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六章 亦乃集攻防戰

字數:8240   加入書籤

A+A-


                      從喜峰口出關不到30裏地便能夠看到亦乃集宏偉的城牆了,正因為和喜風口距離實在是太近,這裏一直以來都是兵家必爭之地。

    如果能夠占據亦乃集,那就進可攻退可守,而且在經濟方麵也將會有很大的好處。

    亦乃集可以作為一個商品集散地來進行發展,再加上靠近水源,獨天獨厚的地理環境位置的優勢。

    大明是萬萬不能放棄亦乃集的,而同樣的道理,北元自然也不可能輕易放棄。

    這也是為什麽王保保最後下定決心集結重兵,一定要拿下亦乃集,並不僅僅隻是因為麵子上的問題,更多考量的還是大局。

    兩方人馬在這裏雲集,兵馬未動,糧草先行。

    最先準備的自然就是各種各樣的武器,鎧甲,糧草,軍馬等等這些東西了。

    從長城內外,一字長蛇一般的陣型排開,都是民夫在馬不停蹄地運送著。

    雖然朱元璋愛民如子,但戰爭上的事情可不是凡事兒都能講究人性化的。

    每一個民夫他們都有自己的任務,必須要多長時間將物資送到什麽地點,一人扛個百十斤重的東西行走10來裏路,走一天那是很正常的。

    這也是為什麽在戰場上,總是有一個個的人被累死在路上,原因也就如此了。

    體力稍微差一點的,哪裏跑得下來呀。

    王二虎就是大明征召的民夫之一。

    原先王二虎名字叫做王初二,畢竟在元朝統治的時候,漢人是沒有什麽取名字的權利的。

    更何況普通老百姓,也沒那個文化和錢財去給孩子取名。

    幹脆就用日期給自己孩子取名,比如朱元璋原先的名字就叫做朱重八,他的哥哥叫朱十二,朱老六等等。

    不過到了明朝統治的時候,中華正統回歸,老百姓自然也就開始按照規矩起名字了。

    不過王二虎家裏也沒個族譜,甚至連宗親都不清楚。

    也就沒有取名字的要求,幹脆就叫二虎了。

    王二虎年紀輕輕雖然不是軍戶,但力氣還是很大的。

    一連幾天下來,即便是民夫,扛的比別人也多,表現自然是非常優越的。

    他們的隊長,對於王二虎也是非常喜歡的。

    兩人本就是同鄉,他父親也曾經拿錢給過隊長,麻煩隊長要在路上多照顧照顧王二虎。

    所以隊長也就趁著這個機會把王二虎向上推薦了起來。

    這要是能夠有機會編入正規軍,也能夠證得一兩個軍功,對於他們家來說也是極好的事情。

    畢竟在洪武年這時候,能夠當兵的那可都是軍戶關係,而軍戶像現在也就類似於一個小貴族。

    要是能當上軍戶的話,不僅有更大的田,而且還有更多的福利。

    在這時候軍戶的福利,還是非常好的,畢竟都是為大明賣命的。

    隻是到明朝中後期的時候,軍戶製度慢慢就開始崩壞了起來。

    也沒有說給予各種各樣的福利了,製度上福利自然還是存在的,但實際操作上,這些錢糧都被管兵的那些第1層軍官們給貪汙掉了。

    所謂吃空餉,大占軍田,偷取軍糧等等這些事情,那真是屢見不鮮啊。

    這也是為什麽後來出現大批流民的原因。

    不僅僅是普通百姓的田地被貴族們占領,還有那些軍人們的,也同樣被軍官們占領。

    那些軍戶,又沒有錢,每月還要上交錢糧給軍官,國家。

    他們怎麽可能站在原地等死呢?

    那唯一的出路也就是離開家園,自尋出路了。

    這也是為什麽有那麽多的人會成為流民的原因所在。

    而流民一多,自然而然就會給社會造成非常動蕩的影響。

    但凡有一個人振臂高呼,那些活不下去的人自然要紛紛跟隨。

    自秦朝以來,陳勝吳廣的那句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可是深入人心的呀。

    造反一直以來都是活不下去的老百姓們最佳的選擇,朱元璋不也是造反起家的嗎?

