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七章 林文和周浩的春天

字數:6659   加入書籤

A+A-


                      “老林,你打算一次性開5家店鋪”?

    “老周,咱們也得跟上馬總的腳步,人家秦大媽店鋪現在都已經有80家了,咱們才兩家,再開5家也就7家而已”;

    “老林,咱們沒有馬總那麽有錢啊,按照咱們的資金,現在頂多再開三家”;

    ……

    沒錯,說話之人,就是敢在億科城南門摸虎須的美好家兩個創始人,林文和周浩;

    自從得到馬毅搏的100萬投資,再加上秦大媽沒有采取價格戰打壓,美好家在林文的運營下,竟然在億科城南門紮下了根;

    雖說利潤沒有秦大媽最開始壟斷億科城南門時候的高,但美好家的利潤也不比如今億科城南門秦大媽店鋪差多少;

    這主要得益於林文的差異化營銷策略“送貨上門和增加海鮮品類”;

    是的,正是這樣的差異化競爭,讓美好家在億科城南門這裏立足下來,與秦大媽分庭抗禮。

    當然,邱風在與林文美好家的競爭中,也找到了適合自己的競爭路子,同時也把這件事情匯報給公司,成為秦大媽的另一種競爭路子;

    其實很簡單,當邱風負責的秦大媽億科城南門店在美好家的競爭中,最開始的一周,秦大媽生意每況日下;

    畢竟,兩家裝修差不多的店鋪,售價沒有太大差別的情況下,秦大媽被美好家分流這是一定的;

    尤其是美好家利用秦大媽沒有的海鮮優勢,硬生生的留下一些屬於美好家的顧客。

    邱風作為秦大媽億科城南門的店長,受到的衝擊可想而知;

    但在馬毅搏要求不能采取價格競爭的情況下,隻能另尋他法;

    還別說,人在被逼到絕境的情況下,爆發出的潛能是無窮的;

    硬生生的被邱風找到了一個適合秦大媽的路子,並且還能適合整個秦大媽店鋪的路子。

    其實也很簡單,秦大媽店鋪在急劇擴張,需要新招聘的人數都是海量的,而那些招聘過來的一線實習員工,則被邱風當成了送貨上門的主力軍;

    至少,每個店鋪裏麵,都需要一個實習員工,這樣就與美好家的員工數持平,再采取美好家的輪流送貨上門,基本能把這一差距補齊;

    其次,關於海鮮類,秦大媽店鋪沒有地方準備,但可以接受用戶預訂;

    是的,可以說是最早的團購雛形了;

    就這樣,邱風的這兩個措施,也讓自己負責的店鋪客戶流失速度得到了緩解,甚至慢慢有了好的轉變;

    這一轉變,也被王利芬發現並且詢問邱風的措施後,再結合多方麵意見,邱風的這兩個辦法也就在整個秦大媽店鋪推廣使用。

    雖說邱風負責的店鋪業績穩定了,但也就隻能保持那樣的平衡;

    而美好家憑借海鮮的優勢吸引流量,硬生生的從秦大媽店鋪撕下了一塊肉出來;

    在美好家第一家店鋪成立的半個月後,美好家的第二家店鋪也被提上了日程;

    在美好家第一家店鋪開業的一個月後,美好家的第二家店鋪在旁邊的綠城開業;

    繼續與秦大媽進行競爭。

    而現在,林文已經不滿足一家一家開店這樣的速度,反而要對標秦大媽,發展也要提上日程;

    這才有了林文對著周浩所說,想要一次性再開五家店鋪。

    是的,林文被馬毅搏刺激到了。這段時間,林文對美好家也是充滿期望,尤其是從秦大媽的嘴裏撕到一塊肉,更是讓他滿懷信心;

    但他忘記了,他的情況和秦大媽的情況完全不一樣;

    秦大媽是馬毅搏的親兒子,而美好家頂多算半個幹兒子;

    對於親兒子的待遇和半個幹兒子的態度,這兩個能一樣嗎?

    從馬毅搏投資了美好家之後,就再也沒有關注過美好家就能看得出來。

    是的,別看美好家在億科城南門這邊,馬毅搏除了第一次的時候去過,之後就沒刻意打聽過,更別說其他了;

    正如馬毅搏之前所說,美好家能發展起來最好,發展不起來也無所謂。

    ……

    但人的被勾引出來,想要熄滅,那就千難萬難;

    尤其是林文不認為自己比馬毅搏差多少。

    本來,沒有馬毅搏這個蝴蝶翅膀的話,再過一年,對方也會在鵬城創業,幾年時間下來,身價數千萬;

    有運氣的成分,也有個人能力的輔助。

    “錢不是問題,我打算按照秦大媽那樣,直接用合夥人方式進行,或者直接采用加盟招商的模式,這樣對於咱們美好家的資金要求會很低”;

    “尤其是招商加盟,不僅不會支出,反而還會收一部分加盟費”;

    林文越想越興奮,好似看到了自己的坦途。

    “醒醒吧,人家秦大媽那麽大規模,都隻是合夥人模式,咱們目前就兩家店鋪,誰願意花錢去加盟”?

