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因為愛情》(求訂閱)

字數:9578   加入書籤

A+A-


    直到這個《舌尖上的中國》節目結束後。

    【防盜五分鍾!五分鍾後看!】

    【目前是防盜章節,等會我會重新更新內容,重新進入就好,不用再次付費,五分鍾後再看!請看正版,起點讀書】

    大家這才意識到原來這是一部讓人無法拒絕的紀錄片。

    而徐東也很驚訝,因為他看著眼前的後台數據,&bsp&bsp他久久不能釋懷。

    因為後台的收視率已經成功破。

    這對於一部紀錄片來說,那簡直就是一檔非常完美的節目。

    徐東立即撥通了孟辰的電話,並且說道“小辰你這部舌尖上的中國,拍的實在是太好了,後台的數據顯示已經破了的收視率了,這在我們電視台是一檔很不錯的數據了。”

    孟辰則是笑道“其實這一檔節目還可以更高的收視率,&bsp&bsp隻不過第一期先作為一份調味菜,很快全國各地的觀眾都會知道這個節目了。”

    徐東聽到孟辰這麽自信,&bsp&bsp他忐忑的心也稍稍安定下來。

    他隨即說道“既然如此,那我就等著這檔節目成為我們央視一套的好作品了。”

    第二天上午。

    央視一套的官博發出消息

    【昨天晚上《舌尖上的中國》開播,第一期收視率,感謝大家的支持,同時也要感謝我們孟辰製作團隊的付出!謝謝!】

    這個消息一出,所有人都驚呆了。

    什麽?

    這部《舌尖上的中國》竟然能夠達到的收視率。

    這怎麽可能啊?

    一時間大家都紛紛討論起來。

    “我覺得不太可能,這一點都不現實啊。”

    “你覺得不可能,那是因為你沒有看這節目,這一檔節目昨天晚上看得我直流口水。”

    “我去,真的假的啊,早知道昨天晚上我就看了,我昨天晚上還去打了王者,結果連跪了三局。”

    “我都說了讓你們支持孟辰的作品,你們又不相信,昨天晚上《舌尖上的中國》是真的很好看。”

    這時一些業內的導演還有專業人士都紛紛發出微博。

    他們力挺著這部節目。

    其中一位著名導演則是發著微博【《舌尖上的中國》雖然聽起來應該是介紹各地美食名吃的,但是實際看下來卻是在講述一個個和食材相關的故事,&bsp&bsp一個個食材背後,&bsp&bsp真實的中國人的故事,&bsp&bsp尤其是海外的學子們,&bsp&bsp看到這些熟悉的情景與人群,大概思鄉之情會更切,很多人大概已經開始動手預定暑假回家的機票準備回去大快朵頤了吧。】

    而一位作家也同樣發出感慨【采鬆茸的藏族姑娘的故事裏,我最在意的還是那個鬆茸在以前就幾毛錢一斤,中國人實在是厚道極了,大多數的美食都可以做到物美價廉,不僅解決果腹之需,還能夠滿足老饕們挑剔的味蕾神經,所以但願其他國家的人不要再發現某樣美食,然後炒高它的價格,讓它從此和中國百姓無緣,雖然這樣符合經濟規律,但是卻不符合中國人的飲神。】

    更有一位研究曆史的學者直呼這是在科普中國的曆史文明【縱觀全片,紀錄片是以中國人的食物為切入點,展現食物與當今中國人的關係,食物在中國人生活中的方方麵麵。但食物從自然到餐桌的過程,從獲取、加工、儲存、轉化、製作、調味,甚至包括品嚐的過程,這些過程,既有簡單質樸的,也有繁複精致的,這些過程既受製於地理自然的客觀性,也融合了中國文化的社會性。這其中的每個細節都蘊含著中國人生存的現狀與智慧。】

    一時間全網都在評價著舌尖上的中國。

    沒有一個人覺得這檔節目是差的。

    他們的聲音是全部一致。

    “我們的陶瓷業甚至連國內都沒有達到飽和的狀態,更別說國外了。”肖主任解釋道“主要還是因為我們景德周圍沒有大城市,無法帶動國際上的出口貿易。”

    “我們這兒的陶瓷真的很漂亮。”肖主任提到這兒的時候,心裏不由得有些痛楚。

    孟辰聽後,也應道“放心吧,肖主任,我相信我的新歌會讓更多人認識了解咱們的瓷器。”

    “好好!你這邊放心準備新歌,至於演唱會的事全程交給我們,對了,伱到時候想要多大的體育場作為演唱會主辦地,我們這兒有一個兩萬人的,有三萬人的,也有四萬人的”

    孟辰想了想,便說道“那就四萬人的吧。”

    他深知那些買不了票看演唱會的歌迷是有多麽的遺憾,所以能大一些的體育場舞台,那就再大一些。

    肖主任連連點頭“那我們就選定四萬人的體育場!”

