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4章 招安之爭

字數:4958   加入書籤

A+A-


    也正因如此,程婉兒這會兒,才會無比安靜的躺在董平的懷中,不發出一絲聲響。

    而那程萬裏,這會兒不但用繩子捆住了手腳、用破布塞住了嘴,同時也給他喂進去了少半把的蒙汗藥。

    這會兒,正由時遷和王定六,一左一右架著他的胳膊,拖動著他那稍顯肥碩的身軀,一路前行。

    時遷二人本以為,在他們突破環繞在東平府外的三層封鎖之時,必定會耗費很多心神。

    因為他們這支隊伍當中,還有兩個陷入昏迷當中的人,需要照顧呢。

    可直至他們一行人,出城好久好久了,卻都連一道封鎖線都沒有碰到呢。

    這不禁就讓他們二人的心中,泛起了嘀咕。

    這,又是什麽情況?

    難不成那夥清風山的頭領們,已經把包圍東平府的那群嘍囉兵們,統統撤走了?

    可他們這麽做,又會給己方帶來什麽好處呢?

    畢竟那夥清風山的人馬,已經圍困東平府十多天了。

    按照時遷的估算,恐怕再過數天,那東平府就會因為糧草急劇短缺的問題,而發生騷亂。

    到時候,圍困在外麵的清風山人馬,便可以伺機攻入城內,進而一舉拿下東平府了。

    可那夥清風山的強人們,為什麽偏偏就在如此關鍵的時刻,盡數撤走了呢?

    這個問題,不僅時遷、王定六二人想不明白,就連身處簡易帥帳當中的武植、朱武、林衝等人,也想不明白。

    雖然武植早在兩三個時辰之前,便已經收到了晁蓋等人,拔除營寨,準備返回清風山的消息。

    但卻並未探得晁蓋等人,為什麽會如此著急的返回清風山。

    正當武植、朱武等人猶豫著,是否應該派一支兵馬,將更加詳細的消息探聽回來之時。

    時遷、王定六二人,便帶著程萬裏、程婉兒、董平三人,來到了營帳當中。

    所幸此時的程萬裏,仍在昏迷當中。

    否則,若是讓他見到了武植的樣貌,定會驚呼出聲的。

    畢竟武植在此之前,還曾以八品首領太監的身份,去向他借過銀兩呢。

    武植對於董平的驍勇善戰,在他與晁蓋會麵的過程當中,就從其口中得知了。

    而當他見到真人之後,不由得也在心中暗歎了一句,真是好一員虎將呀。

    雖然此時的董平,在經曆了昨日的種種之後,身上所呈現出來的肅殺之氣,已然比往日削減了許多。

    但武植仍舊能從他的雙眸之中感受到,那在不經意間所迸發出來的凜冽精光。

    僅此一瞥,就能讓武植確信,這董平的實力水平,至少也不會在秦明以下。

    在武植與董平寒暄之時,董平總是顯得心不在焉。

    很顯然,是在為他的未來擔憂。

    而武植在這個節骨眼上,也沒有與董平說太多。

    僅僅隻對他稍加安慰之後,便讓時遷協同數十位梁山兵士,護送程萬裏、董平、程婉兒三人,先行返回了水泊梁山。

    待那一行人走後,武植便把王定六和宿元景二人,叫到了帥帳當中。

    僅僅數刻鍾過後,王定六就華麗變身成了‘董平’。

    而那宿元景,也華麗變身成了‘程萬裏’。

    原本,武植還想從他麾下的數十名兵士當中,找出一個讓其頂替程婉兒呢。

    可讓武植萬分無奈的是,當那些兵士一聽要易容成女人之時,頓時就不幹了。

    那滿臉抗拒的表情,就比讓他們自閹了進宮做太監,也好不了多少。

    於是武植,便隻好作罷了。

    反正那程婉兒,也是一個標標準準的大家閨秀。

    平日裏在外人麵前的曝光度也不太高,所以即便不弄出一個做頂替,似乎也沒什麽太大問題。

    待那二人易容完畢之後,武植就讓他們二人,找機會返回了東平府。

    而武植、朱武、林衝三位頭領,則攜帶剩餘的兄弟們繼續留在此處,探聽晁蓋方麵的消息。

    畢竟晁蓋等人的突然離去,已經在武植的心中留下了不安的種子。

    若他不將這件事情的來龍去脈,盡數了解清楚的話,他也著實無法放心。

    ……

    或許,是看不見月亮的原因。

    所以便顯得今日的夜,格外地黑。

    此時的晁蓋,正麵色一片無奈地騎在了一匹高頭大馬上。

    而在他身旁,並騎另外一匹馬的,則是清風山上的軍師吳用。

    在他們二人後麵跟著的,則是劉唐、阮氏三雄、以及數千嘍囉兵們。

    說實話,此時的晁蓋,真就不想以這種方式離開東平府。

    畢竟按照他從探子那裏得來的情報推算,最多再有四五天,那東平府內,必將發生騷亂。

    到時候,也是他趁機拿下東京府的最好時機。

    可令他萬萬沒有想到的是,就在今日傍晚。

    吳用、花榮二位頭領,便帶著數百嘍囉兵,來到了他的駐地。

    而他們的到來,更給晁蓋帶來了一個,幾乎讓他氣炸了肺子的消息。

    那就是,清風山寨上的二頭領宋江,已然代他晁蓋,答應了來自於朝廷方麵的招安。

    此時此刻的晁蓋,真的就想立刻趕回清風山寨。

    然後薅住宋江的衣領,大聲喝問他一句。

    在這清風山寨之上,到底你是大哥還是我是大哥?

    到底是我坐的第一把交椅,還是你坐的第一把交椅?

    你特麽憑什麽替老子做決定?

    難道這清風山寨,是跟你姓宋的不成?

    晁蓋能有此刻的激動,也並不是僅僅隻因為這一件事而起的。

    其實在很久之前,晁蓋便對宋江那廝的種種舉動,頗為不爽了。

    其實最開始的時候,清風山寨上的議事廳,在其匾額上所刻的,乃是聚義廳三個字。

    這三個字,既有兄弟們在一起時的快意恩仇,更飽含了同生死共患難的兄弟情義。

    而晁蓋等人,剛剛進駐清風山的時候,就對那牌匾上的三個字,頗為喜歡。

    可是那宋江,才當上清風山二把手沒多久,連與他晁蓋商量都沒有,直接就把那塊鐫刻著忠義廳的牌匾換了下去。

    換成了他頗為滿意的忠義堂。

    與此同時,宋江還順勢向清風山上的兄弟們,灌輸了一下隻反貪官汙吏,不反皇帝朝廷的長篇大論。

    其中心思想,不外乎就是提醒山寨內的兄弟們,他們之所以會上山聚義,全都是因為那些貪官汙吏的錯,和現在這個大宋朝的官家,一點兒關係都沒有。

    咱們這幫兄弟們,隻反貪官汙吏就好了,對於那個大宋朝的官家呢,還是一定要忠心耿耿的。

    雖然從表麵上看起來,這件事僅僅隻是清風山上,微不足道的一件小事而已。

    但這無疑也從側麵昭示了,宋江的招安之心。

    自此以後,晁蓋的心中,便埋下了一個疙瘩。

    一個,永遠都解不開的疙瘩。

    自此以後,宋江就越來越重視對朝廷降將的招攬。

    他先是挖空心思地,去坑了那個霹靂火秦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