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7章 天幕計劃

字數:4359   加入書籤

A+A-


    “親愛的同胞們,我很榮幸地站在這裏,向大家宣布,經過人類聯盟三十年的努力,我們即將可以開啟人類第一個文明隱藏計劃——【天幕】計劃!”
    陳默微笑地麵對鏡頭,說出這個所有人企盼了三十年的好消息。
    【天幕】計劃是人類第一個正式實施的隱藏計劃,卻不是第一個提上議程的方案。
    早在係統升到3級的時候,係統商城就已經有隱藏地球的科技了,還是人類熟知的一項技術——戴森球。
    戴森球是一種設想中的巨型人造結構。
    在1960年,由燈塔科學家,愛因斯坦的副手弗裏曼·戴森提出。
    這是一個巨大到直徑達兩億公裏,用來包裹太陽開采太陽能源的人造天體。
    通俗地說,就是利用太陽做動力源的天然的核聚變反應堆,太陽輻射的能量會被戴森球全部吸收。
    如此外界便無法再觀測到太陽,等於將地球也隱藏了起來。
    但也是正因為這一點,陳默經過深思之後最終沒有選擇戴森球來隱藏人類文明。
    弗裏曼·戴森提出戴森球理論時便認為,這是宇宙中長期存在並且能源需求不斷上升的文明的邏輯必然。
    他還建議過搜尋這樣的人造天體結構以便找到外星文明。
    1960年的戴森都能想到這點,更不要說早已步入宇宙的高級文明了。    除去戴森球之外,4級科技文明可以控製運用暗物質,也可以將地球隱藏起來。
    但是這個技術同樣有個致命的缺陷。
    暗物質雖然可以隔絕外界對地球的探測,但是無法改變萬有引力這個宇宙基本原理。
    通過其他行星的運轉,可以很容易計算出地球的位置。
    而且已經確定,暗星文明毀滅金星文明時就使用了暗物質掩蓋戰爭場景。
    人類如果還使用暗物質來隱藏,豈不是成了班門弄斧?
    不過暗物質控製技術還是給了人類很大的幫助。
    在掌握這項技術之前,為了避免暴露自己,人類隻敢在月球上采集氦3元素,其他礦物依然來自地球。
    但是有了暗物質的掩護,人類的艦隊終於走向整個太陽係,開啟了星際采礦時代。
    終於,陳默把係統刷到了5級,他才在5級科技中找到自己想要的技術。
    【天幕:5級科技,通過在行星運行軌道布置光譜偏移星雲杜絕外界對行星的觀測,同時有效利用恒星輻射至行星軌道能量。】
    這是一個極其龐大的工程。
    人類要沿著地球公轉軌道每隔百萬公裏設立一座太空工廠,由其製造出厚度高達百萬公裏的光譜偏移星雲。
    與宇宙自然產生的星雲不同,這種光譜偏移星雲具備可編程性,太空工廠可以改變光譜偏移參數來控製其物理特性。
    除非知道星雲光譜偏移參數,否則無法觀測到星雲內部情況。
    外部不可觀測內部是否可以呢?
    至少在5級科技文明中,答案仍然是不可以。
    沒有光譜偏移參數便進入星雲,就等於進入一座無解的迷宮,無論朝哪個方向移動都會回到原點,最終永遠迷失在星雲之中。
    同時,太空工廠還可以通過星雲吸收太陽輻射在地球軌道上的能量。
    既可以隱藏自身,又能利用太陽能量,可以說是兩全其美。
    這正是陳默想要的技術。
    當然,光譜偏移星雲也不是沒有缺點,它的缺點就是太貴了!
    這裏說的貴不是兌換積分。
    雖然【天幕】的技術圖紙需要80億積分,但是近40億超級科學家刻苦鑽研30年給陳默攢下來的家底,還是可以承擔得起。
    這裏說的貴是造價,簡直貴到離譜。
    地球的公轉軌道長度為9.4億公裏,也就是說整個【天幕】總共需要940座太空工廠。
    單單製造這940座太空工廠所需的資源,就讓人類聯盟辛辛苦苦三十年,一夜回到解放前。
    另外,光譜偏移星雲不是憑空產生的,同樣需要物質。
    百萬公裏的厚度,近十億公裏的長度,所需物質也是天文數字。
    所需物質主要是氫氣和一氧化碳。
    氫氣可以從木星上采集,一氧化碳則可以采集金星上的二氧化碳再進行轉化,順便也可以改善金星惡劣的環境。
    問題是采集運輸這些物質,需要龐大的運輸艦隊。
    人類聯盟所有星際采礦艦隊全要投入到【天幕】的建設,才勉強能夠支撐。
    “不過,兩年之後我們就會擁有人類的第一麵保護傘,讓我們免受暗星文明的入侵,那麽我們所付出的一切都是值得的。”
    【天幕】計劃用時隻有兩年。
    這在舊時代絕對是難以想象的速度。
    但是別忘了人類聯盟已經是4級科技文明。
    人類星際航行的速度達到了驚人的五分之一光速。
    木星在距離地球最遠9.3億公裏,人類往返一次連九個小時都用不上。
    龐大的太陽係於人類而言,和自家的菜園子沒有兩樣。
    如果不是因為暗星文明的威脅,人類聯盟早已走出太陽係了。
    “我宣布,【天幕】計劃正式開啟,起航!”
    隨著陳默一聲令下,上萬艘長達千米的星際巨艦,從不同的起降場同時起飛。
    這是太空工廠分體艙,它們將在地球公轉軌道不同位置組裝成太空工廠。
    30秒後,第一批分體艙就位。
    57分鍾後,第1座太空工廠組裝完畢。
    105分鍾後,最後一批分體艙抵達地球公轉軌道對向點。
    171分鍾後,最後一座太空工廠組裝完畢,【天幕】所需940座太空工廠全部就位。
    緊接著,無數運輸艦隊駛向940座太空工廠,將早已采集好的物質輸送進去,太空工廠開始運轉,噴射出濃密的分子雲。
    如果有人站在宇宙中望向太陽係,就會發現第三顆行星的軌道上,一條雖然薄淡卻炫麗無比的星雲正在緩緩形成。
    這個絕美的景象人類身在其中無法看到,但並不等於沒有人看到。
    某個維度空間內,飄浮著一艘萬裏巨艦。
    這是真正的巨艙,太空工廠千米長的分體艙在它麵前,就像大象腳下的螞蟻。
    巨艦所在維度的投影與太陽係擦肩而過的時候,有人無意中向處於低維空間的太陽係望了一眼。
    “你們猜猜我看到了什麽?光譜偏移星雲!”
    “真的嗎?在哪裏?”
    “我也看到了,這種窮山惡水的地方居然還會存在5級科技文明,真是不可思議。”
    “這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兄弟們,我們有生意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