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二章 越小越難
字數:3960 加入書籤
杜甫的嚴苛要求,和眾科學家的信心滿滿,當然不會是憑空而來的,其底氣就是來源於盒子裏的東西。
這些盒子裏裝著的就是電子機器人,科學研究中的神器級科學造物。
該“電子機器人”非彼“電子機器人”,在這裏,“電子”就是是構成原子的基本粒子之一,質量極小,帶單位負電荷,在原子中圍繞原子核旋轉的電子。
電子機器人指的是和電子體積差不多大的機器人,遠小於微米和納米機器人,活動的方式和工作位置當然也是不相同的。
宏觀的物質由微觀的分子或者原子構成,原子則由原子核和電子組成,原子核可以分解成中子、質子。
按照直徑,從大到小依次排列,分別是分子,原子,原子核,中子,誇克,及電子。
它們的直徑數量級都很小,原子直徑約為10^(-10)米,質子約為10^(-15)米,中子約為10^(-15)米,電子約為10^(-16)米,誇克約為10^(-18)米。
都是非常小的長度,目前華夏科學活動中常用的納米以下單位還有皮米、飛米、阿米,以及已經定義但還未大規模推廣的盡米。
這些單位都是一千進製,即1納米=1000皮米,1皮米=1000飛米,1飛米=1000阿米,1阿米=1000盡米。
盡米是目前最小的長度單位,科學家們希望,這是長度分解的盡頭,故此命名。
這隻是探索宇宙奧秘過程中的一個美好願望,所有人都知道這不可能的,於此對應對應,1盡米=1×10^(-21)米。
電子的直徑量級介於飛米和阿米之間,因為華夏的觀測設備精度已經超過了阿米,才能製造出來電子級機器人。
目前,這些科學家正在向著盡米努力,相信誇克機器人問世也不太遠。
“所有電子機器人啟動完畢,正在進入工作狀態。”順利的匯報,讓杜甫很滿意。
電子機器人和微納米機器人有很大的不同,首先是工作模式不同。
微納米機器人可以單獨進行工作,必要的時候,微納米機器人可以直接化身材料,直接融入工作對象裏。
與之相對,單獨一個電子機器人幾乎沒什麽用,必須成千上百萬個聯動,在預設程序的控製下,才能開展預定的工作。
驅動也不相同,微納米機器人在物質表麵工作,其驅動力主要來自於外部的無線供電。
電子機器人分布於原子之間,直接吸收原子內電子活動時產生的能量,或者直接利用原子核的引力。
“同步顯示所有機器人的位置。”已經走進監視室的杜甫命令道。
按照他的要求,所有的顯示器全部打開,標定各個機器人的位置。
這些電子機器人已經完全分布在了殘骸裏,從在表麵到核心層,無處不在。
每個機器人都是在電子之間穿梭,按照初始程序要求,不斷運動著。
“杜總,所有機器人到達預定位置,需要三分鍾。”觀測員對著杜甫說道。
“嗯,不急。”杜甫回了一句,又說道:“微觀世界的研究,需要更多的耐心。”
的確是,微觀世界的發展,的確需要耐心。
因為技術限製,微觀世界的研究也才開始不久,這與宏觀世界的研究有極大的差距。
文明誕生之初,人類就開始研究日月星辰,山川河流,花草樹木等一切能夠看到的東西。
從遠古的壁畫甲骨文,到近代的專門著述,裏麵的記載不勝枚舉。
特別是日月,甚至被當成圖騰來膜拜。
之所以如此,就是因為這些東西很大,不需要什麽專門的設備就可以輕而易舉的進行觀測。
那怕日月星辰距離我們很遙遠,但是這些東西真的很大,抬頭就能看到。
微觀世界則不一樣,必須借助專門的儀器設備,才能進行研究。
長度單位越小,需要的設備越精密,因此,微觀研究極其依賴相關設備的發展。
在17世紀,人們發現把兩塊凸透鏡組合起來,能明顯的提高放大能力,這種裝置就是顯微鏡的前身,在此基礎上,人們開始了對微生物的研究。
西曆20世紀90年代,世界上已經研製出放大率200萬倍的電子顯微鏡,人們利用它看到了物質的內部的精細結構,看見所有物質都是由一些肉眼看不見的極小極小的微粒組成的,由此才發現了原子世界。
西曆1983年,人們發明了掃描隧道顯微鏡。
自從掃描隧道顯微鏡發明後,世界上便誕生了一門以0.1納米至100納米這樣的尺度為研究對象的新學科,這就是納米科技。
沒有觀測設備的發展,想要研究微觀世界是根本不可能的,畢竟,越小的東西越不容易被看到。
“所有機器人就位,開始按計劃進行聯合,預計用時一分鍾。”
一聲匯報,打斷了杜甫的思緒。
放在宇宙中,一分鍾根本算不得什麽,但是這個時候,一分鍾就顯得特別漫長。
看著大量的機器人不斷的運動組合,形成一個個連貫整體,也是挺有意思的。
“開始試掃描,同步進行結果校準,預計耗時五分鍾。”一分鍾後,機器人組合完畢,進入下一步工作。
三組機器人分別掃描同一塊區域,然後進行結果比對,以校準誤差。
“試掃描結束,所有機器人工作正常,掃描結果誤差為10的36次方分之一,認定通過,即將進入全麵掃描。”
“全麵掃描開始,相關結果同步上傳至計算中心,全部掃描預計耗時三天。”
毫無感情的自動提示聲流水一樣依次響起,聽在杜甫的耳朵裏猶如天籟,是如此的悅耳動聽。
“各單位注意,根據掃描數據,同步建立殘骸全真模型,並進行結構分析。”杜甫在掃描開始後,下達了命令。
看到正式掃描開始後,杜甫放下了這塊殘骸的研究工作,轉向其他殘片的研究。
綠雨共和國戰艦一千艘,他們發射的各型炮彈超過十億發,大部分都在反物質反應中徹底湮滅,但到底還是留下了幾十塊碎片。
從飛船外殼到內部儀器碎片,都有留存,還有幾塊炮彈的碎片。
這些大的不過一米,小的才幾毫米,也可以提供很多情報了,根據分析結果,改進己方的攻擊方式,增強攻擊效果是沒有問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