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9 契爺、華東水災

字數:9342   加入書籤

A+A-




    

    

    伊菲爾.邁克坐在椅子上,表情緊張,點點頭∶“沒有。”

    “嗯。”

    李成豪鼻孔吹出兩條白龍,甕聲講道∶“有沒有興趣認我大佬作教父?”

    伊菲爾.邁克麵色欣喜。

    “如果張先生有意做小約翰的教父,那將是伊菲爾家族的榮幸。”

    認教父。

    代表著臣服。

    雖然,意大利家族中向外人臣服是一種懦弱的表現,但是,伊菲爾家族已經在跟大公堂的競爭中完全失利。

    能夠拜大公堂山主為教父,代表兩家的衝突以和解告終,未來就不再是敵對關係,而是親密的合作關係。

    當然,伊菲爾家族在加州廢物回收產業中的份額已經被占去多數。

    可伊菲爾家族始終要傳承。

    李成豪眼神瞥向他“算你識趣。“

    伊菲爾.邁克,卻道∶“不過,教父是十字教的教會關係,需要請神父已經見證,沒有神父會為一個不信教的人做事。”

    “據我所知,張先生可不是信徒……”

    “不就是認個爹嘛!”

    李成豪大手一揮,端起茶盞,渾不在意∶“認爹的方式有很多種,鬼佬的方式不行,就換我們華人的方式嘛。”

    “教你的小孫子過來,同我大佬磕個頭,敬個茶,認個契爺也是一樣。“

    要是有巨大利益擺在麵前,要大佬信教也不是不行,可伊菲爾家族都已經被打服,現在是為伊菲爾家族提供保護。

    根本不需要在意形式。

    洋的不行。

    就來中的嘛!

    何況,在李成豪心裏契爺兩個字的份量,可是要比教父更高,江湖當中,也不乏有大佬收幹仔。

    三十幾歲,四十歲還拜坐館為契爺的人可不少,關係可以純粹,可以險惡。

    張國賓在香江卻從未收過契爺,主要是太過年輕,收大自己一輪,兩輪的兒子。

    講出去不好聽。

    現在,第一次收卻要收鬼佬作兒子……

    伊菲爾.邁克坐在椅子上,沉吟片刻,點點頭∶“好!”

    一周後。

    中華酒樓,六層高的酒樓全部包下,擺了三十一桌,主桌擺在樓頂,僅有大公堂的幾位叔父、大爺陪座。

    張國賓則一身西裝,坐在一張祖師畫像的茶幾旁,左手扶著檀木椅,右手端著茶盞。

    室內,一尊關公神龕掛在牆上,一口銅爐內鋪滿香灰,寥寥青煙升起,伊菲爾約翰及其妻子,兒子,一共五人站在一側,目睹著華夏神秘的宗教儀式,傳統活動。

    小約翰是個滿頭金發,眼睛很大,皮膚白皙,有著雙眼皮的六歲男童。

    他有些不明白正在進行什麽,隻是在禮堂大爺的引導下,按部就班接過三支香火,再在關公像前鞠了三躬,隨後再把香火***銅爐內,小心翼翼跟著大人來到一張茶幾前,睜大眼睛,瞪著蹲坐在椅子上的年輕男人。

    “男丁伊菲爾約翰,生於舊金山,祖籍意大利,生於乙醜年,癸未月,乙亥日,癸未時,聰明伶俐,忠孝兩全,願拜大公堂張國賓先生為父。”禮堂大爺手裏緩緩展開一幅錦布,朗聲喊道。

    張國賓坐在椅子上,麵色平靜,眉目間英氣勃發,簡簡單單的說了兩個字。

    “跪下!”

    禮堂大爺朗聲喊道“如若誠信,跪下叩首!”

    一位侍者上前低語幾句,小約翰就乖乖的跪在一個布墊上,眼神瞥向身側的父親、爺爺,沒有收到回應,便繼續在引導下低頭叩拜,連扣三個響頭以後,小約翰麻木的站起身,看到椅子上的大人好似有些讚賞的看著他。

    “敬茶!”

    禮堂大爺再喊一聲。

    有人端著茶盤上前。

    小約翰有點適應了節奏,主動端

    起茶盞,恭恭敬敬的遞上前去,用特意學的漢語說道“契爺請喝茶!”

