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7章 遼東總督怕是做不長了!
字數:3030 加入書籤
看看朝廷士卒拿的是什麽,再看看你們的士卒拿的是什麽,可有一戰之力?記著陛下的好,往後好生過生活,若是有餘力,為大明做點事,這才是上道。還惦念著那點權勢和兵權,隻會自誤。諸位、好自為之!”
說罷、黃得功通飲一碗烈酒,自顧自的吃起酒菜來。
“罪過、老夫身負大罪也!實在是無顏入京麵聖。”孫傳庭被罵的羞愧難當,老淚縱橫。
是夜、黃得功在由原秦王府改設的西北綏靖公署後院,用烈酒招呼了孫傳庭、高傑等一眾川陝軍政要員。眾人喝的是酩酊大醉,將一切功名利祿都拋之腦後。
“什麽叫無顏麵聖,你孫百穀若還有點良心,就應該好生赴京,將該領的罪領了,聽從聖上安排,再為大明做些力所能及的事,以行贖罪。”黃得功罵的性起,轉過頭來,發現喝酒的川陝要員,都看向了自己。
對著這些人,黃得功又開口道:“你們看什麽!今日請你們喝酒,吾是看在不讓大明百姓和那些百戰軍卒再受兵禍的份上才請的。若是你們、沒那個資格讓本督請酒。
烈酒遇英雄,恩仇盡消。世間的恩怨,似乎都能用一場酒來解決,要是一場酒搞不定,哪就兩場。
雖說倆人要離開遼東了,但朱大典不一定管不了他們。現在、朱大典就掛著閣臣的銜哪,嚴格來算人家是朝廷的大員,並不是正經的地方官。而且還有傳言,說下一輪內閣調整,朱大典很可能是次輔,甚至不排除接替吳生出任首輔哪。所以、該尊敬的時候必須要尊敬,可不能因為要走了,而將人慢待。
朱大典見兩人對自己的提點,表現出的態度還可以,不由露出了笑容。這兩個後生還算機靈。自己要隻是遼東總督,肯定不會說這種話,但問題是自己不隻是遼東總督。
今年以來、吳生有意無意會往遼東傳信,剛開始朱大典還以為隻是一般的政務溝通,後來他才反應過來,事情沒這麽簡單。內閣首輔再閑,也不會頻繁的與遠在遼東的自己聯係,很顯然這是在傳遞什麽信息。直到這月,皇帝親自下旨,內閣的所有決議會按月抄送發到遼東總督府以供自己參閱,朱大典才確定了一件事,遼東總督怕是做不長了!
看絕境求生崇禎帝。
“巡撫你莫要調侃我了,我哪甘肅省,怎能與陝西省相比?省治、現在還在亂兵手中哪。過去之後,少不得要巡撫幫襯。”陳大有趕緊自謙起來,他的官途確實順利,十年不到從白丁變成了封疆大吏,很是惹人眼紅啊。
“既然說到這裏,老夫就給你倆多說幾句。按理來說、複禮這回應該是要掛個總督銜的,但朝廷壓了一下。對此你莫要心生怨氣,現下朝廷用人首重疆才,即使升了總督,要是大用你,依然還會讓你在地方多磨礪些年成。所以、現在是否升品,並無大礙。你要做的是將治績抓好,這才是根本。
現下不像前幾年,朝廷治下的行省越來越多,誰能堪大用,是要好好拚一番政績的,可不是說當下誰的品高,就必然會被大用,此事你要心中明白。
從職事調整來說,劉理順是平調,而陳大有是晉升。不過陝西是大省,而且暫時還不設總督,去了就是一把,所以也算是能接受。
“今日、我遼東可是一下子要調走兩位英才啊,這酒喝的本督心疼。”端起一杯酒,朱大典用調侃的方式,開了場。
劉理順端起酒杯,一飲而盡,開口道:“總督要是舍不得,可以上奏,將我們留下來啊,在遼東生活慣了,一下子要去西北,還真有些擔心適應不了。”
“本督可沒那麽大的權限,從朝廷手中將你們強留下來。再說留下你們,不是耽誤了你們的前程?你們失去了晉升機會,可不得怨恨死本督?”
“大人說什麽話?你現在也是閣老之一,朝廷的事可是說上話的。說到晉升,人家大有是晉升,我可是平調。在遼東也是做巡撫、在陝西還是做巡撫,沒啥區別。”雖然事實上是升了,但劉理順心裏還是稍微有點不平衡,為啥非要在品級上進行平調哪?
喝酒、此時在遙遠的沉陽官衙中,朱大典等人也在喝酒。他們喝的是告別酒,劉理順、陳大有兩人接到了調令,將赴西北任職。劉理順將任陝西巡撫、陳大有任甘肅巡撫。
一個個至今還不深思己過,心裏琢磨著如何再讓自己恢複權勢,覺得這回是立了大功一樣。你們做此選擇,隻是救了你們自己而已。知道陛下給本督關於平定甘肅民亂的指示是什麽?不惜殺絕。
大有這塊哪,仕途順利、履曆也算齊備,知縣、府都做過,但是你在每個職事上磨礪都少一點,到了新職位上,要戒驕躁,將基礎打牢固。甘肅不是善地、施政不易,要做好吃苦,死磨的準備,狠下一番功夫,才能出治績!”
“我等,多謝老大人指點,到了地方、一定不忘老大人的教誨。”劉理順和陳大有見朱大典說的正式,趕緊開口稱是。
“哪怕是要數月之久?聖上可曾說過對吾要如何降罪?”
“不瞞督軍、陛下對此沒有明言,隻是說大理寺會公審,同時還強調了功過的問題。具體怎麽降罪、隻能看聖心了。不過有一點可以肯定、哪就是禍不至死。聖人近些年,性情大變,寬待臣工之名遠揚。督軍這邊又簡在帝心,應該不會有大波折。當然、懲處估計是免不了。”
“虎山、吾當何時赴京領罪?”酒到濃處、孫傳庭問出心中最為關心的問題。
“督軍莫要心急,怎麽著也得等整個西北的軍政工作穩當之後,再赴京!”
“唉!事過尤悔,吾負了陛下厚恩也。”
“若說負聖恩,督軍確實是啊!當年京城危機之時,陛下都立了遺詔,要將建的新軍交給你,可謂是托國之負。幸賴秦老將軍舍身殺入京城,力挽狂瀾,事才有緩。那般時候、陛下心中能救天下之人是你孫百穀。你想你後來做了什麽?事已不成、還想著孤注一擲,不罰你、我黃得功都不服。”喝了酒的黃得功越說越氣憤,開始指著鼻子罵起了人。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