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 內卷起來

字數:4553   加入書籤

A+A-


    經過激烈深度的交流,羅幼度手臂環著自己的皇後,聽他說著出征的這些日子,汴京宮裏的一些事情。

    符清兒臉上依舊殘留著些許潮紅,慵懶地說道“陛下,妾身向你求個官。”

    羅幼度有些意外,符清兒極少過問國事,更別說討要官職了,問道“皇後直說!”

    符清兒道“給妾身的兄長討個職位,爹爹不知發了什麽瘋,因為家裏的愛犬,將兄長趕了出來,氣死妾了……”

    羅幼度眼骨碌一轉,笑道“什麽時候的事情?”

    符清兒想了想道“兄長是給阿貔擺滿月酒的時候,來到汴京的。”

    算了一下時間,不正是自己覆滅孟昶,曹彬大軍過江前後。

    瞬間羅幼度就明白自己那個老嶽父的意思了。

    符彥卿的政治覺悟奇高,但還是留有一手的,將自己的寶貝兒子跟天雄軍綁在了一起。

    老家夥就怕出甚麽意外,手上有兵,心裏踏實。

    隨著蜀地的歸附,曹彬渡江成功。

    天下大勢明了,符彥卿將符昭信趕出了天雄軍,意味著老家夥準備放權了。

    天雄軍不再由符家人繼續管控。

    在識時務上,符彥卿比王景更有一手。

    羅幼度道“舅兄在收複燕幽故地的戰役中,立有大功,封個刺史是綽綽有餘的。”他想了想,說道“就任命他為泉州刺史吧。遠是遠了一點,不過想要壓住地頭蛇,非得一條過江的猛龍不可,舅兄是不二之選。”

    留從效已經說了陳家的事情。

    羅幼度身為皇帝,自然不會親自處理這事情。

    天下這麽大,一個地方豪強都得他親自出手,那還不得累死,安排一幹吏足矣。

    不過這人選,羅幼度並沒有想到合適的,本打算明日與宰相們商議一二,選擇一個能臣幹吏。

    現在符昭信空了出來,正好合適。

    符昭信作為符彥卿的長子,當今天子的舅兄,僅憑這層身份足以壓倒一片人。符彥卿這老狐狸在給自己兒子開開小灶,指點一下,安排一個泉州陳家,那是綽綽有餘的。

    一下子了卻了兩個心事,羅幼度心情大好,對著懷中佳人就是一通熱吻。

    第二日一早,羅幼度見正在紮馬步的醜醜,有些心疼道“現在學武,是不是早了一些?”

    符清兒道“隻要適量就好,妾有分寸的,不會勉強醜醜。”

    羅幼度放下心來,前去上朝了。

    今日上朝以祭祀為主,朝廷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大勝,蜀地、江南歸附,需要告於太廟。

    李景、李從嘉還有孟昶的次子孟玄玨自然也在其中。

    作為敗者組,他們自是滿心淒涼。

    孟玄玨還好,李景、李從嘉本就羸弱,更兼多愁善感,眼眶微紅,就差沒有哭出來。

    李從嘉看著麵前的太廟,想著已經給拆毀的李家太廟,該死的靈感莫名湧上心頭。

    坐在龍椅之上,羅幼度與文武官員商討對於江南、蜀地的安排治理。

    羅幼度發現朝堂上文臣們極為踴躍,皆極力表現自己,奉公的態度比之以往高了不少。

    羅幼度在歸來的路上就有所察覺了,自是知曉緣由。

    此次南征之前,天下呈現一統之勢,南征之後,就是天下一統,無可避免。

    在這風頭浪尖之處,誰不想好好地表現自己?

    即便早有隱退心思的王溥也厚著臉皮,想在首相的位子上多幹幾年。

    王溥是廟堂五相中最沒有存在感的,他比不上魏仁浦足智多謀,更不如宋琪、竇儀、趙普屬於自己人,就是以名望而掛首相之位,安撫前朝大臣的。

    王溥重名而不重權。

    他對於權勢沒有很高的,但是對於自己的名望很苛刻。

    本來他是打算在穩定朝局之後,功成身退,以一生清名致仕還鄉。

    但隨著這大勢的走向,王溥覺得自己還能多當幾年的招牌。

    這朝廷自己人已經開始內卷起來,江南、巴蜀的諸多歸附的大臣自然亦不例外,他們在中原朝廷全無根基,自然更加急切。

    胡家酒肆。

    汴京城裏微不足道的一個小酒家。

    陳處堯看著麵前略微老舊的招牌,心中驚訝,這趙普堂堂宰相,怎麽在這破地方見自己?

    他在周邊問了兩圈人才找到位子。

    信步入店,店小二迎了上來“客官想吃什麽?”

    陳處堯道“是趙先生請在下來的。”

    店小二大悟,道“雅間請!”

    說是雅間,其實就是一個小包間。

    包間裏還有一人,年紀與他差不多,在三十、四十間的文士。

    陳處堯先做了自我介紹,方知對方叫伊審征,也是受趙普邀約而來。

    雙方眼中皆透著一絲忌憚敵意。

    天下一統,已成定局。

    羅幼度能不能成為秦皇漢武唐宗這樣的人物不好說,但終結了五代亂世,至少也是隋文帝級別的明君聖主。

    跟在這種君王手下幹活,隻要幹出成績,必然為後人推崇。

    他們這類亡國舊臣已經慢了中原諸臣一步,現在要競爭為數不多的崗位,彼此早已明爭暗鬥起來。

    陳處堯、伊審征正是其中領銜人物。

    陳處堯是李景的肱骨謀士,但隨著李景入中原,江南亡國,陳處堯成為了無主亡國之臣,自然是有心為未來考慮。

    他費盡千辛萬苦地從契丹回江南,可不是為了當一個亡國之臣,碌碌無為,了此一生。

    伊審征則是孟昶的外甥,以父母恩蔭,在孟蜀地位極高,憑借浮誇自吹的本事,深得孟昶器重,官居樞密院事,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兼宣徽南院使,在孟蜀廟堂上最拔尖的那批人。

    他們都是兩地的拔尖人物,隻是爭鬥的厲害。

    “抱歉,讓二位久等了!”

    一人推門而入。

    陳處堯、伊審征同時起身相迎,但不約而同地一怔。

    來人並不是約見他們的趙普,而是一個麵貌很平庸的路人。

    來人直接走到主位,說道“自我介紹一下,鄙人張進。以趙相公名義請二位來此,是有要事與二位細談。”

    陳處堯、伊審征麵色先是一變,隨即眼眸中閃過一絲大喜。

    張進,武德司使,中原天子最倚重的眼線。

    官位不高,但無人敢小覷。

    就張進這職位,他口中的要事,十有就是當今天子的事情。

    能為當今天子辦事,求之不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