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3章 挖牆腳

字數:3381   加入書籤

A+A-


    “一日為師終身為父,這可不是說說而已。”楊觀主眼露慈祥地看向杜青雪,當初他選中杜青雪作為徒弟,有自己的私心,但現在看到徒弟成長到他都羨慕的地步,他十分欣慰。

    尤其是在徒弟的手裏,聯合官府,不僅殺了鄔紅邈,而且還直接鏟除了苦禪教,結束了陽明觀和苦禪教互相爭鬥的數百年局麵。

    如此,甚好!

    從今往後,陽明觀再也不用把主要力量用來對付苦禪教,可以分出來一部分力量,用於開設藥店,懸壺濟世,造福百姓。

    杜青雪感謝,“師傅,您真好。您放心,我以後給您養老送終,讓您安度晚年。”

    楊觀主欣慰,“好。苦禪教數百年的底蘊,也不是我們一時半會就能參透的。我正好留在這邊,多研究。此時的京城,並不是好地方。杜家閉門謝客,蕭家因為蕭鬱出征,也閉門謝客。可是外戚和朝臣世家,以及皇室宗親,互相爭鬥,越發猛烈,甚至延伸到軍隊和民間。”

    “你在這邊開荒,能夠滿足明年糧食自給自足,蕭鬱就不用管京城的那些亂七八糟的事情。等到西塱這邊產出的糧食足夠多,對朝廷的依賴就少一點。另外,我還去信給各地的陽明觀,等到秋天,運送一批糧食過來,至少能用到明年收獲的時候。”

    杜青雪一愣,“師傅,您猜到了?”

    楊觀主點頭,“嗯,放心做吧,腐朽的大周也該結束了。與其等到天災人禍,百姓流離失所的時候再行事,還不如從上而下。”

    “是,師傅。底層的百姓,能少一些苦難。”杜青雪歎息一聲,這一路走來,老百姓都被愚弄成什麽樣子了。

    跟師傅聊天之後,杜青雪回到房間,開始給家裏人寫信。告訴娘親和弟弟,還有祖父,她在西塱準備要做的事情。

    本來她以為這一仗要打很長時間,但沒想到藥效這麽好。蕭鬱指揮得當,臨時改變策略,取得大勝,初戰告捷。

    此時的蕭鬱,下方坐著眾多將士。

    “大將軍,您可知東黎國和西黎國腹瀉的原因嗎?”李將軍問,心裏十分好奇。

    不僅他想知道,村裏其他人也想知道。

    蕭鬱搖頭,“並不知道,既然所有人都出事了,那麽隻有食物上有問題,才會導致腹瀉。那麽隻有兩種可能,要麽糧食出問題,要麽是水源出問題。既然看到東黎國和西黎國的慘狀,那麽諸位一定要警惕,以防敵國利用這兩個辦法對我們,不能步敵國的後塵。”

    眾人聽到這話,覺得有道理,負責糧草的趙將軍立即站起來,抱拳恭敬回答:“是,將軍。”

    蕭鬱點了點頭,又看向負責大軍夥食的人,“水源食物一定要安全,做好之後,可以先少量人先吃,沒問題之後,剩下的眾人再吃。西塱城內,還有很多敵國的奸細。即使我們打了勝仗,也不能驕傲自滿。東黎國和西黎國還有二十多萬人在安然無恙,我們不能掉以輕心。”

    “是,大將軍,末將一定看好火頭營,讓大家吃上放心飯菜。”於將軍大聲說,這一仗讓他也脊背發涼。

    如果他們大軍也遇到這樣的情況,死傷更加嚴重,畢竟他們大周步兵多,騎兵少,想逃跑,也比東黎國和西黎國難。

    接下來,眾人商談如何處理那些俘虜。

    “大將軍,東黎國和西黎國這一次吃了大虧,應該不會再次攻擊,他們還會像以前那樣。隻要戰敗,立即求和,這次估計也不例外。以朝廷上的那些軟骨頭,一定會答應東黎國和西黎國的求和,我們該怎麽辦?直接把十幾萬的青壯年放回去嗎?”

    “是啊,大將軍,這次我們占據天時地利人和,才能打贏這場戰爭。如果不是這些人腹瀉,我們三十萬各處調來的兵,抵抗五十萬敵國大軍,生死未卜。不瞞大將軍,末將臨出征之前,就已經給家人寫了絕筆書,交代後事。”

    “末將也是,雖然我們是從東南調兵過來的,來到西北,身體還沒適應這邊,麵對敵國的大軍,末將隻能拚死。可這次我們大勝了,朝廷就以為東黎國和西黎國不行。其實我們武將都知道,這一場仗,必然打得慘烈。這次不知為何,敵國的飲食出了問題,才讓我們坐享其成。這一次運氣好,沒有下次了。”

    “大將軍,我們一定不能示弱,一定要強硬。總不能打贏了戰爭,還吃虧。打輸了,更吃虧。”

    ······

    蕭鬱聽到眾人的話,明白大家的意思,於是點了點頭,“眾位將軍,我知道你們的想法,我也是這樣想的,這一次絕對不能輕饒那些俘虜。西塱這邊,以前被苦禪教控製,人煙稀少。那麽好的土地,沒有開荒。既然現在西塱,已經被我大周控製,就必須開荒這些土地。”

    “這些俘虜,給他們帶上腳鐐,全部去開荒。願意留在當地的普通士兵,本將軍會給五十畝的田地。如果家人願意來,過來一個,就給十畝地,來的人越多,得到的土地就更多。”

    聽到這話,本身就是蕭鬱嫡係的那些官兵,都十分高興,“多謝大將軍!”

    普通的兵士,都是普通老百姓家的孩子。家裏有幾畝薄田,日子過不下去,才來當兵。能掙到軍餉,還能吃飽肚子。

    現在一個人就要五十畝的地,如果把家裏的人也遷到這裏,一個人十畝地,老老幼幼十幾口人,這又是上百畝的地,這不是成為小地主了嗎?

    從其他地方調兵過來的將士們,也頗為意動。

    吳將軍是來自西南的將軍,笑著問:“大將軍,我們都是您從各地調過來的。屬於當地藩王的兵力,我們能夠獲得這麽土地嗎?”

    蕭鬱等的就是這些人開口,輕笑回答:“都是我大周百姓,都是為國為民出生入死的將士,不分你我。隻要願意留下來,你們就留下來。不用擔心,我會致信各處調兵的藩王,讓他們予以放行。”

    吳將軍聽到這話,抱拳感謝,“多謝大將軍。”

    眾人的心思也活絡,有的人還記得自家王爺的交代,不能反抗蕭鬱的話,但也不能全聽。

    現在蕭鬱的這項措施,很顯然是在挖各個藩王的牆腳。(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