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章 見證曆史

字數:7509   加入書籤

A+A-


        八月。

    一個清晨。

    古修樓底的法術試驗室發生劇烈爆炸,引起的震動甚至穿透了防禦法陣,導致整棟樓都有輕微震感。

    試驗室外等待的張雲煙師兄和一樓實驗室裏的師兄師姐們都被嚇了一大跳,哪怕隔著層層加固的防禦法陣,他們也感知到了那劇烈而龐大的靈力反應。

    就連試驗室內的陳舒自己也被弄得難受不已,咳嗽不斷,感覺被震到了肺。

    “咳咳咳…

    “yue咳咳咳…“

    這是他第一次成功使用出小烈陽術。

    五月拿到這門法術,憑借著超高的法術符文原理水平,陳舒用了三個月的時間,勉強將之參透。但這玩意兒由於結構太過複雜和奇特,不是參透後就能掌握的,陳舒開學後又來到法術試驗室鼓搗了幾天,這才成功。

    也許這次的成功還有運氣的成功,下一次不見得還能成功。

    要等到熟練掌握後,陳舒才能將之寫入千機術。

    “yue咳咳…“

    這玩意兒威力真大。

    陳舒蹲著咳嗽了好半天。

    由於小烈陽術的結構和原理太過獨特,正常的法術模擬器對這門法術是無效的,即使是陳舒,在得到這門法術之前也無法想象出它的結構與原理,更無法破解。在將之參透之後,他粗略的計算了下它的威力,並在嚐試使用時將靈力輸出控製在剛剛超過這門法術最低要求界線一點點的程度。在計算中,威力是勉強可控的,可最後爆發出來的威力卻比計算的結果要大不少。

    一時不慎,出了意外。

    可是也沒法再降低威力了。

    按照這門法術的設計結構及原理,最少也要這麽多靈力才能激活成功,而且靈力質量還得達標,如果不夠的話,符文之間的衝突反應就無法正確履行,就會變成一個啞炮。

    以陳舒現在的靈海水平,這門法術總共也就隻能使用幾次,每次還得有個醞釀過程,以調集靈力。

    隨後靈海靈力就會陷入枯竭。

    耗能大戶啊…

    以後將之融入千機術時,恐怕還得專門為它調整千機術的結構,為它多安排一些靈力傳輸通道,不然千機術的靈力輸入速度跟不上一同級戰鬥,打的就是一個快,慢一秒都可能導致敗北。

    “咳咳咳…“

    陳舒這次退到了角落,多設置了幾層防禦結界,打算再試幾次。

    把自己榨幹為止。

    早日熟練掌握,早日融入幹機術,麵對張酸奶的挑釁也有幾分底氣,就算燒不死她,也能把她衣服燒光。

    體內靈力再次激湧匯集起來…

    就在這時,門口傳來了敲門聲

    “篤篤!”

    “咳咳!

    陳舒一秒破功,再次彎腰劇烈咳嗽。

    隨即走過去將門打開。

    門口站著時謙老師。

    陳舒一邊咳嗽一邊問道“時謙老師你來幹嘛?咳咳,我還說下午去找你呢。”

    時謙揮了揮手,扇掉灰塵,又探頭看了眼裏麵還被燒得通紅的地麵,皺眉問道“你在裏麵搞什麽?我在上麵上課都感覺到動靜了。“

    “啊?“

    “你在學習小烈陽術?”

    “是啊…“

    “這麽快你就學會了?”

