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 吾兒,你寫完了?(第一更,求首訂!!!)

字數:7930   加入書籤

A+A-


        朱啟最近很忙,主要是忙著照顧藍仙兒,幫忙換藥,換繃帶,順便查看傷口愈合情況,是否需要消毒等等。

    手頭上的一板抗生素也吃完了一個療程,藍仙兒的身體素質也確實相當的不錯,在吃藥的第二天,就已經退燒。

    而從宮女那邊獲知這些像是術士煉製的丹藥一樣的藥物,竟然是遼王殿下好不容易獲得的無價之寶,藍仙兒本來是不願意再吃第二顆的,但遼王殿下當時就說了

    “這藥物得連著吃才有效,你既然都吃了第一顆了,後麵的不吃便沒有效果,你如果病死了,不是更加浪費嗎?”

    遼王殿下都已經說道這個份上了,藍仙兒也隻能吃下去了。

    而這一幕自然都在劉伯溫的注視之下,當然了,劉伯溫不是注視著這兩個郎才女貌的小年輕,如何感情升溫的,而是看著藍仙兒的狀態一天天的變好。

    原先渾身發燒的症狀,在縫合了傷口,並且遼王殿下親自幫她用藥以後,第二天就退燒了,而後過了五天的時間,預想中的病情每況愈下的情況並沒有發生,藍仙兒的狀態反而是越來越好了。

    其實第三天藍仙兒就能下床走動了,到了第六天,遼王殿下親自幫藍仙兒拆線,然後敷了創傷藥以後沒兩天,藍仙兒甚至都開始在院子裏活動起了筋骨。

    雖然遼王殿下一臉稀鬆平常的模樣,但劉伯溫心中的震撼已經是無以複加了。

    這可是瘍病啊!

    劉伯溫是跟著朱元璋一起打天下的,幾乎每一場重大戰役,他都有參與,雖然沒有親上前線上陣搏殺,但他也曾在後方,見過無數的傷者,有一些傷口巨大的姑且不提。

    而一些很可能隻是些許的小傷,但稍不注意,生出了瘍病,等待這些人的也唯有潰爛發臭,然後看著挺健康的一個人,漸漸地就這麽慢慢死掉了。

    這可是瘍病啊!劉伯溫至今為止,還沒有見過哪個因為外傷得了瘍病,能挺過來的人!

    但奇跡如今就生生發生在了眼前,放在幾天之前,劉伯溫那是想都不敢想的,即便是有著諸多傳奇故事的遼王殿下,劉伯溫也不覺得遼王殿下能醫治得了瘍病,但事實擺在了眼前,不信也得信。

    而相比較器朱啟的無心散漫,劉伯溫思考的東西就比較多了,這一日瞧見遼王殿下有空,劉伯溫便直接來到了遼王殿下的麵前,首先就是深深地作揖鞠躬,把朱啟給嚇了一跳,趕忙把劉伯溫扶了起來。

    先不說劉伯溫是自己的開蒙恩師,就憑借著劉伯溫的名聲,朱啟也斷然沒有讓劉伯溫給自己鞠躬的臉皮。

    他也知道劉伯溫肯定是有求於自己,當即就說了“恩師有何事盡管開口,隻要小王能辦得到的,定然相助!”

    劉伯溫也不拐彎抹角,說出了來意,隻為一個目的——求瘍病的診治藥方!

    俗話說“不為良相便為良醫”,這句話倒不是說讓讀書的文人去行醫,而是一個君子要麽就去為國效力,要麽就去為民謀福,總之得有天下為公,舍己為人的精神。

    明朝時候雖然經曆了宋元兩個朝代的影響,但文人的脊梁骨並沒有像後世清朝那樣被打的粉碎,鄭士元,劉伯溫便是秉承這一理念的文人。

    劉伯溫求瘍病的診治藥方,自然不是為了私欲,而是為了能夠讓更多的將士存活下來。

    朱啟一聽也是神情肅穆,要麽說這些名士和普通人之間的區別呢,也是立馬拱手說道

    “恩師心懷天下,小王佩服,隻是這瘍病的診治藥方,並非是一劑藥那麽簡單,其中涉及到方方麵麵,光是口述恐怕不太方便,這事兒還得寫下來。”

    朱啟倒不是推脫,而是有關於傷口感染的治療,其中最關鍵的還不是縫合傷口,而是抗生素!