    當然了,現在也沒有什麽造反的可能性。

    大明還是蒸蒸日上的,有朱元璋的把舵,下麵人也不敢做得太過分。

    起碼在洪武初年的時候,圈地是不太現實的事情,即便是那些貴族們如果敢圈地的話,也是難逃一死的。

    正因如此,老百姓們還是覺得軍戶非常的好。

    雖然說需要跟著一起征戰沙場,但這年頭平均年紀也就在個30出頭。

    你說活一輩子,可不就是為了自己家的孩子能夠更有前途嗎?

    如果當兵能夠吃飽穿暖還有機會當貴族,那誰不幹呢?

    起碼比讀書要來的容易一些吧,那些老百姓們都是這樣想的。

    這也是為什麽朱元璋能夠有源源不斷的兵員補充,得民心者得天下,那什麽是民心?

    民心就是錢就是吃就是喝,就是人能夠有尊嚴地活下去,這就是民心,也就是這個道理。

    王二虎因為表現出眾,很快就被同鄉推薦、

    然後去了前麵的軍隊當兵去了,自然是當了兵,那他的戶籍也要轉成軍戶的戶籍,好在手續辦理倒也不是很麻煩。

    這王二虎以前可沒有當兵的經驗,如今也是兵源緊張,麵對北元的10萬大軍,亦乃集這邊也僅僅隻是聚集了5萬、

    明軍的自然是有什麽能用這邊就趕緊用上了。

    訓練方麵就更不用說了,王二虎平日裏雖然經常幹活力氣很大,但舞刀弄槍聽從指令,軍陣,等等這些玩意兒可是一竅不通。

    好在有新的練兵方法,遼王朱啟的練兵法,已經是得到實踐證明非常強悍。

    而且大部分的將領,在使用之後也是豎起大拇指紛紛稱讚的。

    朱啟的練兵方法,最重要的就是令行禁止和集體榮譽感的增強。

    這可是在明朝練兵方法裏麵沒有辦法做到的,尤其是集體榮譽感。

    一個當兵的若是毫無榮譽可言,那自然是沒有什麽變強的動力啊。

    起碼王二虎這個新兵蛋子,剛剛入伍的時候是沒有什麽榮譽可言的。

    他僅有的想法也就是多拿點錢,以後當了軍戶,自家兒子也能夠吃得了這份鐵飯碗。

    不過在軍營裏麵待了兩周之後,經過了一連串的訓練,不僅僅聽從指令認識軍陣軍旗等等這些玩意兒。

    最主要的就是晚上一起坐在篝火邊上,大家聊天的環節。

    聽著那些前輩們分享自己的戰鬥故事,還有為了大明獻出自我的無畏的精神。

    忠誠與遼王殿下的不變的思想等等,這些東西人一多的時候,可是非常容易影響別人的,更何況這種有目的性的。

    王二虎參加篝火晚會沒幾天,就已經在腦海裏產生了,一定要英勇殺敵,報效國家,忠於遼王殿下這樣的想法了。

    這想法雖然還不算特別的強烈,但起碼種下了一個種子、

    待到往後推延之後,相信王二虎也能成為那種在關鍵時刻挺身而出,不惜信命,也要保家衛國的英雄,而中華民族向來就不缺這樣的英雄。

    除了政治上的教育之外,體能和軍事上的訓練自然也不會落下的,而訓練他們的,也就是常年跟隨著遼王殿下的李景隆將軍了。

    而現在的李景隆早已經沒有之前的稚嫩。

    22歲的李景隆已經初步具備了大將風範,起碼在長相和威風上確實如此。

    不過也隻有朱啟清楚地知道,李景隆身上恐怕帶有這個時代的惡意。

    讓他幹什麽都可以,但絕對不能帶兵出去打仗,曆史上李景隆就壓根沒贏過。

    但搞理論知識研究還有帶兵訓練的話,還是非常可靠的。

    之前朱啟很多的兵馬,都是李景隆親自訓練的,而事實證明,李景隆訓練出來的士兵還是很能打的,並且在忠誠度上也是非常的厲害。

    而那些新兵們對於李景隆將軍也是非常的尊敬的。

    起碼王二虎就是這樣,看著身穿將袍的李景隆將軍,王二虎總是非常的羨慕。

    而且向往著有一天自己也能夠成為這樣厲害的將軍,那該有多好啊。

    李景隆的練兵手段自然是不用多提,僅僅一個月的時間,就已經讓王二虎這樣剛剛加入軍隊的新兵們熟練地掌握了軍陣的推進前進,還有各種口號如何辨別等等。