    孟辰在景德待了兩天便回去金陵了。

    臨走前,肖主任還特地捎人給孟辰買了幾個陶瓷。

    孟辰看著手裏的陶瓷,倒也歡喜。

    於是他讚歎道“果然景德不愧是被譽為瓷都!真的很漂亮!”

    “哈哈哈,希望這一次演唱會過後,有更多的人了解咱們景德這個地方。”肖主任期待著。

    孟辰則是保證道“放心吧,肖主任,一定沒問題的。”

    就這樣,孟辰帶著好幾件陶瓷回了金陵。

    回到金陵後,薛良義便拿著他帶回來的瓷器看個不停。

    他一邊研究,一邊讚歎著“景德這個地方,我早就聽說了,沒想到做的瓷器這麽好看啊!”

    “是啊,辰哥,你要不說你去了景德,不然的話我肯定叫你給我買兩個。”胡克看著這些瓷器,不由得感慨著“這些用來種花多好啊。”

    孟辰哭笑不得著“放心,兩周後,你們都可以去景德。”

    “啊?為什麽。”薛良義問道。

    “我要在景德開演唱會。”孟辰解釋道。

    薛良義一聽,很是驚訝。

    他忙問道“老辰,不對啊,為什麽金陵好好的你不開演唱會,卻要特地跑到景德去開呢?而且景德這個地方不出名啊!這會降低你的知名度的。”

    孟辰卻搖搖頭“這兩天我在景德了解下這個地方,我發現這個地方不僅僅人文還有曆史底蘊,都是非常好的,而且當地人也都很熱情,咱們國內就一個享譽全球的瓷都,咱們不幫它打打招牌宣傳下,那麽瓷器就無法走出更遠的國門了。”

    胡克聽了後,他直接鼓掌道“對!辰哥,咱們要的就是這種!到時候咱們能做座麽?”

    “當然可以,不僅如此,還是最前麵的座位。”孟辰解釋道。

    薛良義聽了孟辰的話,忽然感覺有些不對勁。

    下一秒,他有些遲疑道“該不會你想讓我們幫你直播吧?”

    “沒錯。”孟辰點點頭“到時候你們就幫我直播。”

    “我就知道。”薛良義欣慰道“看來你的成名之路,總少不了我們這些舍友啊。”

    胡克這時問著孟辰“那冉熙學妹,你要請她去景德麽?”

    孟辰這才想起這個問題。

    “對噢。”

    他一時間思考起來。

    不一會兒,他便拿起手機,打開微信。

    孟辰【我要開演唱會啦~】

    發出去沒有兩分鍾,夏冉熙立即回複著【真噠?!在金陵麽?】

    孟辰【不是,我在景德開演唱會。】

    夏冉熙【哦吼?是那個瓷都麽?】

    孟辰【是的。】

    夏冉熙【哇塞!那我能去當嘉賓麽?!】

    孟辰【哈哈哈,我正有此意!】

    夏冉熙【到時候咱們要合唱《小酒窩》~之前我是和明仔選手一起合唱,現在是和孟辰一起唱。】

    孟辰【不都是我嘛。】

    夏冉熙【不一樣,意義不同,略略略~】

    於是,兩人的口頭約定便這麽達成了。

    孟辰也開始練習著演唱會的新歌。

    其實一說到景德,大家都知道是瓷器。

    一說到瓷器,立馬會想到青花瓷。

    所以孟辰要準備的新歌,自然也就是周董的那首《青花瓷》了。

    他打開係統麵板,點開商城。

    搜索著《青花瓷》。

    這首歌的聲望兌換值需要近百萬。

    是目前兌換的歌曲裏,最高的一首!

    但孟辰知道,這首歌絕對物有所值。

    他毫不猶豫地點擊兌換。

    隨後他便領取了這首歌。

    一時間,整個腦海裏都是這整歌的旋律。

    如果說《東風破》是華夏風的標準之作。

    那麽《青花瓷》則是華夏風的巔峰。

    單論歌詞不僅僅可以說是華夏風歌曲的巔峰,就算放眼華語樂壇也認為是巔峰之作。

    孟辰甚至在想,這首歌到時候在演唱會上唱著,相信將會引起一陣青花瓷的狂潮。

    到時候也會吸引更多的遊客關注景德這個地方。

    也算是幫助了肖主任他們這個忙了。

    就在孟辰在積極挑選演唱會唱歌的曲目時,《明朝那些事兒》的新書預售就要開始了。

    【全體成員,今天中午十二點,《明朝那些事兒》在京當商城預售,大家記得去支持一下~~】

    這是孟辰讀者群的管理員發布的消息。

    沒錯,今天中午十二點,就是《明朝那些事兒》預售的時間。

    不少讀者早就磨刀霍霍向豬羊了!