    抗生素的製備,其實現在就已經完全有這個技術條件了,朱啟電腦裏麵就記載了土法製造的方法,也是大名鼎鼎的《民兵軍事訓練手冊》裏麵的內容。

    不過相對而言步驟繁瑣複雜,口述肯定是不行的,更何況還有縫合傷口,拆線,消毒等等一大堆的事情,這些都是能夠輔助患者康複的手段,也得統統寫下來才是。

    劉伯溫見到遼王殿下答應下來,便繼續說道

    “殿下若是寫下方子,也不用給老夫的,殿下直接呈給陛下就是。”

    朱啟猶豫了一下小聲道

    “小王知道恩師和父皇有點點小誤會,這瘍病藥房或許能是你們二人解開心結的一個契機呢。”

    劉伯溫似笑非笑的摸了摸胡子,說道

    “老夫謝過殿下好意,陛下天恩浩蕩,老夫沒有絲毫不滿,隻是這瘍病診治的方子,本就是殿下的,老夫怎可奪來?還請殿下及早整理出來,然後呈現給皇上,造福天下才是。”

    朱啟見到劉伯溫這麽說,心裏也知道他是不想再接觸朝堂上的事情了,實際上早在幾年前劉伯溫告老還鄉之後,他就已經不再想要接觸官場的事情了。

    劉伯溫比誰都知道“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道理,也知道自己的性格和朱元璋合不來,他也是朱元璋廢除相權,集中皇權的一個阻礙,所以很自覺的就跳出官場,閑雲野鶴了。

    至於你說,讓劉伯溫事事都順著朱元璋來不就好了?要真如此,他還是那個一統山河的劉伯溫嗎?

    朱啟本意是想改善劉伯溫和朱元璋之間的關係,但見到劉伯溫堅持,他也不懂朝堂上的這些東西,便也不再要求什麽,但正如劉伯溫說的那樣,盡快將治療瘍病的方法給推廣開來,確實是非常重要的事情,他能快一步,也就能救更多的人了。

    想到此處,他也不強求了,但劉伯溫不想涉及觀察,朱啟卻很需要這樣的聰明人,就這麽放著他空閑著,著實浪費人才,他腦筋一轉,便說道

    “恩師既然不想出麵,那不如就退居幕後,幫小王做做事情好了。”

    劉伯溫有些猶豫,朱啟也知道他在猶豫什麽,他雖然不在朝廷為官,但畢竟是名士,還是浙東集團官員們心目中的領袖,如果當了朱啟的幕僚,朝堂之上肯定會一堆人來針對朱啟的。

    朱啟心裏也門兒清,哈哈一笑,說道

    “恩師放心,不是讓恩師給小王出謀劃策的,恩師可能不知道,小王和太子和燕王,我們三兄弟一起搞了一個皇家集團,額,就相當於皇莊,但也有點不一樣,其中一個部門名叫科研所,這裏無關朝堂,純粹就是研究格物致學的,正好缺了恩師您這樣的人才幫忙。”

    “不是老夫不願意,隻是……”

    見到劉伯溫還有點不樂意,朱啟繼續勸說道

    “恩師可能不知道,這治療瘍病的藥物,並非是像尋常湯藥那般,抓幾副藥,煎熬一下就行的,過程繁瑣,小王一人恐怕無法照料周全,還請恩師相助,也算是造福天下了。”

    朱啟又把造福天下這個大義給搬了出來了,因為他知道劉伯溫這樣以天下為公的人,在這樣的大義麵前,就算是再大的困難他也會上,要不然就不是劉伯溫了。

    果然,劉伯溫歎了一口氣,點頭道

    “既然殿下都這麽說了,老夫就恭敬不如從命了。”

    劉伯溫思考的是方方麵麵,朱啟則是啥也不想,反正就背靠太子朱標這棵大樹,有什麽事情,讓太子朱標給頂著,朱元璋都能給你頂住咯,凡事找大哥就對了。

    朱啟很快離開了皇家娛樂中心,而後第一件事情就是回去整理治療傷口感染的理論知識。

    朱啟寫的很詳細,首先就是解釋了一下微生物的概念,闡述瘍病的發生,大部分都是由微生物引起的。

    而後再說明如何消滅微生物,就是治療瘍病的重要手段。

    至於之後的消毒傷口,縫合傷口等等,都是為了減少微生物對身體的影響。

    當然了,除了這些之外,最重要的就是殺滅身體裏繁殖的微生物,小的傷口感染自然是不足為慮,但如果是大傷口,引發的“瘍病”,那就不是身體能夠承受的程度,需要接觸外力,也就是藥物。

    而這個藥物,就是抗生素!