    “上次副宗主就把這門法術給我了。“陳舒有點愣愣的,“你在樓上都感覺到了?這不是有法陣嗎?“

    “法陣能力也是有限度的。“時謙看向他,“你的小烈陽術已經接近它的防禦極限了。“

    “那我去哪兒啊?去外麵會被警察抓起來吧?“

    “玉安觀和新正寺背後,森林裏有一片地方寸草不生,去那裏,那裏就是他們弟子的法術試驗場,我們老師平常想試驗大威力法術也是去那邊。而且那邊地勢足夠開闊,隨便你怎麽造,比這種封閉的、特製的密閉空間更能直觀的體現出法術效果。”時謙頓了一下,“學校裏也還有個試驗場,我們老師平常用的,隻是效果就無法體現得那麽直觀,威力不僅看起來會更小,確確實實也會變小,隻適合學新法術,不適合搞研究觀察。“

    “在哪?項目實驗樓底下?“

    “不是,在一號武修館底下。“

    “我說呢…“

    “我改天給你一張證件,你去那玩吧,在這太影響別人學習了。“

    “噢…”

    “下午記得來項目實驗室。“

    好。”

    陳舒撓了撓頭,又回頭望了一眼,這才跟著走出試驗室。

    張雲煙師兄在外麵等他,內心餘悸未消,扯了扯嘴角說“師兄你又在試驗什麽呢?動靜這麽大,連樓上上課的時謙老師都被你驚動了。“

    “一種工業法術。”

    “懂了。”張雲煙也不追究,隻眼巴巴的問,“那我曳光術的這個問題…“

    “你這個是供靈組件出了問題,靈力傳輸的速度太慢,導致法術運行不夠順暢。”陳舒看過後說,“你可以參考老版曳光術的符文結構來修改這個問題。

    “好的好的,我試試。“

    “吃飯了沒?”

    “還沒。”

    “差不多了,先去吃飯吧,吃飯的過程中我們再討論。”

    “好的好的。“

    陳舒和張師兄一起去食堂吃了頓飯,順便為張師兄免費提供了一個很老舊的電光術版本,飯後在商業街坐著喝了一杯青桔檸檬茶,便去項目實驗室了。

    回宿舍時已是晚上。

    孟兄和薑兄都坐在客廳裏,電視的光閃爍著,裏麵放著新聞。

    兩人少見的沒有將新聞當做背景音樂,而是都認真盯著新聞中的畫麵。

    皇帝靈衰症狀明顯,前兩天網上就在流傳此類消息了,官方既沒有確認也沒有否認,任由傳言漫天飛。昨天有媒體搶先報道稱皇帝已擬定了傳位詔書,當晚就被辟謠,該媒體被其它官媒嚴肅批評,也被網友一頓亂衝,然後今天這條消息又被皇室確認了。

    一波三折,也是好笑。

    傳位詔書一出,新皇就確定下來,隻需擇日舉辦登基大典,昭告天地與眾生,

    益國皇位便更替了。

    到時候還有得麻煩。

    益國境內的頂級宗門和知名大宗門的領導人都得前來,要向新皇表示效忠,這是延續幾百年的流程了,是當年太祖皇帝打服所有宗門的餘威。

    此外大大小小國家的領導人也得到場,尤其是益國的附屬國,得向新皇表示祝賀乃至宣誓效忠等。

    不過這和陳舒這等人關係不大,沒有任何一個流程是需要他參與的。

    最多就是到時候玉京會戒嚴,有微小的可能會影響到他去城外的玉安觀背後試驗小烈陽術,小烈陽術所造成的動靜和光影效果確實有一丟丟的大。

    陳舒看完新聞,坐下來玩玩手機,網上也全是對此的討論,一時不免有些感歎自己這也算是經曆了一朝了。

    以修行者漫長的壽命,以後興許還會經曆很多朝,親眼見證很多後人在書上才能看到的曆史……這時一想這種感覺還挺奇妙的。

    估計以後會慢慢習慣吧。

    “嗬~~”

    陳舒打著嗬欠,問身邊的人“孟兄,薑兄,你們知不知道中秋晚會有些什麽節目?“

    “不知道。”薑來說。

    “還不都是那些。“孟春秋說,“一些人唱歌、一些人跳舞,一些人表演響聲、小品,最多因為這是全校共同籌辦的晚會,會比單獨學院的晚會好看一點,再怎麽說也有藝術學院參與。“

    “好看嗎?“

    “一般吧。”孟春秋說,“國綜會更好看些,會有明星到場。”

    “是嗎?

