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98章 路路通

字數:4770   加入書籤

A+A-


    方孝孺這才意識到,四句詩連到一起,是一味藥材。

    戴思恭問道:“第二句是什麽?”

    李時珍難掩一臉的得意:“第二句是:漠漠塵中槐,兩兩夾康莊。”

    戴思恭踱了兩步:“槐根?槐子?這倒是兩味藥材,但與其他三句也無關聯。”

    大家都思考起來。

    沐瑤找過來一塊板子,將四句詩寫上去,方便大家觀察。

    大家都湊到木板前討論。

    好大一會兒了,居然沒有找出一個讓所有人都信服的答案。

    李時珍嘴角一翹,心道,嘿嘿,把你們給難住了吧?

    最重要的是,難住了太醫院判戴思恭,莫名有一種成就感。

    戴思恭道:“時珍的題倒是難住老朽了,不猜了,不猜了,你說說到底是什麽。”

    李時珍看了一眼朱允熥:“吳王,您還沒有猜呢。”

    朱允熥道:“這種題,小兒科啊。”

    噗,正在喝水的方孝孺一口噴出來。

    我們猜了好長時間,沒有任何頭緒,你說是小兒科?

    方孝孺知道吳王對於文學、曆史等方麵的造詣遠超於己,但是醫學也懂嗎?

    李時珍感到被朱允熥看扁了,小兒科,豈不是說自己出的題太簡單了?

    “吳王,請解。”李時珍指了一下板子上四句詩。

    朱允熥道:“這題並不難,正如戴院判斷所講,關鍵是要找住題眼。”

    “第一句詩:無為在岐路,兒女共沾巾。第一感覺題眼是沾巾。”

    “因為沾巾最易聯想,哭,其實也是辣眼睛,就想到了洋蔥。”

    “其實,恰恰被人給引入了岐路。”

    “我認為,第一句詩的題眼是:岐路!”

    大家都圍著岐路想,但怎麽也想不出有什麽藥材能與之相關。

    朱允熥又道:“那麽,第二句詩,漠漠塵中槐,兩兩夾康莊。題眼在哪裏?”

    方孝孺道:“看來不是槐!難道是:夾?”

    “我看是夾!”

    「天啊,老方,你怎麽想到了夾?」

    「也難怪啊,夾這個詞,多形象啊,很有想象的空間!」

    「你給我夾住!這是讓人閉嘴的意思。」

    戴思恭接著答道:“就是夾!夾蛇龜,一定是夾蛇龜!”

    “夾蛇龜,主治女子漏下赤白崩中,小兒囟不合,破症瘕痃瘧,療五痔陰濁濕痹,女子陰隱瘡及骨節中寒熱。”

    「夾蛇龜,夾龜,真的很有想像力喲!」

    「但是,回答錯誤!」

    不用朱允熥評判,方孝孺和戴思恭又感到不對了,因為夾蛇龜與其他三句又連不上了。

    朱允熥給出了自己的見解:“第二句詩的關鍵詞是:康莊。第三句詩的關鍵詞是什麽呢?大家討論一下。”

    第三句詩是:天齊標巨鎮,日觀啟崇期。

    方孝孺道:“難道是日?”

    「方孝孺,你怎麽選擇日?」

    「十個字,你偏偏就選個日。」

    「如果日是關鍵詞,為什麽不換句詩?比如,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方呆子!」

    朱允熥道:“第三句的關鍵詞是:崇期。下麵,請想一想第四句:不須當戶立,頭上有鍾馗。”

    李言聞也參與進來了:“題眼難道是頭上?既然是藥材,那就與人體有關。”

    戴思恭點了點頭:“這個思路可行,應該是主治頭疼的?”

    方孝孺搖了搖頭:“治頭疼的,太過寬泛。應該是鍾馗!”

    戴思恭眼睛一亮道:“鍾馗捉鬼!藥材應該是與鬼有關的!比如說,鬼珠、鬼白、鬼刺、鬼針、鬼臼、鬼目。”

    方孝孺一拍手:“言之有理,這就與第二句聯係起來了,槐!”

    “槐,就是鬼木,有五鬼木之說,指的是柳樹、槐樹、桑樹、楊樹、苦楝。”

    “前不栽桑,後不栽柳,當院不栽鬼拍手!”

    “五鬼樹,五種樹陰氣都極重,容易招鬼,活人居住的陽宅一般都不種這幾種樹。”

    李時珍搖了搖頭,帶著滿臉笑意和得意,看來,真難住了這幾個人。

    朱允熥道:“方大人說得沒錯!第四句的題眼正是鍾馗。但藥材猜得不對。”

    朱允熥說到這裏,大家感到他應該是胸有成竹了,卻一直沒有公布答案,隻是一步一步地條分縷析。

    “岐路、康莊、崇期、鍾馗,就是這四句詩的題眼。”

    “聽起來是八竿子打不著,風馬牛不相及!”

    大家一想,這四個詞可不就是這樣嗎,沒有絲毫聯係!

    朱允熥在紙板上劃出了四個詞語道:“岐路,指的是一分為二有分岔的路。”

    “康,是通向五個方向的路。”

    “莊,是通達六個方向的路。”

    “崇期,是通達八個方向的路。”

    “馗,是通向九個方向的路。”

    路?路?路?

    戴思恭已經想到了答案,不由得激動起來,但忍住了沒有說。

    因為,吳王肯定和自己想的是一樣的。

    當然自己想出的答案,還是經過吳王的解釋和提醒才得到的。

    朱允道又道:“《爾雅》說:一達謂之道路,二達謂之岐旁,三達謂之劇旁,四達謂之衢,五達謂之康,六達謂之莊,七達謂之劇驂,八達謂之崇期,九達謂之馗。”

    “古人認為:一路通暢的是道路。一分為二有岔的就是岐路。衢,這個大家都能理解,幾省通衢,四麵通達。”

    “康莊並非指的是達到小康.生活水平的村莊,康莊大道這個詞就回歸了它的本意,就是道。”

    “這個題,四句詩包含五種路:岐、康、莊、崇期、馗。這就涉及到醫學一個最基本的理念,究竟什麽才算是健康?”

    “康,大家都知道,就是可以通向五個方向的路。““健康,氣足有力為健,經絡通暢順達為康!”

    “人的病,幾乎都與不通有關。”

    “人體五髒六腑、十二經脈、三百六十五絡。如果經脈不通、脈絡不暢,人的氣血運行就會停滯,輕則出現疼痛,重則出現麻痹。”

    “就任脈來說吧,上下交通、水火相濟稱為‘泰’,任脈瘀阻,上下隔絕不通,上熱下寒,稱為‘否’。”

    “我們常說的康泰,就是人體的經絡上下交通、五路旁達的意思。”

    “不通,就是不康!不康,就是不健康!”

    “所以,醫家治病,最重要的是要解決康的問題,就是要解決通的問題。”

    “因此,這味藥材是,”江寒從木板前轉過身來,一字一頓:“路—路—通!”(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