    “好。”

    張國賓接過茶盞掀開碗蓋,撇了撇嫩葉,輕輕飲下口茶,再把茶盞放在桌麵,於懷裏掏出一個紅包,遞上前去“一點心意。”

    裏麵是資源再生公司百分之一的股份。

    小約翰也不知道紅包是什麽,但可以領悟到是禮物的意思,接過之後整張臉眉開眼笑。

    張國賓則對他道“賜名,張紅亭。”

    禮堂大爺在旁提起毛筆,龍飛鳳舞的寫下一個名字,直接記入大公堂的海底名冊,寫在張山主的傳承之下。

    待到名字寫完,還特意用筆尖勾出個圈,於裏麵寫上意大利人的標注。

    張國賓在給小約翰取完中文名後,搭著他的肩膀,讓攝影師拍了張照,便爽快的起身離開茶座,就連餐桌上的酒席都沒有吃。

    將來伊菲爾.約翰將從小接受華人文化的教育,同時在大公堂的資助下長大,基本割裂了跟原生家庭的聯係,但在法律上卻還具有伊菲爾家族的繼承權,未來也將替大公堂辦事。

    大公堂也沒有想把他培養成質子的想法,隻是一切都按規矩來,契爺本身就有教育、保護孩子成長的責任。

    不過,有伊菲爾.約翰在手上,伊菲爾家族別說翻天,連一點小心思都不敢有了。

    伊菲爾家族很快就成為大公堂的附屬勢力,甚至僅在張國賓一個人的掌控之下,在北美張國賓終於又有了一支奇兵。

    假設,他沒有獨立在大公堂體製外的力量,光靠在大公堂體質內的名聲,做什麽事都要平衡利益,多方麵考量,一旦有什麽政策觸及到利益集團,就有可能造成反撲,或者動亂。

    這太不爽了!

    他早已經適應在和義海的乾幹獨斷,說幹什麽就幹什麽,任何人都擋不住!

    雖然,每個人都是為大公堂在考慮,但是,每個人的立場中又會有個人利用,若沒有一股在外側應的勢力,他在大公堂根本做不到一言九鼎,言出如山。

    現在,他不禁掌控了伊菲爾家族的產業,還借助伊菲爾家族的勢力,反過來鞏固在大公堂的權威。

    可謂一箭雙雕!

    不知伊菲爾.邁克在之後是否會為“認爹”感到懊悔,但起碼,伊菲爾家族嚐到甜頭了,未來半年內,夏威夷州的回收工廠二期建造,開始投入生產,加上加州伊菲爾工廠的產能,合並後的大公資源再生公司,一躍成為北美最大的獨立資源回收公司,每年回收的鋼、鐵各超萬噸,紙料、家電、皮包等金額超過五億美金。

    年底,大公資源再生公司的淨利潤達到三億美金,在加州投建第二期工廠的同時,還帶動了大公堂的工程公司。

    還在加利福尼亞大學內,投資開設資源再生實驗室,投入兩千萬美金,進行相關方麵的科研。

    一條以技術為領先的產業鏈,正在一步步的完成鏈接,隻要資源回收的技術領先,能夠在更多品類,更多環境下提取出更多的可用資源,未來大公資源再生做到全美第一,乃至做成世界性的工廠都沒有問題。

    1991年6月12號。

    迄今,張國賓就職大公堂山主已經過去一年多的時間,一年內發展起來的資源再生行業,隻是小政績中的一項。

    他為超八幹多名在美華人通過合法途徑,取得永久居留綠卡及護照,也為大公堂跟國內的貿易合作打通關節。

    現在,每天有超三艘郵輪,五十個貨櫃的“華夏製造”在舊金山碼頭落地,通過大公堂的鋪貨渠道,一件件進入北美的商鋪之中,走進美國佬的千家萬戶。

    其中,很多商超門店都是由大公堂開設,或者是由華人經營,從物品的製造,到出關,航運,直至收到美金,每一步都是在大公堂的手中完成。

    大部分

    郵輪也是在港島荃灣碼頭出發,海麵上每一艘船的往返都是在為“華夏製造“提供燃料,都是為大公堂及張國賓個人印錢。

    “華夏製造”的物美價廉,也為華夏商品打開銷路,不可否認,出口貨跟內銷貨質量、標準是不一樣的,咱們真的能造好東西,當然,換算一下匯率,其實價格也會漲,一分錢一分貨是真理。

    華夏正在源源不斷的用血汗,進行原始積累,工業科學研究,張國賓也在這個過程中,獻一份力,賺一點錢,配合經濟貿易。

    “噠噠噠。”

    這時辦公室門外傳來敲門聲。

    “進來。

    狀師昌在得到應許後,推開門,規規矩矩在門口抱拳,行禮道∶“山主!“

    “阿昌,進來聊。”張國賓笑著站起身,拿了一個茶杯,替他倒好茶盞,等到狀師昌來到辦公桌前正好遞上。

    “什麽事?”

