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一章 為何要與大明為敵?

字數:8197   加入書籤

A+A-


    北元集結起來的大軍,並沒有直接正麵去進攻大明的碉堡或者城牆。

    而是在靠近遼河附近集結,然後做出要大舉進攻的模樣。

    大明這邊自然不會有絲毫的怠慢,所有的準備都已經萬全。

    但到現在為止,也沒有進行過哪怕一次的正麵大規模的衝突。

    僅有的,也隻是二三十號人的斥候小隊,在野外相遇等等這些。

    而大明也發現,北元這邊壓根就不打算和自己硬碰硬的意思。

    張玉既然知道這一點也就開始布置起了戰術,他也不打算和北元硬碰硬。

    反正自己這邊糧草充足,還有防禦設施以逸待勞。

    至於草原外麵的城池,那張玉更是巴不得他們這些北元的人趕緊來進攻。

    反正遼河這裏,離的亦乃集那邊的邊貿還是有點距離的,而且亦乃集那邊的運輸線非常的安全,北元這邊的部落,想要購買物資就必須要去那邊。

    在路上的商隊大部分都是北元這邊的商隊,王保保想要攻打邊關,貿易還真不好下手呢,除非他想和大部分的部落首領為敵。

    而正如張玉所預料的那樣,就算是北元王保保已經糾結了大部隊,但也不敢去亦乃集那邊直接進攻邊關貿易。

    倒不是說怕了大明的邊關貿易那邊的防禦力量,這當然是其中之一,但他更怕的是怕會得罪所有的草原貴族,如果真要是那樣,那自己可就成了眾失之的了。

    如果直接去進攻邊關貿易,還不如強令那些部落首領們,不要去和大明做生意了。

    反正效果都是一樣得罪貴族,所以王保保才會聚集大軍,故意惹怒大明,讓大明主動取消貿易。

    這樣就和他沒什麽關係了呀,打仗這種事情不是很正常的嗎?

    到了秋冬天了,我下去打炒股,搶點東西,草原人都是這麽幹的呀。

    反而張玉這邊和他僵持了起來,讓王保保一下子有些頭疼了,如果大明龜縮不出的話,這還真的不一定能夠達到惹惱大明的目的呢。

    畢竟沒有什麽傷亡,也就不會有民間或者官場上的壓力,給到中央朝廷那邊。

    而張玉這邊也自知自己的優勢所在,並不出去和王保保打野戰。

    而且他也知道就算自己出去,這王保保也不會正麵接戰的。

    雖然遼王殿下發明了很多的厲害的武器,鎧甲等等,但並沒有什麽東西能夠追得上草原上的那些戰馬呀。

    速度一直都是王保保的優勢,要不然他也不會這幾十年來越挫越勇,而且每次都能逃脫。

    這邊兩軍還在對壘僵持著,而遼陽那邊的朱啟,則每天忙碌著有關於邊關貿易的事情。

    雖然他已經安排了許多的學生,和精通數學經濟的那些人,去邊關貿易處理關稅等等詳細的事務了。

    但是很多大小事情還需要他來拍板,誰讓朱元章把這些事情一股腦的都交給他們呢。

    貿易這方麵自然是不用多提,每天都有很多的貿易額進賬,除此之外越來越多的草原首領都希望過來和大明做生意。

    甚至有一些草原的部落首領還和遼王朱啟說過,想要加入大明的事情。

    顯然這段時間和大明的邊關貿易,讓他們嚐到了甜頭,如果能夠在中原地區做個閑散的領主,誰願意到草原那種苦寒的地方去吃苦呢。

    更何況他們大部分的人,可都是經曆過元末最後的輝煌,雖然那個時候戰亂不斷,但他們起碼還是大元的官員和貴族。

    享受的可都是錦衣玉食,不過現在被趕出了中原之後,這些東西自然都是沒有了。

    而朱啟對於這些人自然是好言好語的,一個個口頭上都說沒問題。

    加入我大明之後全都是有功之臣,但實際上卻壓根沒有打算將他們現在就招安過來的意思。

    畢竟兩方人馬還在打仗呢,這個時候如果把他們招安過來,會發生什麽意外的事情,誰也說不準。

    而且最主要的是朱啟對於草原上的這些貴族並不信任,而且以後如果占據草原,肯定不能用他們繼續當領導者了。

    想一想之前他們領導草原的時候,把草原禍害成什麽樣子了。

    更何況他們和大明這邊的老百姓,可是有血海深仇的。

    繼續讓他們當貴族大明老百姓同意嗎?

