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旱災和蝗災

字數:3321   加入書籤

A+A-




    李楓帶著豆豆騎了一會兒馬後,就帶著一行人返回了莊子。
    回到莊子後,豆豆就和程家倆兄弟去莊子裏玩了。李楓叫來崔管家,吩咐道:“讓孫安民和陳保平來見我。”
    “是!”
    出遊回來的路上,李楓沒事查詢了一下係統,猛的發現今年居然是個災年!不僅有旱災還有蝗災,而且今年是個開始,隨後而來的是連年旱災和蝗災!
    為了不影響自己的種田大業,李楓決定先下手為強,對旱災和蝗災進行針對性布置,不求萬無一失,隻願盡可能減小損失。
    沒多大一會兒,孫安民就和陳保平到了前院,兩人躬身行禮道:“見過郎君,不知郎君有何吩咐?”
    “不必多禮,叫你們來是想讓你們打造一些器械,這是圖紙,你們看一下。”李楓示意兩人坐下,隨手將兩分圖紙遞了過去。
    二人恭敬的接過圖紙,仔細的看了起來。他們不是普通工匠,二人乃是前隋時的將作監中校署丞從九品下)。
    隋煬帝在位時好大喜功,三征高麗不僅征發了大量的士兵和民夫,還征召了數以萬計的工匠隨軍。將作監作為隋朝的軍工機構,承擔著製造兵器,修建船隻的任務。不僅要供應一百多萬人的武器裝備,還要建造各種攻城器械,任務稍有拖延就有腦袋搬家的風險。
    好不容易熬過了三征高麗,隋末亂世又來了。亂世之中,大多數的軍閥隻注重自己手裏有多少軍隊,並不重視恢複生產。孫安民和陳保平作為將作監的官員在留在了洛陽,洛陽在王世充的控製下倒是相對和平。可架不住王世充要打仗擴充實力啊,軍需任務層層壓下來,工匠又大量流失,根本完不成軍械製造任務。
    兩人無奈之下便從洛陽出逃,準備先回關中老家再做計較。後被李楓招募,在李楓的支持下積極聯絡舊日部屬,短時間內就給李楓拉起了一支技術過硬的工匠隊伍。
    李楓給二人的圖紙是後世卓筒井的圖紙。卓筒井始於北宋,用於開采井鹽。蘇軾在《蜀鹽說》中提到:“用圓刃銼,如碗大,深者數十丈,以巨竹去節,牝牡相銜為井,以隔橫入淡水,則鹹泉自上。”
    卓筒井隻要加上一個單向閥,就可以變成壓力井,開采地下水。李楓之所以要製造打井設備,完全是為了預防貞觀元年的大旱。按史書記載,貞觀元年春,先是河北大旱,到了夏天,山東諸州也大旱。雖然記載中,明年春天關內諸州才會大旱,可誰也無法保證今年關內不會大旱。
    為了保險起見他還是決定先打井以備不時之需,反正今年用不上,明年肯定用的上。
    陳保平仔細看了圖紙後,說道:“莊主,這器械的難處主要在圓刃銼的打造,其餘部分並不困難。”
    “哦?那個提水機構,也可以做出來?”
    孫安民接話道:“可以,裹上皮革,以膠密封就行。”
    “多久可以造出來?”
    陳保平計算了一下,道:“快則三日,慢則五天。”
    “此物幹係不小,越快造出越好。”
    “是。”
    孫、陳二人走後,李楓又算計了起來。
    說起來,唐代的天災真的是層出不窮,幾乎可以說是年年有。根據史書記載,貞觀年間共計發生水災十二次、旱災十次、蝗災六次、瘟疫六次、鼠害三次、霜害三次、地震三次。也不知道李世民是怎麽才能在災害頻發的情況下,把大唐發展到吊打周邊各國的。
    眼下比打井更重要的是,如何防備九月份的蝗災。
    後世對付蝗災,大多數國人都會聯想到一個“吃”字。但凡蝗災規模小點,那點兒蝗蟲都不夠大吃貨帝國人民造的。
    但是在唐代想讓老百姓吃蝗蟲比較困難,蝗蟲要好吃得下油鍋炸,這年頭吃飽飯都困難,上哪弄油去炸蝗蟲?不過油炸蝗蟲不行,蝗蟲粉倒是好弄,隻要把蝗蟲在鹽水中浸泡,然後曬幹磨成粉末就行了。
    可是古人大多迷信,認為蝗蟲是上天降下的懲罰,貿然滅蝗可能會招致災禍。讓他們滅蝗都不容易,讓他們吃蝗蟲那不是難如登天?
    所以李楓決定自己動手,他研究了一下各個時代的滅蝗手段,決定大量的收購雞鴨。等到時候蝗災來了,雞鴨可以大量捕食蝗蟲,達到防治蝗蟲的目的。
    由於人工孵化技術的不成熟,這年頭的家禽養殖基本是以家庭散養為主,極少有大規模養殖家禽的。所以李楓計劃難以實施的地方在於:如何才能在短時間內收購到足夠的雞鴨?
    思索了片刻後,李楓對侍立一旁的崔管家道:“老崔,你去聯係一下長安的家禽販子,大量收購雞鴨,一月以上有多少要多少。再聯係一下咱們家的合作夥伴,告訴他們,從今天開始所有貨款可以用雞鴨抵扣。告訴他們,這些雞鴨價格按比市價高一成的價格計算,數量越多越好。”
    “郎君,咱們收這麽多雞鴨幹嘛?咱莊子上也吃不了這麽許多啊。”崔管家有些遲疑。
    “這些雞鴨我自有用處,你隻管收便是。”
    “是!那咱們收多久?一直收下去怕是要損失不少錢啊!”
    “先收到五月底,到時候若是不夠再做計較。”
    “是!”
    “對了,讓莊戶主意田間地頭,凡是發現地上有蜂巢狀小孔,土地微微高起的地方,馬上進行挖掘,發現蟲卵馬上用水煮。”
    崔管家在前隋時在河南當過官,曾經曆過蝗災,雖然官職低微,但也了解過一些防治蝗災的手段,聞言連忙低聲問道:“郎君,今年可是會有蝗災?”
    “我可沒說!”
    崔管家立刻露出了然的表情,嚴肅得說道:“小人明白!這就去安排!”
    李楓安排完事情後,便在前院的躺椅上躺了下來,操完了心,也該好好休息休息了。
    可沒躺多大一會兒,剛離開的崔管家有火急火燎的跑了回來,一邊跑一邊喊:“郎君!天使來了!天使來了!”
    喜歡我在大唐搞農莊請大家收藏:(.)我在大唐搞農莊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