    “終於來了!”

    “急死我了!話說買了之後,什麽時候發貨啊?”

    “好像是三天後。”

    “這麽久,不管了,先買了再說。”

    十二點的時間一到。

    不少讀者都紛紛京當商城,開始購買著新書。

    在這些讀者裏,有一名叫阿杜的年輕男子,也是孟辰的粉絲。

    他對於《明朝那些事兒》愛不釋手,心想一定要買一本收藏。

    他早早地設置好鬧鍾,準備在十二點的時候開搶。

    可是剛好準備購買的時候,阿杜的老婆卻叫他進了一下廚房。

    搞定好後,阿杜火急火燎地重新打開電腦,準備下單購買。

    可是當他登錄購物車頁麵時,卻發現買不了了。

    阿杜看著商城頁麵上,寫著幾個大字。

    “預售庫存已空!”

    他不由得大喊一句“臥槽?!就賣完了?!”

    如煙【戳戳!你的《慶餘年》要上試水了,趕緊去你的老書那宣傳一波,這樣的話,基本上一條龍就沒跑了。】

    孟辰【好的,謝謝編輯。】

    如煙【謝啥呀,你這本好好寫,加油!我覺得很不錯的!真的很有感覺。】

    孟辰【哈哈好!~】

    孟辰看著自己的後台,發現竟然已經有五百多個收藏了。

    僅僅隻有三萬字而已,就已經達到五百收藏的成就了。

    果然不管哪個地方,好書永遠有人看。

    孟辰一次性又發了四千字。

    並且他還在《明朝那些事兒》更新的時候,在章節末尾提了一句【一本新人寫的曆史文,這本小說挺好看的,《慶餘年》!】

    這個章節一發出去,果然引來不少的讀者評論。

    “哼!又騙我!但凡說是新人寫的,哪個不是老作者的馬甲?!”

    “就是,就是!!”

    “臥槽,我去看了兄弟們!~”

    “樓上的怎麽說,好看不?”

    “好看,就是才三萬字。”

    “啊?三萬字,那我不看了兄弟們。”

    在這句裏,足足有上百條本章說的評論。

    而《慶餘年》的收藏也一下子從五百多,猛地變成了三千多的數據。

    這堪比一個一周的啊!

    與此同時,另一邊的出版社已經初步達成協議。

    根據合同的約定,出版社會《明朝那些事兒》進行內容精校,如果不出意外的話,會在一個月內進行書號申請,接著便是出版刊印。

    初次刊印的本數為三千本。

    一般來說,網絡小說的出版刊印本數是五千本左右。

    如果小說在網站裏是非常好的訂閱成績,出版社也會在數量上有所上漲。

    但他們也要銷量達到一定的比例,那麽他們就會大規模印刷。

    可畢竟《明朝那些事兒》是一本曆史小說。

    出版社不敢太過冒險。

    所以他們簽訂的合同是印刷三千本,隻要銷售出去一半以上,他們就會立即加印。

    在某種程度上,出版社覺得《明朝那些事兒》的口碑好,但可能受歡迎程度遠不如那些玄幻的小白文。

    孟辰得知自己的書隻是印刷三千本後,他倒也沒有太大的意外。

    畢竟出版社要結合市場的規律,太過冒險的事並不會幹。

    就在孟辰在宿舍閉關碼字的時候,網絡上早已經開始“暗流湧動”了。

    從下午四點開始,《蒙麵好聲音》的熱搜便開始慢慢往上爬著。

    熱度也隨著時間的推移,排名逐漸靠前。

    直到下午六點的時候,【《蒙麵好聲音》第五期】的熱搜徹底在熱搜榜前十掛著。

    恰好這時不少正在下班的年輕人們自然也刷到了這一條微博。

    “今晚還有《蒙麵好聲音》?昨天不是才剛播完麽?”

    “這你就不知道了吧?之前官微說了,連續兩天兩期,然後選出前三的選手進入總冠軍之夜!”

    “好期待啊!不知道誰能進入總冠軍之夜。”

    “今晚八點,咱們衝!”

    biu

    biu。bi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