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重擔加身

字數:3928   加入書籤

A+A-




                      “陛下,帳外羅都指揮使求見!”

    在帳內思考戰局的郭榮,突然得到了令之意外的消息。

    最近敗戰聽多了,一瞬之間,腦子閃過一個念頭不會幼度也敗了吧!

    呸!

    郭榮忍不住啐了自己一口,也沒有宣召,而是大步地走出了禦帳。

    見郭榮親自出來,羅幼度趕忙作揖問好。

    “見過陛下!”

    “無需多禮!”郭榮大笑著,拉著羅幼度的手道“我們入帳細談。”

    盡管覺得自己多慮。入帳後郭榮還是忍不住問了一句“幼度此來見吾,廬州那邊無恙吧。”

    羅幼度頷首道“臣一切安排妥當。國華守和州,仲詢守舒州,石都校與可象分別負責廬州軍政,臣離開一時半會,不礙事情。”

    “那就好,那就好!”

    郭榮心底踏實了,曹彬、潘美早年都跟過他,自然知道兩人的潛力,說道“此二人當年就展露了不俗的天賦,能在你手上曆練出來,也是我大周一大幸事。”

    說著他誇讚,道“若是軍中人人皆如幼度一般,那便好了,哪會有今日之局。”

    淮南東路、淮南西路的敗壞跟周將輕敵,南唐當前主事的大將能力過硬以外,最關鍵的還是無法安定民心,陷進了白甲軍的泥潭。

    朱元就是趁著司超疲於應付白甲兵的時候,將他殺得大敗。

    羅幼度當做耳聾,沒有接著話題往下說。

    這是大忌。

    羅幼度後世經商的時候就明白一點,不要跟自己的上司對著幹。

    老板永遠是對的。

    老板都是如此,何況是皇帝?

    哪怕沒聽你的,做錯了選擇題,那也是對的。

    拿著正確的答案,在皇帝麵前嘚瑟,跟找死沒區別。

    羅幼度自然不會怎麽幹,沒有表露半點自己技高一籌的意圖,也絕口不提舊事,而是說起了自己的來意,道“陛下,臣今日與陸孟俊閑聊了幾句。從他嘴裏套出了一些有用的東西……”

    郭榮大感興趣,道“快說,坐下來說。”

    羅幼度問道“陛下應該已經得知吳越兵敗的消息了吧!”

    郭榮頷首道“不隻是吳越兵敗,王逵也敗了。”

    羅幼度一臉訝異。

    郭榮帶著幾分苦笑地說道“王逵奉吾命率軍進攻鄂州,他麾下部將運送糧草時路過嶽州,向嶽州刺史潘叔嗣求取賄賂,潘叔嗣不同意。其部將就向王逵告狀,王逵不分青紅皂白訓斥了潘叔嗣。潘叔嗣趁著王逵攻打南唐的時候,率兵偷襲武陵。王逵聞訊,率兵折回,為潘叔嗣所殺。”

    好嘛!

    原本是三路進攻南唐,現在也就剩大周這一路了。

    羅幼度無奈道“好在我們也真沒有將希望放在他們身上。”他頓了頓才道“臣從陸孟俊那裏了解了一些關於南唐破常州的趣事。此番南唐能破常州第一功臣當屬宣州潤州大都督、燕王李弘冀,第二功臣是老將柴克宏,第三才輪到陸孟俊。這家夥還一直以為自己才是第一功臣。”

    “麵對吳越的進兵,陸孟俊手中的兵一部分是袁州的守城兵,一部分是臨時從當地招募的勇壯之士。”

    “而老將柴克宏手中更是隻有一群老弱兵士,年紀最大的甚至超過了五十歲。”

    “柴克宏此人能力不俗,任是用這三瓜兩棗指揮南唐兵大破了吳越,相傳僅首級就砍了上萬顆。但這是相傳,陸孟俊給臣忽悠地說漏了嘴,他們隻是取了三千首級,餘下七千人給他們打亂分別安排到各處軍中去了。所謂的首級上萬,那是假的……”

    “他們這邊剛敗了吳越,李璟立刻就將陸孟俊調往江北與李景達匯合。”

    郭榮聽明白了,眼中閃著炙熱的光芒,道“江南沒兵源了!”

    羅幼度正容道“也該沒兵源了。在陛下的指揮下,我軍從去年十一月起至今,或擒或殺的南唐兵卒已經超過十數萬。”

    “現在李景達手中的四萬,朱元收編了蘄州李福的兵馬,手上也有一萬,這五萬人應該就是江南最後的進攻力量。”

    “隻要我們將他們吃了,整個江淮就是我們的。”

    “南唐已經沒有任何力量在組織進攻部隊了,除非將最後防守江南的力量也調往江北。李璟敢這麽幹,那臣就要恭喜陛下全取江南了。”

    郭榮握拳輕輕地敲著案幾道“朕懂你的意思了,他們想來救壽州,就讓他們來救。我們收縮兵力,養精蓄銳。就在壽州城下與他們決戰,隻要贏了,江淮就是我們的。壽州也不用強攻了,困到他們斷糧即可。”

    羅幼度拜道“陛下英明。但其實我們不用急著與他們決戰,等著讓他們來攻。”

    “壽州讓我們圍著已經半年了。盡管不知城中還有多少糧食,但臣不相信剩餘的糧食,還夠他們吃上一年半載。”

    “急得不是我們,是他們。我們隻要守著,等他們打累了,打乏了,就是我們的機會。我們也可以趁著他們進攻的時候,花時間訓練出一支可以與他們水軍一戰的水師。以避免他們見勢頭不對,直接乘船而逃。”

    “故而臣懇請陛下,暫且回師汴京。於汴水訓練水師,待時機成熟,再度南下抵定大局。”

    郭榮看著羅幼度笑道“你這是覺得朕受不住從軍之苦?”

    羅幼度趕忙搖頭道“倒也不是,陛下一代英主,自即位起便肩挑我大周文武之事,自非尋常守城之主可比。”

    “隻是有些心疼陛下,這前線環境惡劣,現在又是酷暑天氣。江淮氣候又怪異,時不時還來幾場大雨。陛下又要為軍事煩憂,還得處理國政事務,在這般環境下,如此辛勞,實在不易。”

    郭榮臉色有些動容,道“朕也想好好享受。隻是此處若無朕親自坐鎮,就李重進、張永德這對冤家,還不得鬧得天翻地覆?”

    “朕當壯年,為了大周,累些倒無所謂。”

    “不過訓練水軍之事,確實不能馬虎,得盡快提上章程!”

    “今日你來得正好,朕任命你為沿江招討使兼權水師都統,在巢湖訓練水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