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歸於平靜
字數:5847 加入書籤
3q中文網 www.3qzone.io,最快更新浪在江戶那些年 !
做好了喜連川與誌子的思想工作,太一便安排宅邸的下人給角屋老板傳話,令其配合芹澤鴨和浪士組把戲演足。這對於浪士組是起點是開端,是了不得的大事,但對於太一來說不過一句話的事情,太一決定親眼看看這群家夥能夠走多遠。
太一的這一句話,將確保浪士組步入正軌。更高位置的大人物們,則是同樣希望用自己的話,引導這個國家重回“正軌”。
四月下旬,在江戶已經駐留了一個月的將軍德川家茂上書官家,奏請東歸江戶,畢竟幕府還有一大堆事情需要處理。而朝廷少見地駁回了將軍請求,雖然措辭比較委婉,但是態度很明確,希望德川家茂能夠繼續留在京都。
為什麽挽留德川家茂,因為該談的事情還沒有談個結果出來。最終等不及的官家開口,開始公開向幕府詢問攘夷的期限,幕府方麵的人可能是被問煩了,拍著腦袋敷衍說下個月就能實現攘夷……
說者無心聽者有意,朝廷立刻向諸藩頒下敕令,表示五月十日就是攘夷的期限,要求大家整備軍務,以驅逐醜夷。
幕府被朝廷這一手架在了火上,外夷那是你想攘就能攘的嗎?
但是朝廷的敕令已經下了,德川家茂一直在試圖塑造一個恭順的幕府形象,以實現公武合體的大業,自然不好當麵駁了朝廷的旨意。
於是幕府又發文通告各藩,表示朝廷已經定下了五月十日是攘夷的期限,希望大家不要太莽,要深刻領會其中的意思,做好海岸防禦,一旦有外夷來襲,堅決還擊驅逐。
太一通過會津方麵拿到了兩條指令,乍一看十分相近的旨意,但當兩者擺在一起,又能發現明顯的不同。
按照字麵意思,朝廷說的是大家整兵備戰,五月十日就要驅逐外夷了;幕府則是在朝廷的敕令基礎上做了延申,畢竟如何整兵備戰、什麽條件下可以驅逐外夷、怎麽驅逐外夷這些問題,是朝廷沒有明確的,也就代表著可以做文章。
所以幕府的命令在朝廷基礎上實際上做了限定,如何備戰?做好海防事務;什麽條件下可以驅逐外夷?外夷進攻的情況下;怎麽驅逐外夷?防守反擊。
簡單來說,幕府的核心意思是,如果外夷打,你你要反擊!
其實這是句廢話,首先如果被武裝侵略,諸藩肯定是要反擊的,沙俄染指對馬島時,諸藩就參與了對俄作戰。其次,刨除已經老實的沙俄,其他諸國都沒有武裝襲擊過島國,往來也以商船居多,幾乎不可能出現防守反擊的情況。
因而,幕府實際上十分巧妙地將朝廷的敕令,變成了一紙廢話,還特別強調大家要“深刻領會”。
諸藩都是經驗豐富的職場老炮兒,自然領會到了幕府的用意,因而大多該吃吃該喝喝。
當然也有頭鐵的,長州藩拿到朝廷的敕令後如獲至寶,至於幕府配套下發的“實施辦法”,被直接掃進了垃圾桶。
五月十日剛過,在十一日的淩晨,長州藩所屬的蒸汽炮艦,向停靠在近海的美國商船開炮,後者受到輕傷並很快駛離了島國海域。“攘夷”初戰告捷,長州上下精神大震,通報國內外,並提出自五月十日起,關門海峽不再允許外國商船進入。
長州藩地處本州島西端,其所轄下關港扼守著狹窄的關門海峽,是日本海、朝鮮海峽進入瀨戶內海的西北門戶,也是列強東南亞殖民地至兵庫、橫濱的主要航線卡口,說不讓走就不讓走了,西方列強立刻就不幹了。
