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七章 夜璣古鏡(12)呂蒙仙師墓
字數:3316 加入書籤
一間約50平米的墓室展現在我們的麵前。
聽從宋沐寰的指示,我們還不敢冒進,在門外稍作休息,等待空氣流通。就在這間隙,宋沐寰仔細查看羅盤,陷入沉思。我知道他在擔心什麽,這裏畢竟不是風水大墓,他不能依照規矩和邏輯,想必得做好一切準備。
而趁此陸雲軒拿出一瓶水遞給我。我接過來才發現瓶子上夾了一張小紙條。我偷偷打開一看上麵的開頭寫著“程濤筆記”四個字。
我再去看他,麵上凝重。看來這裏麵有著驚天的內容。於是我觀察了一下沒有注意到我的宋沐寰和耷拉著腦袋的華秘書,看了下去。陸雲軒是很謹慎的人,摘了緊要的內容,大概是程濤的筆記裏記錄了這次勘測的情況。
果然一開始華秘書他們就積極的開始鼓動實施這個工程,還請來了蔡工和馬工,兩個縣裏有威望的工程師,有他們的鑒定報告,縣裏很快就得到了批複。於是工程開始進入實施階段。
程濤作為技術員加入到勘測小組,他是學機械工程的高材生。然而隨著越發深入的接觸這個項目,越覺得這個勘測小組有問題。
他曾經在深夜看到李珍、蔡工和馬工偷偷去華秘書的房間,四個人在房間裏談了整整一夜,卻從來不告知他和其他的組員。
再後來,他還偷看到華秘書和蔡工、馬工發生了激烈的爭吵,提到寶貝啊,古墓啊,錢啊,報酬啊,告密啊之類的。
還有好幾次,他偷看到蔡工和馬工大半夜的跑了出去,朝著施工地點的方向去。
最後,程濤給了一個專業的意見,這裏山體土質疏鬆,並不適宜建設這麽大型的工程項目,打通隧道也很容易造成事故,並不明白為什麽蔡工和馬工這麽專業的人員會犯這麽常識的錯誤。
我看完後揉掉塞進了褲袋裏,抬眼對陸雲軒點了點頭,他也心領神會的朝我點了點頭。
這些零散的細節是連上了。我還一直以為蔡工和馬工是受害者,原來他倆都被華秘書一夥覓寶人收買了,協助開發這工程。不過因為錢的問題,他們鬧繃了。但是即便沒有鬧繃,想必華秘書大開殺戒的時候也不會留下他們的活口。雖然馬工的屍體還沒找到,想必也是凶多吉少了。
但是還有幾個疑點我依然沒有答案。
大石碑的倒塌,斷麵的小坑;張原書記最後一個電話是與蔡工通話的,他口口聲聲說自己是被“咬傷”的,而我們在他的屍體上的確找到了咬痕。這咬痕,僅僅隻有他身上有。
我的思考被宋沐寰打斷了。
他起身,率先進到了墓室裏,依然按照祖上的規矩先在東南角點上了蠟燭。
蠟燭通明,把墓室照的大致清楚,能看到四角擺放的器皿武器,還有許多青銅的長棍,造型奇特,不似武器也不似工具。
宋沐寰看了兩眼就說,那是一種祭祀用的禮器,年代久遠恐怕有千年以上。
墓中中央有個巨大的長方形石箱,盯上有簷有角,像是做成的屋頂狀,而四周有門有窗,的確是房子的造型。
“這是房屋形狀的槨嗎?”我問宋沐寰。
他皺著眉頭看了一圈,沒有說話。我跟著他走到正北麵,有用隸書撰寫的文字:“仙師戌泓大人安靈”,落款為“肖徒子明”。
“戌泓大人?仙師?這是個什麽人?”我看看宋沐寰,他沒有說話。我又指了指那個落款“子明”,“子明又是誰?”他依然搖搖頭。
也難怪,“戌泓”太陌生,而這個“子明”又太普遍,這屋子裏再也找不到其他的文字記載了,很難判斷了。
不過,隻有一點肯定,這個房子造型的大石箱應該就是個墓主人的槨了。
“這壁畫好像在說一個故事。”陸雲軒粗粗看了幾幅後對我說。
我這才注意到,墓室的牆上果然有壁畫,圍成了一周。
於是我從西向東,一幅接著一幅的看。畫中人物造像,車馬裝備都很齊全,既有宮廷禮樂的柔美恢弘,也有沙場征戰的激昂慘烈,畫工不算太精美難以和王侯將相的比,但是也算精雕細刻頗有風格,也很完整詳盡。
我難以確認這是什麽時候的故事,直到我在其中一幅裏認出了一個人物!
那是一個騎著一匹比其他的馬更大更威風的巨馬,身披金甲長袍,魁梧英姿,長髯垂地,手裏揮舞著青龍偃月刀的人,還能有誰,三歲的小孩也能認出來,那是關二爺關羽關雲長!
這墓是三國時期的墓嗎?這個墓主人和這麽有名的曆史人物又有什麽瓜葛?
我腦子裏的一鍋漿糊嗡的炸開了,我此刻的激動簡直難以言喻,幾乎是顫抖著雙手對他們說的話:“我知道了!這個墓是呂蒙立的!子明,就是呂蒙,呂子明!”
這個墓主人,被呂蒙稱為“仙師”,他自稱“肖徒”,顯然二人是以師徒相稱的。可是,不管是正史也好,野史也好,也沒有特別記載過這位東吳的大將竟然有個不知名的仙師。
陸雲軒說:“我知道關於這個呂蒙,僅他的死亡之謎就有好多版本,有說是病死的,有說是被孫權害死的,也有說是關羽的魂繞害死的。”
我小時候也聽過關羽魂繞的故事,說是“孫權設慶功宴,親酌酒賜呂蒙。呂蒙接酒欲飲,忽然擲杯於地,一手揪住孫權,厲聲大罵曰:‘碧眼小兒!紫髯鼠輩!還識我否?’眾將大驚,急救時,蒙推倒孫權,大步前進,坐於孫權位上,兩眉倒豎,雙眼圓睜,大喝曰:‘我自破黃巾以來,縱橫天下三十餘年,今被汝一旦以奸計圖我,我生不能啖汝之肉,死當追呂賊之魂!我乃漢壽亭侯關雲長也。’權大驚,慌忙率大小將士,皆下拜。隻見呂蒙倒於地上,七竅流血而死。”
以前隻當做故事來聽,現在想想,這借屍還魂竟是傀儡師的勾當,也就是黑苗人傳下來的黑苗毒術。
不過現在最要緊的,還是搞清楚這墓中之人的事。於是,我回到壁畫開頭,仔仔細細的看起來,仿佛穿越回到了那個時代,聆聽著曆史留下的聲音。(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