    至於抗生素如何製備,朱啟也隻能照著電腦上的資料開始抄寫了起來,好在民兵訓練手冊上寫的極為詳細,所需要的的技術手段基本為零,隻要有方法,就算是個小孩子也能完成。

    朱啟這邊忘我的寫著東西,完全進入了大學時候四十八小時不睡覺,趕工畢設的狀態之中了,那真的是心無旁騖。

    外麵的那些內官們,則是一個個的急得不行。

    遼王殿下就跟中了瘋魔,從皇家娛樂中心跑回來以後,就把自己關在了房間裏,還不允許別人進來,然後就不出來了,不吃東西也不喝水的,這一眨眼功夫,就大半天過去了,依然是半點動靜都沒有的。

    如果不是內官隔著窗戶,看到遼王殿下還伏在案頭奮筆疾書的話,真是擔心遼王殿下出了什麽事情呢。

    但這樣不吃不喝也不行啊,大家看著天色漸晚,有一個內官就端著食物走到了門口,一邊敲門一邊說道

    “殿下,吃點東西吧,這都大半天過去了。”

    房間裏則是半點回應都沒有,他又敲門說了一遍,裏麵傳來了很凶狠的一聲“別煩!”

    那內官一愣,隨後退了回來,邊上的內官宮女們湊過來問情況,那內官眉頭緊皺說道

    “不正常啊,咱們殿下一直以來都很和藹可親的啊,剛才居然凶我了……”

    說完,一臉委屈,像個孩子。

    大家一籌莫展之時,正巧這時候太子朱標過來了,以往這時候有內官通報以後,朱啟都會趕忙到門口迎接的。

    但這一次朱啟已經進入畢設狀態,那真是神鬼勿近,壓根就跟沒聽見一樣。

    太子朱標自然也不會介意這一點,還以為是三弟有什麽事情在忙呢,進來一看一群內官宮女們眉頭緊鎖,朱標也是一愣,不會是老三又生病了吧?

    他趕忙詢問了一下情況,內官宮女們瞧見是太子殿下詢問,趕忙將事情原委說了一遍。

    他們這些日子,一直跟在遼王殿下的身邊,可是親眼見到藍仙兒從瘍病發燒,到快速痊愈這個過程。

    再加上這期間,太子殿下親自下場縫人,好家夥,誰見過這場麵的啊,把大活人當衣服一樣縫起來,關鍵是這還把人給縫活了!

    這可真是神仙手段了啊!

    一番添油加醋的說完之後,太子朱標也是人都聽傻了,當太子這麽多年了,也算是見多識廣吧,縫人治病還是頭一次聽說,而且治的還是瘍病!

    太子朱標也是上過殺陣,見過傷員的,但凡得了瘍病,不都得日日刮腐肉,方才能有一線生機嗎?把皮肉縫起來,這腐肉不都得潰爛在體內,這人還能活啊?

    聽了半天,太子朱標翻來覆去就是

    “此事當真?”

    “你們沒騙孤吧?”

    “真的?”

    “不是吧?”

    那些內官宮女們哪裏敢騙太子殿下啊,一個個說的信誓旦旦的,再看屋子裏奮筆疾書的遼王朱啟,太子朱標也就信了大半了,若真是能用著方法治療瘍病的話,那對於將士們而言,可是一件大喜之事啊!

    多少受傷的將士,沒死在沙場,卻在病榻上忍受痛苦煎熬,皮肉刮的隻剩骨頭,最後還是含恨而死,若真的能活他們的命……

    太子朱標背著手想了一下,對著大家說道

    “你們不要打擾遼王,就在這裏守著。”

    眾人也就不多說什麽,太子殿下轉身就離開了,沒多久,一幫子人就看到了朱元璋也過來了……

    他們都嚇傻了,朱元璋也是二話不說,來到了廳堂裏,就是一屁股坐了下來。

    朱啟不知道太子朱標和朱元璋也在外麵等候自己了,他這一動筆,修修改改的就寫了一天一夜。

    主要還是沒有打印機,不然拿出電腦直接手打,然後打印機打印出來,估計幾個小時就能完工了。

    但手寫那就累多了,但手寫也更加專注,朱啟寫了一天一夜,看著麵前厚厚的幾十頁紙,這才感覺到右手上傳來了麻木的刺痛感。

    饒是他這個藝術生天天拿筆畫畫的手,也是撐不住這樣高強度的工作量了。

    但看著寫下來的手稿,有了這些東西,再去將抗生素試驗出來,那些受到傷口感染折磨的病患們,就有生的希望了。

    心中的那種無法言表的滿足感,讓朱啟所有的疲勞都消散一空。

    或許真如藍仙兒所說,自己是個好人吧……

    朱啟心裏這樣想著,拿著手稿就出了門,結果就瞧見了太子朱標站在門口等候著自己,一眾人等也都眼巴巴的瞅著自己,全都頂著黑眼圈呢。

    這是幹啥呢?

    朱啟還沒反應過來,突然又看到一個人影站了起來,同樣是頂著黑眼圈,不過看清那人之後,朱啟嚇了一跳。

    老爹朱元璋怎麽跑這裏來了啊?!

    朱元璋因為和朱標聊了一夜的天,又沒睡覺休息,嗓子略微嘶啞,眼巴巴的看著朱啟手上的手稿,問道

    “吾兒,你寫完了?”

    ————

    (第一更,求首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