    大明官場的那些官員們同意嗎?

    就連是朱元章也不可能會同意的。

    自然不可能把前朝的餘毒一直留到現在的,所以朱啟他們最終的目標還是把北元那些肮髒的官場全都幹掉。

    當然現在還是要和他們和和氣氣。

    而這邊在打的時候,另外一頭朱啟也在安排著更多的貿易。

    從北元那邊源源不斷的收購各種各樣的糧食,這些糧食收購多一點那邊就少一點。

    而大明賣給北元的,可不包括糧食這些物資,鐵礦什麽的要多少賣多少,但要糧食那不好意思,一粒米都不會給賣的。

    因為邊關還存在有那麽多的錦衣衛,如果有人想走私糧食過去的話還是非常困難的。

    於是乎,在邊境上就出現了如同兒戲一般的場景,兩方人馬都糾結了數萬人,但是誰也不跟誰打,隻是在試圖激怒對方。

    王保保眼看著沒有任何的戰果,而大明的邊邊疆貿易繼續做得如火如荼。

    就知道這遼王朱啟定然是看穿了自己的打算了,這分明是老神在在的打算繼續把貿易做著。

    然後收購北元這邊的糧食,打算慢性的餓死自己。

    王保保可太清楚這些糧食的重要性了,就算是拿一籮筐的大明鈔票,又能如何呢?

    這些紙張難道能吃不成,至於那些金屬就更不用說了,肯定是不能吃的呀。

    而鍛造出來的武器鎧甲,也根本就不是大明這邊新式武器,鎧甲的對手。

    等於大明這邊拿一些垃圾來換了自己這邊珍貴的糧食和戰馬。

    最關鍵的是,自己即便是看出來了也沒有任何的辦法,因為這已經是大勢所趨,根本就沒有辦法阻止大明的鈔票在北元這邊流通了。

    這可真是殺人誅心的陽謀啊。

    即便是知道這一點也沒有任何的辦法,王保保隻能硬著頭皮,想著辦法能不能夠徹底激怒別人。

    而最好的方法,自然就是屠殺大明這邊的百姓。

    讓邊界的老百姓們,不想再和草原這邊做生意,那就是最好的了。

    隻是他想盡了各種的辦法,也沒有機會去屠殺大明的老百姓。

    原因無他,大明現在的策略是,隻要占領草原上的地盤,就將城鎮的那些居民,全都撤入到長城以內,在草原上實行堅壁清野的策略。

    除了邊關貿易的幾個重要城鎮之外,其他根本就沒有平民老百姓給他們殺的。

    即便是有一些沒有回去到關內的,也是不願意回去的那些牧民們。

    這些牧民本來就說著大元的話,連漢語都不會說。

    心裏也認為自己是草原上的人,把他們殺了也根本不計於事。

    大明這邊的老百姓根本不會有任何的逆反心理。

    好在很快就出現了轉機,王保保決定要進攻一座城池。

    強迫大明這邊來跟自己接戰,當然打是不可能真打的,主要還是要殺傷對方的有生力量。

    隻是王保保想法非常的美好,而且知道對方的指揮官是一個叫做張玉的將領。

    以前是北元這邊的參謀,不過後來投降了明朝。

    在王保保看來,這樣的將軍,就算是有點本事應該也厲害不到哪去。

    雖然之前聽說他把遼河,守的那叫一個固若金湯,密不透風。

    不過當時他的對手隻是讓他說這樣的庸才罷了。

    王保保本來以為在野戰方麵,自己即便是對上張玉,也能夠有所勝算。

    更何況自己在外麵占據了主動權呢,所以王保保很快就賣了一個破綻給張玉兒,張玉果然沒有讓他失望,很快就率領了將近萬人的隊伍,跨過遼河來追擊他。

    兩方人馬在遼河南岸先對峙了一番,而後開始衝鋒戰鬥起來。

    在人數上麵肯定是王保保這邊占優的,士氣方麵自然是大明這邊占優的。

    而張玉也知道這一戰沒什麽取巧的地方,既然對方是打算和自己打正麵消耗戰,對於北元那邊來說是一次難得的機會,對於自己來說又何嚐不是呢?