消息也傳到了幕府方麵,而在事發前的兩天,幕府剛剛為薩摩藩誘發的生麥事件做好善後,幕府自掏腰包44萬美元賠償給了成為寡婦的受害者,以終結此事。這無疑是一筆巨款,但考慮到此事的國際影響,幕府隻能花錢消災。
英國方麵同時提出要嚴懲行凶者,幕府表態很好:請自行去和薩摩商討……
好不容易送走了英國人,長州襲擊美國商船並封閉關門海峽的消息傳來,幕府的外交人員立刻吐了幾升血,隱晦的表示自家孩子不聽話實在管不了,要不各國自便吧。
六月初,美國、法國組成的聯合艦隊駛入長州近海開始炮擊長州藩近海,長州藩多艘蒸汽船沉沒,沿岸炮台被盡數摧毀。
同樣是在六月,英國代理公式尼爾乘坐英國東印度艦隊的戰艦,抵達了鹿兒島近海,要求懲戒生麥事件的凶手,並對薩摩藩表現出的推諉深感不滿,薩英戰爭爆發。
客觀的來說,薩摩比長州打得好得多,在雙方相互炮擊對射的情況下,自己損失三艘艦船,造成5名藩士死亡;與之相對得,擊毀英軍三艘艦船,斃敵11人。不過與被美、法狠狠錘了一通還嘴硬的長州不同,雖然打了個平手,但薩摩的“太上皇”島津久光看到了兩方的差距,主動提出了和談的請求,並向幕府借款10萬美元賠付了英國,這才算是為生麥村的糾紛畫上了個句號。
而薩摩如此快地服軟,實際上跟官家自禁中秘傳出的消息,有很大關係。
“偽敕?”太一有些吃驚地看著鬆平容保,後者一臉嚴肅的點了點頭。
“昨日傍晚,官家通過中川宮聯絡,召我進禁中麵談,明確表示,之前朝廷所發確定攘夷之期的敕令,並不是經過官家同意的,是朝廷中部分人私自你定的偽敕。”鬆平容保說道。
“有人矯詔啊……”太一覺得有些可笑,官家現今唯一的權力就是對外發聲,而如此看來,這一權力都沒能真正掌握在官家自己的手中,“那就隻能是三條實美那些強硬論者了。”
“從溝通的情況看,官家對於長州主動招惹西夷的行為深表憂慮,認為這可能將天下引入災禍之中。不過現今長州與三條實美等人勾結,根本沒有停下來的意思。”鬆平容保全程神情嚴肅。現今將軍德川家茂已經離京東歸,將軍後見職德川慶喜臨時赴橫濱與諸國使節對接,如此大事的決斷,完全送到了鬆平容保這個京都守護職的手中。
“官家有意罷免三條等人,但又擔心長州方麵生事,因此才找我商議此事。我昨日已經表示,一旦單獨麵對長州,又是在西國土地上,勝算實際上並不大,希望官家能召薩摩藩兵上洛協助。”
“官家同意了嗎?”實際上,太一見鬆平容保這麽愁眉苦臉就知道沒成功。
“官家倒是同意了,令中川宮、右大臣二條齊敬等起草了新的敕令,打算召島津久光上洛,不過今天上午敕令還未發出,便被三條等人攔截了,官家為此還大發了脾氣,表露出要開革三條等人的意思。”
正說著話,鬆平容保的女兒愛子邁著蘿卜腿走了進來,晃晃悠悠撲到了太一身上。
照顧愛子的侍女很快出現在門外,滿臉惶恐地看著室內的鬆平容保,後者隻是微微皺眉,見太一將愛子抱起來放到了懷中,逗得小丫頭哈哈直笑,擺了擺手便讓侍女退下了。
太一捏了捏愛子肉嘟嘟的臉,看鬆平容保欲言又止的樣子,便將小丫頭塞到了對方懷裏,笑著道:“還給你,還給你!”
愛子鬧得似乎有些累了,一到鬆平容保懷中便開始打瞌睡,後者將羽織褪下蓋在女兒身上,抬頭見太一也滿臉喜愛,笑罵道:“這麽喜歡孩子,便趕快結婚生幾個啊。”
“隻是想起了阿元小時候,當年我和光枝姐兩人照顧她時,也就這麽大一點,轉眼間光枝姐的孩子都這麽大了。”太一搖了搖頭,又想到茵卡拉瑪肚子一直沒動靜,難道是姿勢不對?
