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1章五國崛起帶來的多極化階段

字數:1475   加入書籤

A+A-


    1869年1月29日,奧斯曼帝國阿卜杜勒·阿齊茲一世蘇丹解鎖了為期一個禮拜荷蘭之行,早前在跟荷蘭國王威廉四世的會麵,被他形容會晤時,他曾呼籲其他西歐大國不要對荷蘭動輒指手畫腳,幹涉包括奧斯曼帝國在內的巴爾幹半島事務,試圖用自己的野心來改造這一地區。
    與此同時,大英帝國首相迪斯雷利在倫敦在接受盧森堡的《歐洲時報》專訪時表示:目前法國入侵暹羅王國被各國製裁造成的歐洲政治局勢危機顯示,歐洲各大強國主導地位即將結束,荷蘭等周邊中等國家正在崛起。
    這位英國首相也認為,在1815年製定的維也納體係受益者的老歐洲強國們,其實不應還讓荷蘭和其他諸如普魯士、意大利、米利堅聯邦國等後起之秀在軍事上超越他們,“英國、法蘭西、沙俄、奧匈、奧斯曼甚至應當在軍事開支上增加國防開支,保持軍事優勢”
    同時,迪斯雷利首相還相信,本世紀最大的地緣政治變化來自於普魯士+複興的荷蘭,而不是普魯士+意大利,並說普魯士成功吞並幾乎整個德意誌邦聯與法蘭西帝國入侵暹羅王國的戰爭僵持對比下,這清楚的顯示,老牌大國不能購認定普魯士和荷蘭會按照我們認定的合理方式來做事。
    據《歐洲時報》報道,迪斯雷利在星球六位於大英帝國首都以西的迪奇利公園舉行的一個牛津大學論壇後接受專訪是說,世界正處於曆史的轉折點,這與60多年前的拿破侖戰爭大戰結束法國弱的成為二流國家或者10多年前的克裏米亞戰爭後沙俄帝國幾乎一蹶不振相媲美。但這次老牌大國顯然不是方興未艾。
    這位英國現任首相迪斯雷利在該報上讓大膽的認為,現在正處於歐洲一百多年來未有之大變局,,現在是歐洲乃至世界百多年來穩固的格局將會出現最重大的拐點之一。剛才提到的德意誌邦聯諸侯國瓦解被普魯士吞並成功,超強大國之一的威風凜凜法蘭西帝國竟然深陷與遠東小國暹羅王國的泥潭中難以脫身。
    大英帝國更是因為連翻在南非洲、北美、巴爾幹半島損失兵力超過15萬人,財政更是因此陷入了巨大赤字,現在還在元氣恢複期。所以英國一時難以抽身。
    而沙俄帝國工業落後於西歐,甚至連南歐也比不過。
    亞曆山大二世盡管勵精圖治在改善,不僅廢除了農奴製,還引進了西歐的各項技術,其中荷蘭的投資更是翻了幾番。
    不過目前在技術上和工業程度上,比奧匈帝國和西班牙還不如,更何況英荷法普等工業強國,甚至連剛統一沒多久的意大利都比不上。
    因此他認為,歐洲老牌大國的維也納體係主導地位後包括法蘭西的國在內的地位將被打破。
    荷蘭和西班牙的複興再次崛起,再加上新興強國普魯士王國、意大利王國、米利堅聯邦國的崛起,都意味他們的統治時代即將結束,荷普西意美五國同時上升為一流強國,甚至地位逐漸堪比英國、法國、沙俄、奧匈、奧斯曼等五大帝國,在專訪中,迪斯雷利雖然不想承認,但是還是認為給予他們新興的強國地位是自然、合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