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還是屠龍滅大衛
字數:4227 加入書籤
屠龍道長拿上所有貨物過去,全部放在桌子上,散發著防腐藥劑的古怪難聞的味道。
大衛扇動鼻子前的空氣,見沒用,又換手帕捂住口鼻,這才好受一點。
鎮長經曆次數多,早用手帕捂好了口鼻。
屠龍道長知道這些人不願意觸碰外麵包裝,於是自己打開包袱,將黑乎乎的芙蓉膏展示在兩人麵前。
鎮長用手挖開一塊,掏深層的芙蓉膏起來看色澤,又放在鼻子前聞味道。好的芙蓉膏呈黑色,或者褐色,具有強烈刺鼻的味道,帶有臭雞蛋,腐敗菜葉,或尿液味道。
鎮長不抽芙蓉膏,但具備鑒別芙蓉膏的本事。
“顏色黑亮,氣味濃烈,確實是上好的芙蓉膏。”鎮長點頭表示肯定,大衛抱起準備好的錢箱放在屠龍道長麵前。
屠龍道長終於露出了笑容。
兩父子討人厭歸討人厭,但給錢這件事上還算敞亮。
“啪!”
屠龍道長打開箱子,銀元在火光中明晃晃的,確實好看。
但這數量嘛……
屠龍道長經常送貨,經常賭錢,箱子裏夠不夠五百大洋一目了然。
“康鎮長你什麽意思,是我給你的貨物不行,還是芙蓉膏出現了大幅度價格波動。”屠龍道長黑著一張臉,心裏有收拾人的衝動。
大家都是生意人,做買賣誠信最重要。
自己給的貨物保質保量,對麵卻少給了將近一半的錢,這是要黑吃黑的節奏啊。
屠龍道長越想越氣,怒目圓睜。
大衛卻在一旁進一步刺激。
“我們說好的多少時間,你送來貨物什麽時間,你不講信用在先,我們自然要對你劣勢懲罰,以免你下次再犯同樣的錯誤。”
滾你大爺的!
我屠龍做事輪得到你一個黃毛小子指手畫腳?
屠龍道長一把掐住大衛脖子提起來,就跟拎小雞一樣。“你算個什麽東西,我需要你來教我做事?”
隨後又轉向愣住的康鎮長道:“今天要嘛把錢給我備齊,要嘛我取你兒子性命,兩條路,那自己選。”
康鎮長這才反應過來,看兒子在空中掙紮,趕緊道:“道長別衝動,我給錢,我給錢。”
屠龍道長一揚手,大衛被甩到門上。
“康鎮長,看在咱們合作這麽多次的份上,我這次不取他性命,但我希望不會有下次。”
康鎮長拿出另外一半錢道:“一定一定,肯定不會有下次。”
屠龍道長點燃一根香煙,教訓大衛道:“年輕人學著點,做事不要太過於囂張跋扈,有些人不是能隨便惹的。”
“康鎮長,我走了啊。”
屠龍道長揮揮手,抱著五百大洋離開房間,沒有點錢以及驗明真偽,他相信康鎮長一家在見識過自己力量後不敢晃點他。
但年輕人向來猖狂,不懂忍氣吞聲。
大衛爬起來後氣得猛拍桌子,沉聲道:“我一定要找人收拾他,讓他知道得罪我們家是什麽後果。”
屠龍道長腳下一頓,止住前進步伐。
大衛的說話音量放白天他不一定能夠聽到,但夜深人靜,他可以聽到大衛的聲音。
“既然你不仁,那就別怪我無情!”屠龍道長心裏發狠,已經準備好了先發製人。
當然,自己不動手。
這種事情交給徒弟就好,有事情也是他們有事,和自己無關。
屠龍道長走出鎮長家,把徒弟們召集起來,並大方拿出五十塊大洋。
“給你們一個時辰,處理好後錢就是你們的。”
“知道了師父!”
六個人脫下壽衣,換上一身黑色的夜行衣,隻留下一雙眼睛在外麵。
他們不是第一次做這種事情,上次不僅拿到了屠龍道長給的錢,還偷偷留了一件值錢的玉器。
這次給了一個時辰,還是在對方家裏,他們在處理完事情後還可以大肆搜刮一番,想想就興奮。
“走!”
帶頭的黑衣人打出前進手勢,六人手提鋼刀,相互間配合著翻牆而入。
因為屠龍道長要來,康家把狗牽去了別的地方,今晚沒有土狗幫忙看家護院,非常安靜。
六個黑衣人順利進入,鎮長和大衛正在切割芙蓉膏。明天要拿去出售,不可能一坨拿出去。
芙蓉膏要分成大中小三中不同類型,人和人的掙錢能力不一樣,購買力度也不一樣,要照顧有錢人,也要照顧窮人,低中高結構照單全收才是掙錢的終極奧義所在。
兩父子幹得賊起勁,黑衣人卻輕易找到兩人。
房門有反鎖,黑衣人將刀伸進門縫,往上帶起門閂,一擁而入。
大衛和鎮長抬起頭,剛想問對方是什麽,一隻手就捂住了他們口鼻,隻能發出“嗚嗚”的聲音。
隨後兩個人拿著被子進來。
“噗!”
白刀子進紅刀子出,棉被阻隔了噴湧的鮮血,大衛和鎮長死亡時地上沒有一滴鮮血。
“都是些行家啊。”江運生在窗外看得真切。
幾個人配合默契,下手狠辣,沒經曆過幾條人命的人絕對做不到。
關鍵他們都是學道術的。
可能等級不高,但功德值是能夠實實在在獲取到的。
這不是巧了嗎這不是,江運生恰好需要功德值。
現在上?
不不不,六個人把殺人現場處理得很幹淨,弄髒了怪可惜的。
很快,大衛和鎮長失去生命特征,六個人在他們身上摸索,金銀玉器全部拿走,一樣沒有放過。
“小五小六,你們兩個把人扛出去埋花園裏當肥料,我們去別的房間看看。”
“又是我們?”被稱呼為小五小六的兩個人不太樂意。
上上次是他們兩個埋屍體,上次是他們兩個埋屍體,這次還是他們兩個埋屍體,有點過分了。
其餘四個倒不覺得有什麽不妥,後入們的自然要負責髒活累活,他們都是這麽熬過來的,沒有誰是例外。
帶頭的黑衣人一手搭在一人肩膀上,小聲道:“我們都經曆過這一步,你們想要搞特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