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1章繁榮背後的經濟危機靠近了

字數:3958   加入書籤

A+A-


    威廉四世不得不提醒自己的繼承者,荷蘭未來百年的發展絕對脫離不了電氣時代,畢竟未來衍生出來的各行各業,對這個時代的人來說太神奇了,使得,用神奇來形容一點都沒錯。

    以通信為例子,現在已經出現電報、電話、等有線通信了。

    電報、傳真等也將會在最近紛紛出現。

    按照曆史,嗶嗶機,大哥大,鍵盤手機、智能手機等無線通訊將會陸上在20世紀下半期出現。

    那也是距離70年後的事情。

    但是現在在他和新荷蘭王國的推動下,全球已經進入了快速發展階段。

    荷蘭靠著愛迪生等一大群威廉四世收集的天才發明家,足以在電氣時代保持國家間的領先地位。

    愛迪生擁有白熾燈、留聲機、電影放映機和今年才開始發明出來的攝影機,特別還是電力係統,可以說對荷蘭人豐富和改善人類文明十分重要。

    不要跟他說什麽愛迪生是資本家,一個發明家自然需要運用資本了,要不軟為什麽特斯拉最後還是需要愛迪生的資本和技術才進一步開發出交流電、無線電等技術。

    因此都是相輔相成的。

    荷蘭也可憑借此在全球電氣工業時代更拉開了跟德國和美利堅距離。

    電氣時代不隻是經濟的問題,還是國際政治格局和實力的助推器。概括起來,從19世紀中葉之到現在的1882年,世界經濟發展的階段特征改變政治國家實力也隨著改變了。

    在電氣時代的推動陪你過下,資-本主義經濟在1850後開始快速發展,比英國主導的第一次工業革-命還要快

    世界鋼產量由1850年的10萬噸上升到了1865年的52萬噸,然後又上升到1880年的18倍多。

    同期,石油由1850年的2萬噸上升至1865年的160萬噸,之後上升至1880年的1000萬噸,增加了500倍。

    從1850年開始,世界交通運輸業也取得了顯著的發展,最明顯的是,世界的鐵路增加了八倍,其中荷蘭和德意誌、,美利堅就占據了增加的新建70%鐵路。

    全球船舶的總噸位由1850年的540萬噸上升至1865年的1180萬噸,然後又漲到了1880年的2680噸,增長近5倍。

    到了1880年,海上運輸工具基本上實現機械化,輪船在航運中逐漸取得優勢地位,這讓運費從1850年至1880年下降了一般以上這幾大的促進和便利國際間的經濟交流。

    在這一個時期,鐵路運輸業的發展更為迅速。

    全世界的鐵路總長由1850年的11萬公裏增長到了1865年的30萬公裏,到了1880年,增長到了78萬公裏,在短短30年時間裏增加到了7倍。

    同時環世界的鐵路網初步形成。

    它把大多數國家納入了世界市場,對世界經濟的發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工業和交通運輸業的發展及世界市場的擴大,使得這一時期的世界貿易獲得了巨大的發展。

    1850年-1880年,世界貿易總額從8億英鎊上升到了1865年的20億英鎊,然後又升到了1880年的41億英鎊,增加到了5倍有餘,單單荷蘭占據了全球貿易的40%以上,超過16億英鎊以上。

    農業機械和化肥的普遍使用,是農業生產效率有了極大地提高,使得農業人口大幅度減少,城市人口迅猛增加。

    威廉四世不得不感歎,這是時候西方世界冠絕全球一定都模糊不得。

    到了1882年,荷蘭、英國、美利堅、德意誌等四國在朝著農業現代化發展,其中荷蘭達到了90%、英國80%、美利堅60%,德意誌帝國則是達到了50%農業現代化

    美利堅西部、加拿大、阿根廷等地紛紛湧現出了許多機械化的大農場,成為世界重要的商品糧基地。

    世界糧食產量成倍增加,在這個時期的世界資-本主義經濟高速發展中,呈現出了一些特殊突出特點。

    首首先就是資本主義各國經濟發展極為不平衡。尤其引起了它們在世界經濟地位的急劇變化。

    1876年,荷蘭超過英國成為世界第一經濟體,打響了其他國際打破英國1800年開始的第一次蒸汽革命霸占的第一經濟體地位,讓其他國家看到了希望。

    隨後英國開始跟德意誌帝國你追我趕的,在=世紀第二大經濟體位置上較量。

    目前英國第二,德意誌第三,分裂的美利堅排在第四、巴黎分裂的法蘭西帝國在第五、

    奧匈和沙俄、清國日-本的地位雖然顯著提高,但是他們在世界的工業總值所占據比例仍然很少,清國排在第9位,近在阿根廷前麵以為。

    落後於奧匈帝國和西班牙、意大利、南法蘭西第三共和國。

    其次英國貿易壟斷被打破,世界貿易行成了多個中心格局,在19世界50年-60年代,卷入世界市場的大多數都是農業占主導地位的國家。

    它們圍繞這一個巨大的中心-英國,英國的消費它們的原料,同時供給它們必須的工業品。

    到了現在1870年以後,由於一批新工業國崛起,英國貿易壟斷被打破。

    現在在世界市場上,荷蘭、德國、美利堅成為英國強有力的競爭對手。

    以英國一個國家為中心的貿易格局發生完全改變,代替它的是歐美一係列的工業化國家。

    世界貿易形成多中心新格局。

    再次,資本主義以後經濟危機發生更加的更加的頻繁。

    由於資本主義經濟發展過於快速,工業產品的智增長超過了世界市場的需求,資本主義經濟危機不斷發生。

    從187次世界級別的經濟危機。

    同50年代相比,這些危機破壞性更強,其間隔時間在縮短,從整體上看,第二次電氣革-命的19世紀到現在1880年發展迅速,不斷創造奇跡。

    威廉四世自然知道這對世界經濟來說,是帶動了整體世界繁榮了。

    但是港才想到的經濟危機,卻是不得不提防提防。

    繁榮的背後都是危機的臨近,荷蘭這些年繁榮經濟背後也有不少的弊端。

    因此找出弊端改正,才是目前最迫切的。

    很多人以為他在下放權力給長子艾伯特,是為了曆練他的能力不錯,但是他們不知道的是,威廉四世其實也是在抽出更多時間來關注全球的經濟演變,試圖在裏麵找出經濟危機鄰近的源頭,不說撲滅,至少讓荷蘭獨善其身也好。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