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年糕

字數:5049   加入書籤

A+A-




        “我也不知道,老舅,不用燒飯也可以啊,隨便下點麵條,炒碗粉就行。”

    小石榴開口說道。

    這樣也是給林毅減輕負擔了。

    燒飯做菜,費時費力,要是中午的話,多燒點菜,晚上一樣可以吃。

    但晚上的話,對於菜的量就不好把握了。

    燒多了,吃不完,明天吃就不好吃了。

    “那行。”林毅視線突然看到了不遠處的年糕。

    “我知道晚上吃什麽了。”林毅嘿嘿一笑。

    “吃什麽啊?”小石榴好奇的問道。

    “這個,年糕。”林毅從旁邊的水桶裏,撈起了兩條白色長條物體。

    “哈,我知道,這是年糕,我以前吃過。”小石榴很快便認出了林毅手裏為何物。

    “年糕寓意稍雲深,白色如銀黃色金。年歲盼高時時利,虔誠默祝望財臨。”

    林毅把手裏的年糕,放在砧板上,笑著說道。

    “這是年糕的詩詞嗎?”小石榴問道。

    林毅點了點頭。

    年糕又稱“年年糕”,與“年年高”諧音,寓意著小孩身高一年比一年高。

    最早是為年夜祭神、歲朝供祖先所用,後來成為春節時候的一種食品。

    就跟元宵的湯圓,中秋的月餅一樣。

    是一種很經典的時令傳統小吃,從出現,傳承到現在已經有千年的曆史了。

    用大米或糯米,煮成飯用打製或水磨成粉後壓製而成的糕,有紅、黃、白三色,寓意著金銀。

    到後來,逐漸發展成為一種常年供應的小吃,並有南北風味之別。

    年糕美味、香甜、醇香,具有濃重的曆史氣息。

    在很多地區深受喜愛。

    桃源村的年糕,是用一種叫做大禾米的稻穀打的。

    采用“三蒸兩百錘”的獨特工藝製作而成。

    潔白如霜、透明似玉、柔軟爽滑、韌而不粘、久煮不糊,蒸、炒、煮皆可,食用方便,風味獨特。

    每當不知道吃什麽的時候,年糕便是林毅的萬年備胎。

    林毅一邊用菜刀把年糕切成薄片,一邊也和小石榴說著桃源村年糕,和別的地區有什麽不同。

    小石榴聽的津津有味。

    看得出來,她以前吃的年糕,和林毅手中的年糕,還是有些區別的。

    “老舅,這年糕不會是過年時候,剩到現在的吧?”小石榴突然想到。

    過年的時候,家家戶戶都會準備年貨,年糕保質期長,所以每家都會備一些。

    小石榴父母也是會一次性購買很多條,然後放在水裏漂著。

    保存兩個月不成問題。

    不過得經常替換桶裏的水,不然會壞。

    所以小石榴才有這個疑問。

    林毅

    “怎麽可能,我沒有儲存年貨的習慣,都是吃一點買一點,這是上次買多了,大概是半個月前買的”林毅想了想說道。

    “老舅,那什麽叫做大禾米啊?”小石榴又問道。

    為什麽大禾米打出來的年糕更好吃呢?

    “大禾,稻禾穀物的一種,屬梗型糯性一季晚稻,跟其他的穀物比,它的生育期長,產量低,一般春播、夏種、秋養、冬收。”

    說到這裏,林毅故意停頓了一下。

    小石榴果然很納悶。

    生長周期長,產量還低

    那這種稻子,居然還有人種嗎?

    “大禾米雖然有很多缺點,但也有有它獨特的優點,那就是吸收四季的水,可得到了天地之養份,最適合用來打年糕。”

    小石榴恍然“老舅,我知道了,這就是書上說的,上帝在關上一扇門的同時,也會打開一扇窗對嗎?”

    林毅哈哈笑了,這個形容好像還挺恰當的。

    “還有一句話,那就是天生我材必有用,就像大禾米,可能和其它的稻穀品種相比,有很多劣勢,但隻要有它的閃光點,便不會被淘汰,哪怕小眾一些,也有它存在的價值。”林毅說道。

    其實做人也是一樣。

    不需要懂得太多,用心鑽研一方麵,不說會成大器,但隻要有一技之長,在這個社會上,混碗飯吃總歸是不難。

    這也是很多人為什麽要後輩去學技術的原因。

    國人的思想,便是小富即安。

    望子成龍成鳳的當然也有,不過大部分人都隻是希冀後代平安幸福就好。

    身體健康,平安喜樂。

    談話間,林毅已經把年糕切好了。

    幾乎厚度都是一樣的薄。

    均勻無比。

    林毅的刀工還是很秀的。

    小石榴看到這些年糕薄片,有些像是藝術品。

    都不忍心去吃了。

    “現在問題來了,是吃煮年糕呢,還是炒年糕呢?”林毅把選擇權交給了小石榴。

    “炒!”小石榴不假思索的說道。

    無論是什麽菜肴,炒總是比煮的要口味重一些的。

    小石榴比較喜歡重口味。

    “得嘞。”林毅切完了年糕,又切了一些佐料。

    菜的滋味,五分靠本身,其餘全在於料中。

    全部準備工作做好了之後,林毅便開始展示自己的廚藝了。

    小石榴覺得觀看老舅燒菜也是一種視覺上的享受,因為真的很具有觀看性,行雲流水,有時候還會炫一下技,比如鍋鏟在手裏轉兩下,然後再翻炒。

    或者說顛勺。

    其實這也是林毅太無聊了。

    反正怎麽燒都好吃,於是加入一些動作。

    直播間的水友,倒是被林毅的廚藝給秀了一把。

    “主播不去當廚師真的浪費人才。”

    “這刀功,顛勺的功夫也就比我差一丟丟,還有進步空間”

    “我給主播的廚藝打82分,剩下的18分以666的形式給主播。”

    “不知道的還以為是米其林三星的大廚在炫技呢。”

    “加點特效,都可以當成電影,直接上映了。”

    “家裏蹲表演藝術學院欠主播一個畢業證。”

    彈幕紛飛,無數水友,看到了林毅炒好的年糕,色香味俱全,熱氣騰騰,無不直咽口水。

    看到吃不到,簡直是一種非人的折磨。

    “以後到飯點,堅決不點進這個直播間。”

    “完了,看了主播燒的菜,我吃家裏的菜已經索然無味了有木有。”

    直播間的水友瘋狂吐槽起來。

    小石榴提前坐在了桌子上翹首以待。

    “燙,吹一下再吃。”林毅提醒了小石榴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