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2章 群臣的心思

字數:2255   加入書籤

A+A-


    第412章群臣的心思

    因為這幾乎就跟螳臂當駒,沒啥區別。

    所以現在的他,隻能在心中不住地祈禱著,希望朝堂之上力挺不結盟的官員,多一些。

    因為讚成此觀點的官員越多,他們的勝算麵就越大。

    雖然武植,一直都不是一個和平主義的愛好者。

    他此時心中期盼著,大宋朝不與大金國結盟,也不是為了什麽小富即安。

    而是為了他的水泊梁山,能夠有充足的時間來發育自身。

    待到水泊梁山的軍事實力,足以傲視天下之後。

    沒說金國遼國了,即便是苟活於大宋附近的兩個小國,高麗與扶桑。

    武植都不會輕易放過的。

    若不將這些環伺於大宋朝的小國,統統征服了。

    武植心中,那是無論如何都不會心安的。

    別看有些小國,僅僅隻是彈丸之地。

    可他們,卻往往心懷氣吞山河之誌。

    若有朝一日,給了他們得以休養生息的機會。

    那絕對是華夏民族的一場大災難。

    武植身為從後世穿越過來的人,對於這些,那是再清楚不過了。

    所以,但凡武植有了那種實力,那麽此等國家,必將會一個個地拜倒在他的腳下,俯首稱臣。

    如果他們膽敢有異心的話,那武植也不介意讓他們灰飛煙滅。

    當武植與盛公公二人,匆匆行至勤政殿的時候。

    大殿之內,都快吵成一鍋粥了。

    而坐在龍椅上的趙佶,在看到武植進來之後,僅僅隻對他輕輕點了點頭,便算是打過招呼了。

    而當武植,站在屬於他自己的位置上之後,也沒有立即發言。

    而是先用了差不多大半刻鍾的時間,先將大廳之內相互爭吵的眾人,按照他們所發表的不同觀點,大致將之分成了以下幾個派係。

    其中一個派係,便是讚同宋金兩國結成戰略同盟,進而一同攻打大遼國的派係。

    武植更願意稱呼他們為,結盟派。

    在這些人當中,既有結盟之後的既得利益者,諸如完顏宗望、完顏宗弼,完顏宗翰等金國使臣。

    同時也有,朝中的一大批‘肱骨’之臣。

    而在這些人當中,又以蔡京、童貫、高俅等人牽頭。

    按理來說,這些人不僅以蔡京馬首是瞻,同時在辦任何事情之前,都極其地看重利益得失。

    簡單來說,就是隻要與他們利益息息相關的,他們就格外上心。

    若與他們利益不怎麽沾邊,卻與國家利益息息相關的,他們甚至都沒什麽興趣參與其中。

    用他們的觀念來說那就是,利益是自己的,朝廷是大家的。

    別人都得過且過了,我又憑啥玩命折騰呢?

    而他們這些人,在這件事情上卻一反常態。

    口中所喊的口號,甚至都要超過大金國的那幾個使臣了。

    這不免就讓武植心中,無比納悶的同時,也升起了一個哭笑不得的念頭。

    那幾個老貨,不會是收了大金國使臣的好處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