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章 封神畢

字數:4037   加入書籤

A+A-


    正此時,有飛馬來報,曰:“君侯已破朝歌,暴君自焚於摘星台;君侯平複朝歌動蕩,已拜帝辛長子郊為元帥,統兵前來助陣!”
    又說:“殷元帥大軍三十萬,已到絕龍領五十裏,將至。”
    黃飛虎一聽,大喜過望,不禁謂之左右:“君侯援軍來的太及時啦!”
    又說:“君侯拜殷郊為元帥,此誠仁善妙招!如此,成湯王室、朝歌群臣必心悅誠服,朝歌大局已定!”
    便振奮不已,謂之報訊者,道:“速報殷元帥,請他截殺度過絕龍嶺的西岐兵馬。”
    “喏!”
    即去。
    黃飛虎跨上五色神牛,提一條大槍,立在山頭,道:“西岐兵分數斷,意圖從容度過絕龍嶺,我如何教他如願?”
    他指著第二波剛剛進入埋伏圈的軍隊,道:“那莫非是西岐武王姬發的王旗?甚好!若能捕殺姬發,便是大獲全勝!”
    喝道:“眾將士聽我號令,一待舉起紅旗,便立刻殺出,予我擒殺姬發!”
    薑太公領著後軍,眼看姬發中軍漸漸沒入絕龍嶺下的穀道,心中漸漸竟是捉緊起來。
    “不妙啊!”
    薑太公望著絕龍嶺險要的地勢,心下隱隱有一股涼氣,正在升騰。
    “可惜...”薑太公暗自歎息:“也不知那崇宜是如何手段,短短時間,造出這般聲勢,比西岐數代努力更甚幾分。”
    “如今崇宜占了先機,先破三山關,兵鋒直抵朝歌;今日之計,唯有一搏,如若不然,等崇宜破了朝歌,殺了暴君,大勢成就,西岐便再無機會!”
    薑太公明知這般急迫必出破綻,可能會導致無法挽回的後果。
    然而,大局到了這裏,已不得不為!
    他望著漸漸進入絕龍嶺穀道的姬發中軍,伸了伸手,最後隻剩一聲歎息。
    然而就在此時,突然,絕龍嶺穀道入口兩側的山崖轟隆一聲炸開,不可計數的土石兩側排山倒海洪流般湧下,將穀道口堵的嚴嚴實實!
    緊接著,穀道內兩側傳來驚天動地的喊殺聲。
    但聞:“擒殺姬發,平定天下!”
    薑太公身子一晃,麵如金紙!
    是日,黃飛虎於絕龍嶺設伏,大破西岐,擒殺姬發;殷元帥陣斬南宮適,擒斬十餘萬級。
    薑太公見事不可為,急切間引兵而退,卻被汜水關所阻。
    卻是早有崇宜說客至汜水關,暗中說服了先前投降西岐的汜水關守軍,使之暴起殺死西岐守將,奪回了汜水關。
    薑太公殘兵被阻在汜水關下。
    前有汜水關,後有黃飛虎、殷郊,正是上天無路、入地無門。
    但薑太公不肯投降。竟僅憑十餘萬殘兵,擺出軍陣,前阻後擊,硬生生與黃飛虎、殷郊耗了三個月!
    黃飛虎、殷郊持優勢兵力,占絕對地利,竟拿不下劣勢兵力的薑太公!
    可惜,人力不敵大勢。
    任憑薑太公百家之師、兵家祖聖,麵對大勢,也不過是螳臂當車。
    三個月,西岐大軍彈盡糧絕,薑太公無力回天。
    這時候,穩定了後方局勢的崇宜親自來到陣前,單人獨騎,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言辭懇切,終於說服太公!
    其實太公早已動搖。
    是因崇宜在朝歌的舉動,早已傳到西岐軍中。崇宜不絕人之親、不乏人之祀,便說明即使西岐戰敗,姬氏一脈也不會被趕盡殺絕。
    當然,武王姬發之死,不在此列。實因戰場之上,刀兵無眼。姬發命喪絕龍嶺,似也合乎天數。
    太公俯首。
    崇宜當即令人搬來飲食、酒水,連帶西岐降軍,一並犒賞。
    而後親領大軍,過五關,入西岐;西岐早已無力抵抗——姬發帶走了西岐幾乎所有的力量。
    降伏西岐,遷姬氏一脈入朝歌,封為周侯,以祀西伯侯之宗廟。
    至此,天下初定。
    接下來,便是封神。
    薑太公俯首,崇宜不計前嫌,拜為丞相;而後薑太公在朝歌外築起封神台,大封周天諸神。
    是時,群仙畢至。
    這一番封神,於上榜的仙、妖、人而言,皆是機緣,而非隻束縛。便是西方二聖、三清教主也親自前來觀禮。
    闡教眾仙、截教眾仙、各路散仙,皆在此列。
    薑太公登上封神台,手持打神鞭,望著那封神榜上一個個閃耀的名字,念出了他們的神位。
    其中,封為帝君者,自是大喜過望;如闡教雲中子、太乙真人等幾位金仙,截教趙公明、三霄等幾位金仙。
    聞仲聞太師為雷帝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姬發為勾陳大帝;倒是伯邑考,被封了財神。
    原先應當是趙公明的。惜乎這一回,趙公明不曾隕落,且助崇宜平定人道,有大功,封了帝君。
    每念出一個名字,若不曾身隕的,便出列奉詔;身隕的,便一點真靈飛出來,表示應詔。
    待各路帝君、諸部神將、周天群星分封完畢,那打神鞭、封神榜即飛天而去。
    不久,天帝降詔,令群仙歸位,於淩霄寶殿開朝。
    自此,天歸天,人歸人。
    人間大秦,許多文臣武將被封了神,崇宜須得一一補足構架;而此間,那天庭第三十六重天玉京城金闕雲宮淩霄寶殿之中,陸恒高高端坐,諸神拜過天帝,至此,天庭乃成。
    天帝與人王,各自領域,少有相幹。
    有人說天子,說人王是天帝之子,表示人道的屈服雲雲;這是謬理。
    所謂天子,是天地之子的意思;說來,天帝這個尊位,也是天地之子。天帝執掌天地,自己卻不是天地。
    天帝、人王,於宇宙本身而言,當是兄弟,平級;而非父子,上下。
    且天庭本就是人族天庭,說起來,人王才是人族的統禦者、指引者;而天帝,更類似人族的老祖宗們那種狀態,是為鎮壓人族的生存環境,也就是運轉天道,理順陰陽、搬運五行。
    具體治理人族,那是人王的事,跟天帝沒什麽關係。
    至於人王能不能修行的問題,那要看人王自己。曆代之中,可有不少人王是修行的厲害存在,甚至是大羅之尊。
    那火雲宮裏,不少老祖宗可都做過人王呢。
    說到底,是能不能過了孽龍猛虎反噬的那一關。人王署理人族,事務繁多、憂心疲敝,這是人王修行最大的障礙。
    並非什麽天道不允許人王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