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漢服

字數:4856   加入書籤

A+A-




        “有改變,這挺好的,與時俱進嘛,不能一招鮮,吃遍天,同樣的主題,用過幾次,就很難吸引到過去的那一批遊客了。”

    林毅點了點頭,去年前年主題是走秀,舉辦的還是很成功的。

    尤其是各地來的大學生不少,不乏有校花係花之類顏值的小姐姐,身穿漢服,行走於桃源古鎮中。

    在欣賞美麗景色的同時,她們同樣也是遊客眼中靚麗的風景線。

    今年的音樂主題,要是辦好了,把絲竹管弦和古裝漢服,融合在一起,或許也能收獲意想不到的驚喜。

    小石榴由一個小姐姐帶領著去選漢服了。

    童裝款式還是不少的。

    畢竟現在的父母舍得給小孩子花錢,很多人可能平日裏舍不得吃,舍不得喝,但如果是小孩子喜歡的,二話不說就買了。

    當然,漢服館的漢服性價比也是一方麵。

    同等麵料和材質的衣服,拚刀刀,淘淘上都是一千起步。

    而這裏幾百塊就能買到一樣品質的,簡直物美價廉。

    不一會,小石榴穿著條款古風裙子出來了。

    “老舅,我穿這裙子好看嗎?”小石榴轉了一個圈,裙角隨風擺動。

    “挺好看的。”林毅點了點頭,小石榴穿古裝也蠻有範的。

    “嘿嘿,那我再去試別的。”小石榴一溜煙跑了。

    不一會,小石榴換了身秀禾服,手上帶著小鈴鐺,搖晃著鈴鐺聲走來了。

    “這身好,這身喜慶。”林毅笑著說道。

    小石榴又換了兩身。

    林毅覺得都挺好看的,小石榴的身材還是不錯的,都可以當擺拍的小模特了。

    “老舅,我都很喜歡怎麽辦?”小石榴陷入了選擇困難。

    “這有什麽難的,全部都給你留著,漢服節好幾天呢,一天穿一套不就好了?”林毅十分豪橫的說道。

    這家店都是他的,留幾套衣服,還不是一句話的事情。

    小石榴學著古代,給林毅拱手道謝“甥女謝過舅舅了。”

    這一舉動,把店裏的幾個員工給笑翻了。

    如今正值暑假,正是旅遊旺季,哪怕沒有漢服節,每天的客流量也不少。

    小石榴看到外麵也有很多遊客穿著漢服,正在各個景點前拍照留念。

    隨著夜幕降臨,古鎮各處的燈光都打開了,把古鎮變成了一個五彩斑斕的國度。

    “老舅,我們出去走走吧。”小石榴也沒有換衣服,穿著漢服便和林毅一起走上了街道。

    一路上,回頭率頗高。

    “誰家這麽可愛的小姑娘。”

    “我能跟你合張影嗎?”

    不少遊客都紛紛想要和小石榴合影。

    小石榴有些害羞,搖了搖頭。

    “老舅,我好像有點受歡迎。”小石榴拉著林毅到了一座涼亭裏。

    “誰讓你長的這麽可愛呢,哈哈。”林毅捏了捏小石榴的臉頰。

    “來,我給你拍兩張照片,發給你媽。”林毅讓小石榴走到不遠處的拱橋上,找了一個角度,拍了兩張照片。

    風景不錯,人更好看。

    夜色籠罩下的古鎮,頗有一種賽博朋克的既視感。

    古典元素很多,現代化科技感也十足。

    兩人從漢服館走回到了小鎮入口。

    “回家吧,估計你也逛不動了。”林毅對小石榴說道。

    小石榴點了點頭“那這衣服怎麽辦?”

    “穿回去,明天再來換。”林毅聳了聳肩,回頭和店裏員工說一聲就可以了。

    自家的店,就是這點好。

    回到家,小石榴洗漱完便回房睡覺了。

    又是累到不想動的一天。

    林毅今天沒有繼續科研,而是查看了生長的植物,記錄嫁接育種數據,睡前聽了銀雀組合最熱的幾首歌,都是古風歌曲,雖然沒有林毅前世那些國風歌曲質量優秀,但在平行世界,也算是上一股清流了。

    國風歌曲,還得是文山和傑倫合作,亦或者是嵩哥。

    可惜平行世界沒有他們,那一首首膾炙人口的歌曲,都跟著消失了。

    林毅也沒有當文抄公的潛質。

    主要是不缺錢,懶得去折騰。

    弄這個景區,更多也是為了桃源村,為了這方水土。

    他其實出不出名的,他並不在乎。

    居於幕後,當個大佬不香嗎?

    要不要弄一首歌,當今年古風漢服節的主題曲?

    這個問題擺在了林毅麵前。

    想著想著,林毅便睡著了。

    明天再說吧。

    第二天,林毅醒來,發現外麵正下著蒙蒙細雨。

    這在夏天,還是很少見的。

    可能是台風要來的前兆吧。

    台風到了桃源村附近,被山脈阻擋,風力減弱,但降水還是很充足的。

    還好漢服節還有幾天,等那時,台風應該也已經過去了。

    不然趕上台風天,漢服節隻能延期舉行。

    下雨天,出門不方便,正好在家裏休息。

    林毅出門去村裏一趟,買了兩斤米粉。

    今天的早餐換個吃法。

    米粉,南方地區的特色小吃,以大米為原料,經浸泡、蒸煮和壓條等工序製成的條狀、絲狀米製品,質地柔韌,富有彈性,水煮不糊湯,幹炒不易斷,配以各種菜碼或湯料進行湯煮或幹炒,爽滑入味。

    桃源村村民自古便有吃米粉的習慣。

    也有榨粉的手工坊,以前桃源村的米粉,十裏八鄉都是很出名的。

    隻不過,手工製作米粉的方法,因為速度慢,效率低,逐漸被米粉製作機器給淘汰了。

    當然,林毅還是喜歡吃手工榨出來的米粉,更有嚼勁,彈性十足。

    勁道比機器榨的粉要更足。

    榨粉的是村裏的李老頭,如今年紀已經有些大了,回到村裏也沒有落下手藝,隻是每天榨的粉量有點少,一天40-50斤,天亮就賣完了。

    要買趕早。

    遇上家裏有辦喜事弄酒的人家,得提前兩天預訂。

    林毅今天運氣不錯,可能是因為下雨的緣故,還多了一些米粉。

    “李大爺,來兩斤粉。”林毅對老李頭說道。

    “二斤一兩,算二斤吧。”李老頭不苟言笑,但從來不缺斤少量,用他的話說,明明白白做事,清清楚楚做人,他吃的是手藝飯,不幹那糊弄人的事。

    你糊弄人一次,人以後都不來了,吃虧的還是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