    “你想去?”孟春秋瞄他一眼,“我可以給你弄票。“

    “算了,還沒想好。”陳舒如是說道,“孟兄你也最近也夠麻煩的了,不想再多麻煩你。“

    “麻煩是麻煩,也沒有那麽麻煩。”孟春秋說道,“我和皇祖宗隔著好多代呢,而且大益以武立國,這些流程比之前的朝代要簡單很多,到了現代就更簡單了。勞民傷財沒有必要,還可能會被人找到借口抨擊。“

    “也是。“

    “你要就告訴我,國綜我們家開的,不要和我客氣。”孟春秋很豪邁。

    “再說再說…“

    陳舒去洗了個澡,便回了房。

    手機一直嗡嗡直震。

    陳舒打開群聊,這些人這兩天一直在討論有關益皇靈衰的消息,他有時候也參與進去水一會兒,今天來自皇室的官方實錘消息發布,又激起了他們的熱情。

    奶奶總說我師父都要來玉京了眾妙之門正常,聽說遠在地球另一邊的天宮都已經開始往回飛了眾妙之門到時候劍王也肯定會來玉京吧?劍王和劍主見麵會打起來嗎?

    陳舒忍不住發了一句青菜可可劍王沒那麽衝動吧?

    就叫羅懷安算了1

    奶奶總說就是奶奶總說??

    奶奶總說什麽意思?我劍主就會衝動?

    青菜可可/尷尬而不失禮貌的微笑青菜可可隨口一說奶奶總說/菜刀/菜刀/菜刀青菜可可群主知道登基大典的大致時間嗎?還有多久啊?

    浩然正氣不久了浩然正氣也沒什麽好準備的眾妙之門陛下的諡號都快定下來了吧浩然正氣嗯青菜可可你們有沒有發現很有意思的一點眾妙之門什麽?

    奶奶總說什麽?

    青菜可可別的朝代都是皇帝死了才有諡號,而本朝是皇帝一旦退位,很快就會把諡號定下來眾妙之門你一說,還真是眾妙之門此處應該浩然正氣奶奶總說啥是諡號?

    奶奶總說這個字怎麽讀?

    眾妙之門你用的手寫?

    奶奶總說複製的你們的眾妙之門……

    浩然正氣涉及過大,不便透露眾妙之門/表情複雜奶奶總說你這個人……

    奶奶總說你要是不能說,你可以適當的撒個謊,說你也不知道,非得把我們的好奇心勾起來奶奶總說/ui青燈古佛阿彌陀佛,奶奶施主說得在理浩然正氣唉,各位,好好修行吧奶奶總說今天你為啥格外正經/呆滯眾妙之門是啊,都沒嗑瓜子浩然正氣/嗑瓜子陳舒見證,也陷入了沉思。

    在大夏年間,聖祖剛拉下這些規短時,諡號的用法基本和前世差不多,隻是聖祖規定了諡號隻能一個字,目的應該是避免諡號逐漸變得又臭又長。後來幾千年的後人修改衍化,諡號逐漸和廟號合並,也從大佬都能用而變成了隻有皇帝才能用,但沒變的是,都是要死了才能有。

    大益的皇帝似乎對死亡比較忌諱,一旦退位,就將獲得諡號,並且之後世間不會再有他的任何消息,也不會公布他的死亡。

    在陳舒的印象裏,沒有任何一本書籍記載過大益皇帝死亡的準確日期。

    事實上不光是大益,前朝就開始這樣幹了。

    大益沿用的是前朝的習慣。

    之前陳舒認為是前朝又對諡號製度進行了魔改,改成皇帝退位就可以獲得諡號了,這也不是多麽稀奇的事,反正天下是他們的,他們說了算唄……但現在聽群主這麽說,又似乎並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