學第一天,就搞了一場突襲的摸底考試,整個高三組,哀鴻遍野。

    不過朱珠英語這一科是沒有任何壓力的,&nbp;她輕輕鬆鬆考完,還是像往常那樣提前交卷。

    宋老師之前就批閱過朱珠在縣城參加的那場英語競賽試卷,&nbp;對她的能力還是有些了解的。

    那場英語競賽,很多題目都偏難,偏偏朱珠還能靠考滿分。

    要不是有人無的放矢說試題被人泄露,有人事先得了答案,那場競賽的一等獎就非朱珠莫屬了。

    宋老師替朱珠錯失一個獎項感到可惜,而作為當事人的朱珠,卻無知無覺。

    她放學後,還要抽空騎車去一趟隴下鎮。

    製衣廠已經複工了,她的運動服訂單還要繼續跟進。

    去廠裏轉悠一圈,跟唐英和廠長交流下生產進度的問題後,朱珠就去了服裝倉庫那邊。

    說來也巧,鎮上的肉聯廠搬走後,廠房後麵原先的倉庫也空置了下來。

    朱珠找了供銷社許主任的路子,跟掛靠的單位直接談了租賃事宜。

    如今,廠方後麵的兩間百多平的倉庫,就是嘉人服裝店的配貨倉儲區。

    改標貼牌這項工作,&nbp;也招了三個熟手在做。

    包裝方麵,原本在鎮上招了兩個女工,&nbp;年後,&nbp;則加了江春杏和張翠鳳這兩個鄰居。

    大家都是街坊鄰裏的,江春杏聽說朱珠家在鎮上招包裝的工人,自己跑過來問了。

    李香蘭就跟朱珠說幹脆把江春杏和張翠鳳一起招過去幫忙,每個月開四十塊錢的工資給她們。

    對於老媽的提議,朱珠沒有什麽意見。

    江春杏和張翠鳳跟李香蘭的關係一直都處得很不錯,老媽想拉拔一下自己的‘老姐妹’,朱珠覺得這不是什麽問題。

    年後生意明顯回落許多,畢竟年前的時候,該買的大家都買了,年後生意淡,這個是很正常的。

    朱珠已經決定好,要在上春裝前來一波清倉的促銷活動了。

    這年代不比後世,可以電腦構圖,這會兒的宣傳海報,全都是手繪的。

    朱珠兩天前,找了市裏一名學美術的大學生,在繪畫兩個店鋪的櫥窗海報。

    等店裏的冬裝清得差不多的時候,就可以直接上春裝接檔。

    這幾天,年前就定的第一批春裝都在進行改標,過多半個月左右,就可以上架了。

    朱珠過來倉庫這邊的時候,這邊正有條不紊的忙碌著。

    她先去了改標的車間抽檢了洗水嘜,有車線不夠好,或者底標修剪不夠齊整的地方,都被她要求重新改過。

    江春杏和張翠鳳正在包裝貨物,一看朱珠過來了,忙笑著跟她揮手打招呼。

    “春杏嬸,翠鳳嬸,你們倆都還做得習慣吧?”朱珠含笑詢問一句。

    張翠鳳大咧咧的笑道:“哪裏能不習慣?就是我得戴著手套做事,要不然,我怕我這雙糙手把衣服都刮壞了。”

    朱珠看她手上確實戴著一雙薄薄的棉布手套,滿意的點點頭。

    “確實帶上手套會好一些。

    不過翠鳳嬸,咱女人也要對自個兒好一些。

    你要保養手的話,可以買上一盒蛤蜊油。

    每天晚上用溫熱的水泡下手後,抹上一層厚厚的蛤蜊油,戴上手套睡覺,一準能把手養得好看白皙起來。”朱珠提議道。

    張翠鳳一聽是這個理兒,她現在也是自個兒能掙工資的人了,是得對自個兒好些。

    江春杏她沒戴手套,這會兒怕被朱珠看見說自己,有些尷尬的將手藏在包裝袋下麵。

    朱珠看她們正在包裝的衣服是棉質的,也不怕被手上的倒刺劃鉤絲簡單跟她們交代了幾句包裝的問題後,就走了。

    等朱珠離開後,江春杏才對張翠鳳道:“翠鳳,你去買蛤蜊油的話,順便幫我帶一盒,我也要保養下雙手了。

    我聽說夏天的時候,香蘭他們服裝店賣的那衣裳,很多料子滑滑的,我要是不把手保養好,怕也不能做這份工了。”

    張翠鳳點點頭:“可不是麽?夏天戴著手套也太熱啊,還是得把手保養好。

    我去供銷社買,給你捎帶兩盒吧,一盒肯定養不回來。

    蛤蜊油也便宜,四毛錢一盒,咱現在可是月掙四十塊錢的人了,這點錢可不能省”

    江春杏嗯嗯兩聲應下了。

    一晃一周的時間又過去了,朱珠周六去市裏的時候,終於接到了電視台記者肖紅的來電。

    她略有些激動的告訴朱珠,年前朱珠提供的那些消息,她跟當事人聯係上後,對上了。

    現在對方正從京都那邊趕過來,估摸著明天就能見麵。

    朱珠也有幾分激動,跟肖紅把見麵的地點約好後,就把這個好消息告訴了媽媽李香蘭。

    李香蘭這會兒就在店裏。

    年後的清倉促銷活動,力度還是挺大的,年前剩下的一些冬裝,在這一周時間內已經清理得差不多了。

    現在店裏很多衣架上都空了,李香蘭正準備跟朱珠商量提前上一批春裝,沒想到,女兒突然就跟她說了這麽個好消息。

    “人後天要過來的話,那得趕緊跟你爸爸說一聲,得讓他回來。”

    朱誌勇過完元宵節就去了鵬城,那邊三個士多店,也是年初八就開業了。

    生意方麵,已經趨於穩定。

    朱誌勇這些日子其實心癢得厲害,他看到羊城動工的幾處工地,每天用掉的沙石紅磚混泥土和鋼筋建材無數,就恨不得自己現在能在這塊領域分一杯羹。

    朱珠在電話裏聽到她爸這樣說,在心裏盤算了下目前能動用的資金後,就對朱誌勇道:“爸,你可以先留意著合適的店麵。

    啟動資金的話,咱家現在能拿出來一些,剩下的,我們可以找供應源頭廠家談一談。”

    “行了,爸知道了,現在先不說這個,先把你大伯那件事確認了再說其他。

    爸今晚買票坐車回去。”朱誌勇道。

    朱珠嗯了一聲,掛了電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