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鐲子,是底蘊極深的何家的。

字數:4676   加入書籤

A+A-


    王家村。

    “王大牛,王大牛,有你家的包裹,趕緊過來拿,哎呦,這包裹可不小。”

    郵遞員一周才來村裏一次,平時頂多村長家在外頭念書的閨女給寄個信啥的,王元香也往家裏寄信,有時候咬牙能省下來幾尺布票一張糖票的話,也想著給娘家寄過來,但要說這麽大的包裹,還真沒誰家收到過。

    王大牛就是江易的大舅,聽見喊聲還有些懵,趕緊從田裏上來:

    “同誌,你說啥,有我家的包裹?”

    “你是王大牛?”

    “是啊。”

    “這寄信地址是b市,寄信人叫江易,是你認識的人不?”郵遞員指著包裹上的信息問道。

    “江易?這是我外甥女啊,哎呦,這東西是小易那丫頭寄來的?”

    王大牛一看就激動了,他激動不是因為這麽多東西,而是想著外甥女從b市寄來,那不就是這丫頭回城了?

    “爸媽,二牛,小易寄信來了,爸媽你們快來啊!”

    王大牛仔細盯著那包裹,“江易”倆字他還是認識的,扯著嗓子衝著地裏就喊。

    這一喊,不僅把老王家人找來了,大半在附近幹活兒的村民也都叫來了。

    正好也到了日頭足的時候,鄉下種地,都是趕著天剛亮沒那麽熱的時候,起早去幹活兒,太陽上來了,就回家歇個晌。

    一群人跟著湊到王家。

    包裹一打開,“嘩啦”從裏麵掉出來的東西,讓村裏人眼睛都瞪大了。

    “哎呀,這是解放鞋?我上回去縣裏供銷社看見了,要4.5塊錢一雙呢,聽說城裏人結婚都要有雙解放鞋,這是給寄了多少雙?得有十多雙了吧?”

    “這是啥?咋還有股香味?”

    “是大白兔奶糖,我去縣裏供銷社看見人家買過,這糖可貴了,一塊能買咱過年吃的那糖一大把,聽說用開水化一化,那水就跟奶粉味兒一樣。”

    “說得好像你喝過奶粉似的,你還不是聽村長閨女說的,哎呦,這得有好幾斤了吧?不是說元香在城裏日子也緊巴,她閨女咋一下子給寄這麽多東西?”

    “家和,家和你快來念念,看看小易都說啥了,你小姑也有日子沒寄信來了。”

    老太太比起這些東西,更關心閨女一家的情況,趕緊催道。

    江易的大表哥王家和是老王家學曆最高的,念完了初中,家裏條件一般,就回家種地了,但他今年剛在村裏當上會計,也算有出息了。

    王家和連忙接過信,一家人都盯著他,看熱鬧的鄰居也都等著。

    剛念到江易說她回城了,也給弟弟去了信,應該馬上回來,老太太第一個掉了眼淚:

    “好好好,這可太好了,都回城了好啊,倆孩子可算是熬出頭了。”

    “媽,快別哭了,這是好事。”

    王大牛也有些心酸,外甥外甥女跟他家這些皮實的丫頭小子不一樣,在城裏長大,卻突然被丟到鄉下,要不是他們沒本事,當時真想讓孩子直接來王家村,好歹有他們在,總不至於讓孩子餓肚子。

    衝兒子遞了個眼色,讓他趕緊接著念,要不老太太心裏更難受。

    江易算著姥姥家的人買的禮物。

    解放鞋一人一雙,布也都是結實耐用的,糖和桃酥這些吃的也買了不少,剩下最顯眼的,就是那些書本紙筆。

    老太太擦掉眼淚,才去看那些東西:

    “這得花多少錢啊,我剛才聽五嫂子說,光這解放鞋一雙就要4.5元,你們說這孩子,剛回城正是需要錢的時候,給咱買這老些東西幹啥?”

    “媽,這是小易孝敬你和我爸呢,心裏也記掛著咱們。”

    王大牛樂嗬嗬的,

    “這孩子有出息啊,剛回城,就給啥紡織廠幫忙,這都是人家給的獎勵呢,小易說有啥不能忘了姥姥家的人,媽你聽見沒,她這是記得咱呢。”

    “媽你看,這是小易給家裏孩子寄過來的書,還有這些本子和筆,呦,這還有好幾個鋼筆,媽,小易說讓家裏孩子能讀書都讀書,說不管以後幹啥,有知識才有出路呢。”

    話音剛落,王家安靜下來了。

    是他們不想讓孩子念書嗎?誰不想家裏孩子有出息,隻是這幾年勉強填飽肚子,攢下來的那點口糧,恨不得全都給下鄉的外孫外孫女寄去。

    跟吃飽肚子比,讀書也隻能往後排了。

    而現在,江易手裏有了錢,直接給寄過來了全套,還有一些在書店買到的輔導資料,隻要她看到的都買了,省得鄉下不好買,再說姥姥家也肯定舍不得錢。

    要是去年剛恢複高考的時候,她想買都不一定買得到,那時候出現一套數理化叢書就會被瘋搶,得好幾個人輪流手寫下來看,今年書店明顯輔導書多了些。

    王家和剛才看到那些吃的用的,還沒那麽激動。

    可眼下卻沒忍住,伸手珍惜地摸著這些課本。

    他今年都十九了,要說他不想念書嗎,他想的,隻是家裏條件這樣,再說村裏像他這麽大的小夥子,都結婚生娃了,他哪好意思還讓爸媽供著念書?

    村裏人熱熱鬧鬧看完走了。

    今天王家這事,足夠他們羨慕到過年了。

    王家和去關了門,這才道:“奶,小易在信後麵還問了一句,說長命鎖是讓誰給打的?”

    “啥長命鎖?”

    老太太轉頭看家裏人,

    “你們給小易寄長命鎖了?”

    王家人麵麵相覷。

    王大牛憨厚,有啥說啥:

    “媽,那長命鎖聽說都是金銀打的,咱家往常給小易和飛揚寄東西,那點粗糧都是從牙縫省出來的,哪有錢打長命鎖啊?”

    其他人全都跟著點頭。

    就是,那金啊銀啊的東西,哪是他們普通人家能有的?

    老太太也弄不懂外孫女是啥意思。

    但她是個有主意的老太太,沉吟半晌,從錢匣子裏拿出幾毛錢:

    “家和,下晌你別幹活兒了,去鎮上給小易發個電報,就說長命鎖不是咱家打的,她能在信裏專門提,肯定就是想知道,早點知會她一聲,另外,你順路去鎮上高中打聽一下,當年你初中畢業那個成績,現在還能去念書不?”

    “奶!”

    王家和不敢置信抬頭。

    老太太拍了拍旁邊悶不吭聲的老伴,看看一屋子兒孫,笑得滿臉欣慰,

    “我跟老頭子這輩子都在鄉下,也沒什麽見識,隻會土地裏刨食,但小易信裏那句話我聽懂了,你們想要出息,還是得念書。”

    “前頭日子那麽難,咱都過來了,往後你小姑家不但不用咱給寄糧食,小易這孩子還給準備了這麽多東西,光這些筆啊本子的,都夠你們用幾年的了,所以我做主,幾個孩子都念書。”

    老太太是個通透的人。

    從前閨女日子難,她能讓一家老小同意給寄東西,現如今外孫女出息了,願意拉拔表兄妹,她也不會拒絕。

    這一家親戚,可不就是相互照應,才能越過越好。

    一時間,王家喜氣洋洋。

    王家和抱著嶄新的教材和參考書,一米八多的小夥子,眼睛都紅了,他用力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