    這也是為什麽張玉率領部隊,出來追擊北元王保保的原因所在了。

    況且張玉也已經有了萬全的準備,有了必勝的信心,那就是遼王殿下最新產出的物品——地雷。

    這玩意兒可太厲害了,張玉頭一次見到地雷的時候驚為天人。

    這戰場上出現這種殺器,說實話如果自己是王保保的話,那根本就不想跟遼王正麵對抗的。

    這根本沒有打頭啊,人在千裏之外就能夠被活活炸死,這可實在是太恐怖了。

    王保保自然不知道大明這邊,已經給張玉裝備了地雷這種大殺器了。

    他還想著憑借兩三倍於大明軍隊的人數來獲取優勢。

    然後讓大明這邊惱羞成怒關閉邊關貿易。

    徹底激化兩國的矛盾最好能大打一仗,到時候自己再去搶劫什麽的。

    然後趁著這一波攻勢,把北元國內的所有大明的鈔票,全都給強製取締掉。

    隻要打仗打得過凶,那些草原的貴族們自然也不敢多說什麽。

    王保保的想法是非常好的,但他卻沒有想到自己實在是低估了張玉的能力。

    在戰鬥一開始雙方打的是有來有回,不過張玉很快就命令軍隊開始撤退了。

    而王保保這邊自然不會輕易的放過,很快命令人追擊了過去。

    隻是才追到一半的時候,就已經進入到了張玉提前布置的地雷陷阱之中了。

    王保保就算是再聰慧再如何的厲害,也不可能預料到有地雷這種東西的,很快就被炸了一個人仰馬翻。

    而地雷這種,可真的是跨越時代的玩意兒了。

    北元那邊壓根就沒有反應過來,就被打了一個人仰馬翻措手不及。

    而士氣更是不用多說了,本來就低迷的士氣,被這樣的黑科技一炸,那根本就沒人想打仗了。

    敵人都不知道在哪,地上麵就開始出現各種各樣的爆炸。

    甚至還有人大聲的喊著說,一定是遼王朱啟又開始做妖法了,好家夥,這遼王朱啟的法術怎麽如此厲害呀?

    即便是王保保全力維持秩序,也根本沒有辦法阻擋北元這邊,兵敗如山倒的場麵。

    而張玉也並沒有追擊他們,畢竟這些人雖然打得很慘,但跑得還是很快的。

    而大明這邊騎兵並沒有特別多,主要還是以步兵為主,張玉隻是收拾了一下戰場,然後率領著揮下的部隊很快就回去了,原來的城池防禦之中。

    ————————

    北元這邊打了一個大敗,王保保雖然並不氣餒,但是對於手底下的那些草原各部落來說,卻是非常的讓人沮喪和絕望的事情。

    卓瑪本是一個小部落的首領,他能夠跟隨著王保保一起出征也是一次意外。

    畢竟在關外邊境的那些很多的部落首領們,都和大明之間有不清不楚的貿易關係。

    王保保對於他們,顯然並不是很信任的樣子。

    而卓瑪卻並沒有和大明這邊做任何的生意,其實卓瑪也挺想做的。

    但他手頭上並沒有足夠的金銀珠寶,而且領地也實在是過於貧瘠。

    距離大明邊關貿易的地方也非常的遙遠,想了想還不如安安心心的在草原上放羊牧牛呢。

    卻沒想到因為這個原因,因禍得福,被丞相王保保看重。

    決定要拉攏他們的部落,並且支持他們的部落壯大下去。

    所以卓瑪對於這一次出征,還是信心滿滿,想著能夠跟隨丞相王保保身邊建功立業。

    但事實情況卻讓卓瑪完全沒想到,他本來以為北元這邊戰力優勢可以,打得很順風順水。

    況且王保保也說了並不打算和大明這邊拚命,卓瑪想著隻要做做樣子,回去就有享不盡的榮華富貴了。

    卻沒有想到大明如此厲害,這傳說中的遼王朱啟,竟然有如此法術,能夠隔空取人性命。

    卓瑪當時人都看傻了,傳聞果然是真的呀,如果對方是如此厲害的巫師,那根本就沒有打的必要了。

    但卓瑪這個時候想走就已經來不及了,當他的戰馬踩到一個地雷被炸上天的時候,他心中最後一個念想,就是想要回家。

    你說我犯了什麽神經病,要和大明為敵呀?

    他如此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