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04章 五千象軍壓境

字數:5532   加入書籤

A+A-




    事不宜遲,朱元璋直接宣布散朝!

    同時讓兵部尚書、戶部尚書、開國公常升和朱允熥一起到養心殿議事。

    朝堂一片嘩然!

    看來陛下是要小範圍商討藍玉大軍的進退問題。

    兵部負責軍事,戶部負責糧草,開國公常升更從死人堆裏爬出來的!

    但朱允熥,憑什麽?

    今天朱允熥在朝堂上唯唯諾諾,也沒有答出什麽問題!

    看今天常升滿臉喜色、一路嘚瑟,難道朱允熥在陛下那裏得到了某種認可?

    太子朱標近來不在,聽說陛下讓他去選擇新的都城。

    要做好遷都準備!

    遷都多大的事啊!

    大臣們私下裏分析,朱元璋老了,也折騰不動了。

    遷都是借口,實際上是讓朱標去各處散心、休養身體了。

    今天的事情著實詭異,大明未來,風向要變了呀。

    到養心殿,朱元璋讓人掀開牆上的簾子。

    一副巨大的地圖顯現在眼前。

    鋪滿了整麵牆壁!

    “這是咱從元人手裏奪得的,有了這個圖,咱才知道世界之大,實在難以想象!”

    朱元璋說到這裏,得意之色溢於言表。

    眾人都上前觀看。

    「這個圖,是傳教士馬可波羅畫的!他和忽必烈交好,所以畫下這副地圖送給忽必烈。」

    「這圖也算不錯了,但是明顯有很多錯誤之處啊。」

    朱允熥的心聲傳到了朱元璋的腦海。

    這個皇孫,居然說這地圖有錯誤之處?

    他四門不出、二門不邁,連應天都沒有出去過,怎麽能說這地圖有錯誤之處?

    這是他的心聲,發自肺腑的,根本沒必要說謊啊。

    “你們給咱說說,元主有可能在哪裏?”朱元璋刻意看向朱允熥:“你舅祖父出發前,夜不收帶來消息,元主在寧城北百裏。大軍就從這裏出發。”

    朱元璋手持長竿,點向了寧城。

    兵部尚書齊泰說道:“陛下,臣以為元主應該回到了老窩,畢竟這裏最安全。”

    戶部尚書附和道:“元人的發家之地在斡難河,這裏離我大明很遠,藍玉恐怕很難追到。”

    常升也點點頭:“八成就是在這裏了。人家的發家之地,耳目眾多、籌兵籌糧極為方便。”

    朱元璋看了看距離,心中默然。

    如果元主真的躲在這裏,藍玉的糧草根本不夠!

    就是籌糧,不可能的事!

    此時是初春,在北地,那還是冰天雪地!

    “可恨,脫古思帖木兒的膽子太小了!我真是小看他了!”

    朱元璋說完,齊泰立馬捧上了彩虹屁:“都是陛下英明神武,打得那北元膽小如鼠,望風而逃,逃得越遠越好。”

    「這貨是誰?這馬屁拍得溜啊。老朱啊,你小看元主,我小看你了!」

    「黃金家族的後人豈能如此不堪?」

    「還有,這個時候往斡難河跑?那裏快到俄羅斯了!好幾百公裏,難道不吃不喝?」

    「如果是我,和元主的選擇一樣。」

    朱元璋聽到這裏,看向地圖,皇孫說得有道理啊。

    但,他的選擇在哪裏?

    「這個地方,必須符合三個條件。」

    「第一,必須是有食物來源。就算沒有糧草,也能支撐下去。這個地方,當然得有湖!」

    「元人比較擅長在冬天捕魚,在結冰上的湖麵上隨便挖個洞,就有魚吃!」

    「第二,必須是藍玉大軍找得到的地方。當藍玉大軍兜兜轉轉疲憊至極的時候,派出小股部隊引其上勾。」

    「第三,是有山包圍的地方,等到藍玉大軍到此,元軍從山上借著勢能猛衝下來,明軍就危險了。」

    朱元璋征戰多年,早就喜怒不形於色。

    但此時,朱元璋真的驚了。

    細汗從額頭上滲出。

    元主原來早有打算,在某個地方貓著,等藍玉疲憊之時再亮出獠牙!

    「距離不遠不近,有利於藏,有利於攻,在湖邊!」

    「這個地圖上標的有啊,就是捕魚兒海,現在叫貝加湖。」

    捕魚兒海?

    朱元璋的眼睛,立馬鎖定了西拉木河的上遊、汗烏拉山的東麓。

    那裏,正是捕魚兒海!

    一個並不大的湖泊。

    再一看大體距離和方位,朱元璋猛地拍了一下桌子。

    “好,好!”朱元璋用長竿指向地圖:“就是這裏,捕魚兒海,元主就藏在這裏!”

    常升看了好大一會,拊掌大笑:“果真如此,陛下多年不出征,眼光還是遠遠高出我等!就在這個地方,沒跑了!”

    「我靠,二舅,你也學會拍馬屁了!不過講真,老朱的本事真不是蓋的!」

    「老朱居然一眼看出來元主的藏身之處!」

    「打服外族、從南打到北取得成功的,幾千年,隻有朱元璋一人!」

    「老朱,我牆都不服,就服你!」

    「千古一帝,真心佩服!」

    得到皇孫發自內心的肯定,朱元璋居然有了一絲成就感!

    不過,馬上,朱元璋心裏犯尬了。

    如果不是皇孫的心聲表露,自己哪兒會知道?

    皇孫準確地料中南方戰事,剛剛又指出北方戰事的關鍵:元主藏身之處!

    這說明,這個皇孫有大才!

    但是不知道為什麽,他就是不願意亮出來!

    難道他對皇太孫之位,不感興趣?

    天天就想著躲在外麵的宅院子,和兩個小侍女瞎混!

    “八百裏火票加急,給藍玉說,讓他按咱的意思,直撲捕魚兒海!將北元一網打盡!”

    朱元璋作完決定,又拿出一個密折讓大家傳看。

    三人看完嚇了一跳,南邊居然有三十萬大軍虎視眈眈!

    這三十萬大軍非同一般,其中有五千先鋒軍是象軍!

    此前,明軍就曾遇到過象軍。

    這些將士雖然身材矮小,但他們騎在大象上作戰。

    大象訓練有素,背上還安著舒適的坐椅,象軍坐在裏麵,揮舞長矛大刀。

    大象皮糙肉厚,幾乎是刀槍不入!

    敵軍坐在大象背上,武器都夠不著!

    明軍接觸幾次,都被象軍衝了個七零八落。

    那幾次,象軍也隻有幾百騎的規模。

    而這次,居然有五千象軍!

    兵部尚書、戶部尚書看完南方軍報,手都在發抖。

    常升經常與元人打仗,沒有與西南的蠻軍交過手。

    但也知道,西南的蠻軍並不比元軍好對付。

    參照之一就是鎮守雲南的沐英。

    沐英自八歲起就跟著朱元璋征戰,因有勇有謀,被朱元璋收為義子。

    洪武十四年,沐英率三十萬大軍出征雲南。

    雲南平定後,沐英留下鎮守。

    十年之間,沐英又平定普定、廣南、浪穹諸多蠻族。

    論軍事,沐英不比傅友德、藍玉等人差。

    但遇到象軍,幾次都吃了大虧。

    這次,邊境居然集結了五千象兵!

    想想都頭皮發麻!(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