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明察秋毫

字數:3242   加入書籤

A+A-


    鐵匠們火上澆油,店裏的夥計也比往常凶狠,擺出一副你們要敢上去,便拚命一搏的架勢。

    這時,樓上雅間的門開了,李甲打裏麵走了出來。

    江川心下了然,難怪酒樓的夥計這般蠻橫,原來是有官府的人在此,但這裏是雲夢最貴的酒樓,銷金之地,李甲隻不過是尋常捕頭,不是能來這種地方吃酒消費之人,憑此可知尚有大人物在此。

    氣勢洶洶的鐵匠,一看到了李甲走來,頓時沒了氣焰,連著那婦人屏氣凝神。

    這張閻羅臉,雲夢古城誰不認識?!

    “李……李捕頭?”婦人饒是伶牙俐齒,竟也舌頭打結。

    李甲沒理會,視線越過她,問她身後的鐵匠:“你們來這做什麽?”

    鐵匠們全都麵呈愧色低下頭不敢言語,其中一個年紀稍微大點的道:“我們來這給吳大官人報仇來的。”

    李甲的兩條眉毛倏然擰在了一起,臉色也不太好看。

    “李捕頭我們祖籍涼州,原是涼州鐵匠,兩年前,涼州水災,吳大官人將我們安置在了雲夢,他說過,將來會協助朝廷治理三江,三江治理好了,水患沒了,我們便能回去,可現在,吳大官人叫人給害死了,我們這些人便再也回不去了……離開家鄉兩年來,沒有一刻不思念故土……”

    說到了故鄉,滿座唏噓,李甲則來回踱步。

    丁牧雲不由自主地望向了江川,江川沉默著,深知涼州在利州上遊,緊挨著利州,也是三江水患的重災之地。

    一陣輕快的腳步聲響起,傳菜的小二端著食盤快步經過,更咽中的鐵匠忽地被食盤中的鵝糕吸引,頓作一副傷心欲絕的表情:“諸位,那便是家鄉特產水晶鵝糕,想起逢到年節,母親頭天便開始準備食材,半夜起床添柴添火,那時候祖母祖父尚在,父親母親兄弟姐妹都還在,一家人圍坐在一起,我是家中老小,母親總多給我留一塊,包在紫蘇葉裏……”

    說著說著便哭了,周圍也都跟著傷心。

    樓上,傳菜的小二剛走到雅間的門口,便打裏麵又走出來一人:“我們老爺吩咐了,把這份水晶鵝糕給樓下這位鐵匠送去,再給其他幾位每人打包一份。”

    小二忙端著食盤下來。

    大漢猶豫不接,李甲說了句“拿著吧。”大漢這才接下。

    李甲道:“我理解你們的心情,可功是功過是過,吳墉對你們有恩,但他也犯了法,若他不是叫刺客殺了,而是叫三法司給判了,難不成你們還要鬧去京城?”

    幾人都垂頭不語。

    轉眼間,小二打包好了鵝糕。

    李甲揮揮手,幾個人帶著鵝糕走了。

    江川與符羽、丁牧雲重拾筷子,可再看桌子上剛上的溟江鯉心情便也不一樣了,這時雅間裏傳來一個略顯蒼老卻中氣很足的聲音:“你們三個都進來吧。”

    聲音平平淡淡,聽不出任何的情緒。

    三人相看了一眼,丁牧雲嘀咕了一句:“聽著聲音耳熟……”便跟著江川和符羽朝雅間走去,剛到門口,門便打裏麵開了,這才發現,裏麵坐的是督查院的陸照陵陸大人,三人連忙施禮,但手心裏卻都捏著一把汗,當初江川將他從半道劫持,三法司一直未曾對過問過此事,但這事能輕易翻過去麽?

    符羽在京城時,就聽聞這位陸大人素來以城府深而聞名,此番來雲夢辦案,全程幾乎都聽孟琢的,可他心裏到底想著什麽,沒人知道。

    陸照陵的麵前放了幾盤吃食,卻沒怎麽動筷子,淡淡道:“沒想到,在這裏還能遇見你們。”

    符羽:“我們也沒想到,陸大人您今天怎麽得空來了酒樓了?”

    “仰賴天恩還有三法司及大家的用心辦事,案子總算結了,明日就回京城。”陸大人聲音不緊不慢,門口小二又重新送來了鵝糕,他拿起筷子夾了一小塊,嚐了一口,才又接著說道,“聽聞‘君又來’匯聚各地美食,我離開家鄉多年,便想來這吃一口,你們都是聰明孩子,想必也都看出來了,老夫的祖籍跟那幾位鐵匠一樣也是在涼州。”

    江川幾人目光都望向了陸照陵。

    陸照陵道:“剛才我聽那幾個涼州同鄉所言,心中感慨,涼州苦啊,一條溟江穿過涼州,三年一大災是免不了的,講實話,我都不知道家鄉父老這麽多年是怎麽熬過來的。尤其是兩年前的涼州水災,死的人都快趕上八年前的利州水災了。”

    他垂下眉頭,低低歎氣:“八年前,為了保住涼州,犧牲了利州,這一回為了保住利州又犧牲了涼州,聖上說,不能總讓利州百姓受罪啊,涼州便承下了這場大災。可隻要三江水患一日沒有治理,利州也好、涼州也罷,頭頂上便始終懸著一口劍。”

    江川、符羽、丁牧雲全都肅穆地站著,陸大人說這些也不是要他們接話,用心聽著便是。

    “治理三江自古有之,但治水是國家大事,前朝江玄同也想治水,據說連治水的方略都有了,可百官之中有不想治水之人,因為水災來時便可趁機大發國難財,前朝皇帝也不想治水,怕花銀子,各地每年收上來的稅銀還不夠他修涼城皇宮和成山皇陵的,哪還有多餘的銀子治水,結果便是江玄同壯誌未酬身先死……如今朝廷有治水的決心,可這一項就需傾舉國之力,外敵未消內敵猶在,但最要緊的還是缺了人才,要是墨家巨子還活著那就好了……可惜了,墨家遭前朝剿滅,人才盡失!”說到這他搖搖頭,停頓了一下才又接著道:“聖上常說,前朝因為有個江玄同短短幾年間國力大漲,統一天下,江玄同一死前朝立衰,培養人才是當前我大瑨最要緊之事,而尚方書院的創辦便是由此而來。”

    江川:“大人的意思是也是為治理三江儲備人才?”

    “這話不是我說的,是聖上所言。”陸照陵朗言,“人才是強國根本,興邦根本。”

    江川聞之一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