    不過理論知識再怎麽豐富還是得付諸實踐的,好在很快王二虎他們,就獲得了能夠實踐的機會了。

    這北元王保保既然聚集了10萬大軍到亦乃集,自然不是到城下來觀光旅遊的,很快他們就準備發起進攻。

    而這一次率領這支部隊的大將就是王保保本人。

    顯然王保保也是打算要親自拿回亦乃集,挫一挫大明的銳氣了。

    王保保自然和納哈出這等愚笨的將領是沒法相提並論的。

    王保保早在來之前就已經有了計劃了,他命令手下的部隊強行軍,要在十天之內趕到亦乃集。

    原因無他,就是因為他知道,遼王朱啟已經用非常特殊的方法將亦乃集的城牆給轟塌了。

    此時的亦乃集城牆自然還是崩塌狀態的,沒可能那麽快就恢複過來

    就算是征集一大批的民夫想要把城牆給修複,那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所以說趁著現在城鄉還沒有修複的時候,這就是最佳的進攻時機了,要知道沒有城牆的防禦,那這亦乃集根本就無險可守啊。

    王保保的想法非常的正確,而事實上他的戰略也是非常清晰的,隻要不出差錯。

    但問題是這差錯怎麽可能不出呢?

    有遼王朱啟,向來都有很多的不確定因素,就比如說水泥這種東西,王保保就壓根不知道啊。

    那遼王朱啟怎麽可能會安排民夫慢慢的用牆體堆砌把這牆修好呢,直接就用水泥開始灌了呀。

    水泥灌下去之後,等候三天的時間就已經凝固,而且硬度比那些磚頭一點都不差的。

    所以當王保保帶領著大軍來到了亦乃集城下的時候,看到亦乃集重新修複的城牆,可以說整個人都已經傻了。

    他哪知道這遼王朱啟用的是什麽法子,把這城牆給修好的呀?

    但不論如何這種神奇的事情確實發生在了眼前,而且是毋庸置疑的。

    不過王保保還是立馬命令著手下的軍隊,硬著頭皮開始攻城了。

    這麽大好的機會怎麽能夠放過呢?

    就算是這城牆修好了,恐怕也隻是豆腐渣工程吧,隻是麵子上好看一點,沒準隨便撞兩下就給撞破了,也說不定。

    確實如果是別人的話,那肯定就如同王保保所想的那樣。

    但很可惜修著城牆的並不是別人,而是擁有著黑科技的朱啟,在水泥的堅固的條件之下,城牆當然是堅不可摧。

    所以當北元的那些人朝著陳強發起進攻的時候,看著一個個投石器扔著巨大的石頭砸在城牆上,卻沒有絲毫的反應,他們也是完全懵逼了。

    不是之前說好了,這城牆被遼王朱啟給炸了嗎?怎麽現在好像非常的堅固?沒有任何破損的樣子呀?這真的是之前修過的嗎?

    別說這些士兵們看不懂了,就連納哈出也是一臉懵逼的表情,邊上的王保保臉色已經非常難看了啊,納哈出也是趕忙解釋著說道

    “丞相,先前我確實是看到那城牆被炸塌了呀,怎麽現在完好無損了呀?”

    王保保也是沒有說話,倒是邊上的副將笑著說道

    “將軍怕不是先前你被這遼王朱啟打怕了,產生什麽幻覺了吧?”

    這人說完之後旁邊也是哄堂大笑了起來。

    納哈出雖然在遼地很有勢力和威望。

    但是在草原上,卻不見得有多少威望了。

    之前那些副將,可都是草原上來的老將。

    而他們並沒有和遼王朱啟過多的交過手,納哈出一直被朱啟這個小年輕摁著錘,這段時間也是吃了不少的敗仗。

    他們自然沒有將納哈出放在眼裏,心裏麵多少有點輕視的感覺了。

    這時候說出來納哈出,也是臉色一陣紅一陣白的。

    他當然也知道,那些將軍們如何看待自己,這時候要是再不站出來,拿出點表示和表態,那可就一輩子被人瞧不起頭了。

    納哈出立馬站了出來,大聲的喊道

    “丞相,我願為先鋒拿下亦乃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