太一覺得,等這邊形勢穩定了,應該把她從蝦夷地也接來京都來趕趕進度,不然等到阿元那丫頭也有了孩子,自己那才是真的落後了。
看著眼前熟睡的小丫頭,太一心生感慨,覺得這些小家夥,值得擁有一個更加安寧的世界,抬頭認真道:“既然官家都表明態度支持幕府這邊,那便動手吧,那些公卿也好、所謂誌士也好,把那些聒噪家夥趕出京都去。”
鬆平容保有些詫異於太一突然而來的決心,思考片刻道:“前些日子,三條等人慫恿官家行幸大阪視察海防,現今又將地點改到了大和。從各方麵傳來的消息看,大和最近有激進浪士組織“天誅組”活動的痕跡,有可能雙方有所勾結。雖然本家領兵近兩千,但此地畢竟是西國,公卿、長州、浪士攪和在一起,一旦起了衝突,本家恐孤木難支。”
“薩摩那邊就這麽死板,一定要等敕令嗎,直接帶人來不就行了?”太一有些不理解。
“現今禁中的消息虛虛實實,官家到底是什麽想法變來變去,島津中將有所顧慮也難免。而且其不止一次表示希望朝廷內部完成肅清,而非由武家暴力介入。”鬆平容保回答道
“有些沽名釣譽了。”太一打趣道。
鬆平容保愣住,然後苦笑著搖頭道:“島津中將畢竟不是藩侯,行事上的顧慮自然比我等要多不少,尤其要講究一個名分。”
“總不好就這麽等著,萬一真的如義兄大人所料,官家行幸大和的安排,是長州和三條等人為了與那個什麽‘天珠組’串聯,到時候他們完全可以扣留官家,就像天朝西漢末年曹孟德挾天子以令諸侯,幕府就更被動了。”太一覺得既然決定要動手,那就宜早不宜遲,“起碼從目前的情況看,事態隻會越來越糟。”
“山城藩(澱藩)有拱衛京師的職責,就近調兵也方便,我已奏報幕閣舉薦山城候稻葉民部大輔替換長岡侯為京都所司代,再加上傾向於我等的各藩,這樣底氣就要足了一些。”鬆平容保顯然已經在做謀劃了,隻不過對是否發動有顧忌,還不能真正下定決心,不過作為局外人的太一都支持,無疑幫其下定了決心。
時間很快進入八月,太一再次將季子夫人和喜連川與誌子等人接到了金戒光明寺暫住,包括通商屋陸戰隊、民兵隊、浪士隊全部聚集到了寺內,儼然從會津藩手中接手防務的樣子。
文久三年八月十七日,大和方麵傳來噩耗,激進浪士團體“天誅組”作亂,攻陷了幕府位於大和的代官所五條城,畿內形勢急轉直下。
麵對大和國的叛亂,準備多日的鬆平容保終於下定了決心,配合官家發動“鋤奸”行動。
八月十八日一早,會津藩一千八百餘人、山城藩四百餘人、薩摩藩邸留守的一百餘人全副武裝扼守住了宮城各門,隨後德島、岡山、米澤等二十餘藩響應鬆平容保的號召,出兵控製了皇城九門,禁止三條實美等激進派公卿進宮麵聖。
當天下午,中川宮、近衛忠熙等人進宮,隨後禁中頒下敕令,罷免三條實美等殿上公卿的職位,要求其出家隱退。
不過麵對旨意,激進派公卿表現出了抗拒,直接躲入了長州藩邸。
同時作為應對,長州及其支藩一千人左右聚集在了皇城正南的大門外,與首位對峙多日不見退卻,不過攝於在京諸藩均站在了會津藩陣營,其並未有過激行動。
八月底,禁中再次傳來了官家的旨意,以長州藩私藏有罪公卿為名,對長州藩宣布了懲戒,禁止長州藩藩主毛利慶親及藩侯世子上洛,剝奪長州藩拱衛皇城九門的職責,並要求在京長州藩藩士限期離京,藩邸僅能保留少量留守人員。
鑒於朝廷旨意明確,以尊王為藩政核心的長州實在沒有理由抗旨,雖然心有諸多不滿,但為了避免站在諸藩大名的對立麵上,長州藩藩兵暫時撤離了京都,三條實美等被朝廷判定有罪的公卿,則是跟隨大部隊撤往了長州境內。
長州軍一撤離,在大和起兵的“天誅組”等浪士,便被拱到了第一線,以山城藩為首的畿內諸藩發兵大和,僅僅幾天便收複了大和的幕府代官所五條城,成建製的“天誅組”被肅清,畿內迅速重歸平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