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劉彥貞的輝煌事跡

字數:4504   加入書籤

A+A-




                      趙匡胤意氣風發的回到了營帳。

    趙匡義心急火燎的左右渡步。

    同自己的兄長趙匡胤一樣,趙匡義也急於立功。

    他不想一輩子都活在趙匡胤的陰影之下,走到哪裏都是趙匡胤的弟弟,更不想讓一個踹了自己屁股,讓自己丟大臉的人比下去。

    畢竟就羅幼度現在所幹的事跡,足以讓他於史書上留下一筆。

    那時史書會如何記載他踹自己的事情?

    隻有自己未來的地位在羅幼度之上,才能將這件事的影響削弱到最低。

    若能左右權柄,將此事抹去,再好沒有了。

    見趙匡胤回來,臉上還透著些許興奮,趙匡義道“大哥,官家安排任務了?”

    趙匡胤重重的點著頭道“官家給了我五千兵,讓我去阻擊皇甫暉的援兵。”

    趙匡義驚愕道“才五千?”

    趙匡胤左拳擊右掌,道“足矣!為兄的五千兵與羅幼度的可不一樣,為兄的五千殿前軍,都是為兄一手訓練出來的,皆是豪勇之士,對上皇甫暉不會吃虧。”

    趙匡義沉聲道“羅幼度也領了軍令?”

    趙匡胤慎重的點了點頭,說道“官家這是明擺著要重用我二人,分別給了我們一個機會。各領五千兵,他負責阻擊劉彥貞,我負責阻擊皇甫暉。”

    趙匡義大喜道“太好了,劉彥貞名聲在外,夠羅幼度喝上一壺了。假諸葛遇上真韓信,隻怕要露餡……”他想了一想,道“怕就怕這個韓信,也是假的。不過就算是假的又如何,我軍沒有水軍,怎麽樣都是我們占優。”

    “管他呢!”趙匡胤眼中燒著熊熊戰意,說道“不管羅幼度打的怎麽樣,這一次你我兄弟一定要抓著這個機會,好好表現。”

    趙匡義決然道“理當如此。兄長在前衝鋒,弟布陣為兄長掠陣,你我兄弟一並會一會那個皇甫暉。”

    翌日一早,郭榮的命令傳達下來了。

    趙匡胤雷厲風行,風風火火的領著五千兵士離開了軍營,直奔皇甫暉而去。

    羅幼度不疾不徐的,點齊了兵馬。

    看著麾下的五千兵士,羅幼度知道郭榮在人員安排上還是下了一點功夫的。

    石守信、曹彬還有趙玭,都是羅幼度能夠調動的人。

    石守信、曹彬自不用說,趙玭就是之前西征伐蜀時,秦州韓繼勳的副將。

    降周之後,在羅幼度手上效過力,與張建雄一起在陳倉道夾擊蜀將高彥儔,表現不俗。

    郭榮論功行賞,將之調到了白重讚的部下,跟著白重讚一並參加了此次戰役。

    郭榮將他從白重讚麾下調給羅幼度。

    顯然並不希望看到軍中的人因不服羅幼度調度而給他拖後腿。

    羅幼度一切依計而行,守在了正陽橋。

    曹彬、石守信、趙玭、張瓊對於羅幼度的神算堅信不疑,反而是潘美有些慌張。

    潘美長於兵事,雖然實戰經驗幾近於零,可腦海中的戰術一套又一套。

    這攻打正陽橋確實是一種可能的進攻方式,但除了正陽橋還有好幾種將水軍優勢發揮的淋漓盡致的進攻方向。

    萬一預測失誤,豈不是丟大臉了?

    麵對潘美的疑問,羅幼度隻能說一句“信我!”

    春雨綿綿,淮河之上,煙霧繚繞。

    若隱若現的戰艦在大霧中頂著淮水逆流而上。

    劉彥貞身著華麗的明光鎧,迎著春風站在船頭,心情激蕩,對身旁左右將領說道“我劉彥貞與諸軍成名於此戰。”

    成師朗高聲道“願隨將軍效死。”

    張延翰亦道“能與我南唐韓信一同破敵,亦乃末將榮幸。”

    劉彥貞鬥誌昂揚,再次道“聽說大周最近有個小諸葛,風頭正勁。官家都談論過他,說南人為何從北賊?既然官家賞識,若有機會將他擒於官家麵前,讓他為官家效力。”

    成師朗笑道“理當如此,諸葛焉是韓信敵手?何況還是一個小諸葛!”

    劉彥貞給吹捧的心花怒放,神采飛揚。

    唯有武彥暉在一旁欲言又止,苦著臉。

    他是劉彥貞至交,能力並不出眾,能夠成為指揮使全靠劉彥貞的舉薦。

    他當然不敢掃劉彥貞的興致,惹他不快,自己這個指揮使就沒得幹了。

    可是他心中突突突的打鼓,總覺得大事不妙。

    別人不知道劉彥貞是什麽人,他這個發小焉能不知。

    劉彥貞是吳功臣劉信的兒子。

    劉信是個盜賊出身的混混,在中原混不下去了投奔楊吳,立了不小的功績,混了一個節度使當,駐地洪州。

    唐莊宗滅梁,派使者諫議大夫薛昭文出使閩地,假道洪州,劉信熱情的犒勞薛昭文,席間對薛昭文說“皇帝知世上有信否。”

    薛昭文回答的老實,“主上新平河南,未知公之名。”

    劉信很霸氣的說了一句“漢有韓信,吳有劉信,一等人也。”

    西蜀霍霍諸葛,這邊輪到韓信了。

    劉信的牛皮沒有戳穿就病故了。

    然後他兒子劉彥貞憑借父親的功績遷屯田員外郎。

    劉彥貞的箭術很好,矢不虛發,軍中號“劉一箭”,除了箭術,他還有一個特長,撈錢。

    撈錢能力超群,自己放高利貸不說,還很缺德的偷偷掘開堤壩,讓大水淹沒萬頃良田,然後低價將這些良田買來。接著以朝廷名義修葺堤壩,除去洪水,又轉手將田地高價賣出去。一來一回,賺了上億。

    各種你想不到的賺錢手段,他都用的出來。

    可你要說他貪財,那就大錯特錯了。

    劉彥貞一點都不貪財,他將自己賺來的所有錢,都送到金陵賄賂南唐官員。上上下下不管級別,隻要貪墨的官員,多多少少都能收到他的錢。

    滿朝文武那是說道劉彥貞那就是讚譽滿滿,什麽當世名將,比肩孫吳韓白,怎麽吹都有。

    這三人成虎,別說深居宮闈的李璟給騙了,即便是廟堂上的那些忠臣聽多了,也覺得劉彥貞是個大才。

    人雲亦雲之下,整個南唐都知道了劉彥貞這麽一號人物,當真就吹成為南唐第一名將,治軍如韓信,治民比龔遂。

    這大周南下壽州,李璟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劉彥貞,將南唐裝備最精良的水軍交給了他統率,讓他破敵。

    俗話說的好,麵具帶久了就摘不下來了。

    劉彥貞聽著身旁眾人的吹捧,漸漸的真將自己當做了韓信。

    唯一清醒的隻有武彥暉這個什麽都不懂的欻欻,但是他不敢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