    狀師昌把杯子裏的茶喝光,潤了潤嗓子,出聲道∶“根據國內的消息,皖省上個月底開始連降暴雨,大部分地區都受到災情影響,無法開工,內地的合作商打來電話,希望總公司酌情考慮貨物延期交貨。”

    “這批貨數量很大,主要有服裝,鞋帽,生活物品,汽車零部件等,金額達到三千萬美金。”

    “等等。”

    張國賓眉頭一皺,出聲問道∶“先別提錢的事,國內的災情怎麽樣?”

    “很嚴重。”

    狀師昌眼神不忍,語氣悲愴的道∶“潘陽湖、太湖、洪澤湖、巢湖的水位線都已經超過一級預警。”

    “今年的雨來得又早又快,目前黃河、淮河都有決堤的風險,皖省就是有河口決堤,直接淹沒了城鎮。”

    “那些工廠的員工都來不及撤,很多小作坊連人帶貨,一起都被洪水卷走了。“

    張國賓心頭一痛,深吸口氣∶“雨停了沒?”

    “沒有。”狀師昌歎道。

    皖省位於華東地區,華東地區又是國內水資源最豐富,降水量最高的地區,同時位於長江、黃河的出海口,毗鄰海港,也是國內經濟最發達、潛力最大的地區。

    蘇、浙、皖、閩、魯、贛、滬、台。

    全都是華東地區的一份子。

    可謂是集祖國菁華、潛力為一身。

    地區內河道密布,縱橫交錯,華夏五大淡水湖,四個都在華東,長江、黃河、淮河、錢塘江四大水係之外,還有閩江、贛江、濁水溪。

    南水北調的工程就是在華東地區調水。

    國內曆次洪水災害,華東地區都是首當其衝,可以說大自然從沒有饋贈,人類隻是幸運的依附。

    活下去,算你贏,死了,是回歸自然。

    張國賓攥緊鋼筆,想起腦袋裏閱讀過的一份曆史文件————《90年代華東水災》。

    這是祖國於改開之後,在南方奮力發展經濟,遭到大自然的當頭一棒。

    別說華夏資源豐富,匯聚精華,獨占地利。

    每一關,每一步,都是步步艱險挺過來的!

    90年代華東大水災比不上98年那一次出名,但5-7月間,三個月時間,國內18個省、直轄市、自治區遭遇水災,其中五個省遭遇嚴重水災,首當其衝的是蘇、皖兩省。

    皖省受災人口達4800多萬人,占全省總人口近70%,因災死亡267人,農作物受災麵積430多萬公頃,各項直接經濟損失近70億人民幣。

    蘇全省受災人口達4200多萬人,占全省總人口的62%,因災死亡164人,農作物受災麵積300萬公頃,各項直接經濟損失90億人民幣。

    200萬無家可歸的災民在淮河大堤上搭起了一眼望不到頭的臨時帳篷。

    還有的人……

    找不到屍體,

    還帳

    篷都沒得住。

    張國賓覺得自己有能力了,必須做出點什麽,這樣一輩子才不算白混!

    地位。

    是用來救命的!

    他眼神中露出果決之色,出聲講到∶“現在還沒有停,大雨是不會停的,生意上的事情暫時放一放。“

    “人在,生意在,人沒了,連家都沒了。“他揮揮手。

    狀師昌道“怎麽做,大佬?“

    他就知道大佬不會無動於衷。

    “先打電話給國內的合作商,告訴他們,受災工廠的訂單可以延期交付,隻要他們還產得出阿裏,我們就收,國外這邊先用一些庫存貨頂,斷貨一段時間也沒什麽大不了,打出災情公告就行。“

    “另外,在國際上收購一批臨時帳篷,皮劃艇,救生衣,對講機,手電和簡易幹糧,要以最快的速度送到國內的受災區。“

    張國賓說道“讓國外的廠商把貨直接送到港島,港島那邊驗完貨,用義海中港的車隊送。”

    “災情沒有結束前,義海中港所有車停工,轉為救災車,調配往全國災情區使用。”

    救災車是義務性質,沒有錢拿,還容易損害。

    每天還要給司機負錢。

    要加油。

    又上不了工,運不了貨。

    光這一條命令下去就是幾億港幣的損失,可有時候有錢都沒用,要得有車!

    各地的車隊都不夠用。

    全國能夠一次性調用上千台物流車救宅的企業。

    僅有義海!

    上了,

    能少死很多人,但會少賺很多錢,

    不上,

    一點關係都沒有。

    上還不是不上?

    現在國內的災疫已經開始…

    卻還未到最巔峰、最困難的時刻……

    老家人還在硬挺。

    張國賓卻看不下去了!

    狀師昌記下命令“簡易幹糧還好說,國內、東南亞都有一定產能,價格便宜,關鍵是臨時帳篷,皮劃艇,救生衣,對講機,手電等物資。”

    “如果要達到大型救災標準的,一套下來一千多美金,要買多少?“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