    “還不如直接合夥一個秦大媽來得實在”。

    “老周,格局大一點嘛,我們的確沒有秦大媽有實力,但我們可以采取一些別的方式”;

    “比如說對賭,承諾加盟方隻要按照咱們美好家的經營模式和要求來加盟,如果18個月不能回本,咱們補上差額”;

    “我統計過,咱們一個店鋪目前每個月的淨利潤大概是2萬左右”;

    “結盟商總投資也就二十萬出頭,按照18個月來計算,差不多有36萬,回本的可能性很大”;

    “就算有個別不能回本的,但差額能有多少錢?”

    “但咱們美好家18個月後的發展,規模將會多大”?

    “個別甚至少數不能回本的店鋪,咱們補貼給他,或者說到時候解釋權在咱們這邊,還怕他們”?

    “但這18個月內,咱們美好家的發展絕對會有質的變化”;

    “這還是咱們目前蔬菜以及海鮮進貨價相對較高的情況下,如果咱們美好家的店鋪多了起來,進貨量也大了,成本也會下降一些”;

    “不管是咱們的利潤,還是加盟商的利潤,都會提高一部分,加盟商虧錢的概率更低”;

    “至於賺錢,那就看他們個人能力了”;

    “而且,咱們對賭的加盟商,也隻有前期的一些店鋪才有,後期咱們美好家品牌也打出去了,肯定就沒有所謂的對賭協議了”。

    不得不說,林文上輩子能夠發家是有原因的;

    就光這一手空手套白狼就玩的很順溜,尤其是心黑的程度,不是一般人所能具有的。

    我賺的時候,你跟著我賺;

    當我虧了,你還想從我這裏賺錢?

    俄羅斯都沒有了,還在乎地球幹什麽?就是這麽的霸道。

    或許,也隻有這樣做生意的人,才能夠把事業做大做強;

    因為他們有魄力,有眼界,有格局,有腹黑。

    ……

    這些天,秦大媽外賣在大踏步發展,林文是看在眼裏急在心裏;

    不過,前期生意都是一步一步來,當量變沒有到達質變的時候,隻有穩打穩紮才是最為劃算的;

    這段時間,林文也沒有閑著,並不是忙著美好家店鋪的事情,而是去秦大媽店鋪所在的其他小區,與那些小區的賣菜老板聊天;

    其實,目的隻有一個,就是想要拉攏對方,讓對方成為美好家的加盟商;

    要知道,秦大媽店鋪所在的小區,其他賣菜的店鋪生意都是每況愈下;

    當美好家在秦大媽的根據地竟然紮根下來,並且還開了兩家店鋪,其他人不想了解都不行;

    尤其是林文的口才以及對賭協議,更是讓那些已經溺水的老板抓到了最後一根救命稻草;

    對於那些被秦大媽店鋪搞得都幹不下去的店鋪來說,美好家的出現,就如同曙光一般,照耀他們;

    雖說美好家是加盟的,與秦大媽的合夥人不一樣;

    但美好家可是18個月內不賺錢補差額的,相對於秦大媽的24個月退還保證金,其實還是有一定優勢的;

    這也是林文為何要製定18個月的一個原因。

    凡事有對比,才會有比較,才會有不同。

    在林文的三寸不爛之舌的攻勢,以及秦大媽店鋪的強勢,再加上這些店鋪的弱勢下,林文已經確定好五家加盟商;

    對於這五家來說,位置都比較好,而且有現成的門店,隻要進行硬裝就可以,更是簡單。

    這段時間,秦大媽再高速發展,秦大媽外賣的發展,吸引了整個秦大媽集團從上到下的注意力;

    反而在秦大媽店鋪這邊,就好像出現了一定的漏洞;

    當然,並不是所有人都去關注秦大媽外賣,因為秦大媽店鋪的市場部主要職責就是開發秦大媽店鋪,他們肯定不會忘記自己的本職工作;

    甚至來說,秦大媽外賣發展的越好,王利芬帶領的市場部更是憋了一口勁,想要和秦大媽外賣那邊競爭一下。

    因此,秦大媽店鋪的發展,並沒有如同很多人想象的那樣停滯不前,而是發展速度也不慢;

    但由於實體店鋪的發展,本身就有店鋪裝修等限製,想要如同外賣那樣隨時隨地的去發展,很不現實。

    其實,秦大媽店鋪的發展,一點都不慢;

    半個月之前,一次性開店50家,足以讓秦大媽店鋪震驚所有人。

    當時遠在鵬城的銀大媽創始人馮冀和劉勝真的是前所未有的絕望,秦大媽店鋪一次性開店50家,要不了幾個月,整個羊城市場都會落入秦大媽手中;

    之後的秦大媽,肯定會發展到鵬城;

    那麽,他們銀大媽將會於秦大媽正麵對抗,馮冀和劉勝沒有底氣,更沒有那個實力;

    但銀大媽也是牟足了勁,同期也一次性開了五家店鋪;

    有時候,一步慢步步慢;

    尤其是一個比你資金實力雄厚,比你更有影響力的企業在前麵引導整個行業,作為老二甚至排不上號的存在,想要追趕,有時候,會是一種絕望。

    70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