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葛大娘苦心勸導

字數:4474   加入書籤

A+A-


    

    可他仔細回憶了一下,然後發現並沒有出什麽事啊,夫妻倆和和美美的,甚至出門前還……

    額,何言信默了。

    於是在葛大娘眼裏就成了他心虛的表現。

    “你要沒欺負箐娘,那怎麽突然叫她學做飯了?我跟你說,箐娘可是難得的好媳婦,你不要看她沒娘家就隨意欺負人家。”

    身後沒娘家的女人是真不好過,難過起來都不知道上哪說去。

    何言信他娘當初嫁過來安山村六年時,娘家就因為發大水被衝了,隻剩了她和一個嫁得離這有七十裏遠的姐姐。

    要說這有爹娘和沒爹娘的區別還是很大的,剛開始姐妹兩家還會來往,後來就漸漸少了聯係。

    再後來言信他娘去世後更是直接沒了音信,如今怕是都忘了自個還有個外甥。

    再好的夫妻都是會吵個架拌個嘴,這是人之常情。言信他娘難過起來沒處說隻偶爾來她這坐坐時才能吐露一些。

    箐娘身後又沒有娘家,真受了委屈,鬧了矛盾也沒人偏幫,沒個去處。

    這不,她看著最近情況有些不對了,就趕緊找言信來問問清楚。

    小夫妻倆是她保的媒促成的姻緣,葛大娘打從心底不希望他們出什麽問題。

    外邊那些多舌的婦人都說些什麽其實她略有耳聞,但她從不覺得宋葉箐不下地幹活,不給男人做飯就不是個好媳婦了。

    葛大娘一向開明,對自己的兩個兒媳並不刻薄。家裏的事情該做做,有些不能做就罷了,要求不多。

    就是二兒媳嫁過來這十年多,做飯的次數屈指可數,幹活還時不時偷點懶她也沒過分說什麽。

    當然她也因為心疼大房跟個驢般埋頭苦幹,所以罵過二房的偷懶行為,但她可從沒想過要讓兒子給人休了換一個能幹的媳婦來。

    吳家是娶回來的是一起把日子過好的媳婦,又不是找能幹活的牲口。

    不下地幹活怎麽了?就箐娘那手繡活,一個月裏至少能賺二兩銀子呢!這不比多少村裏在地裏埋頭苦幹的強?

    人家畫畫樣子,手指翻飛,一天兩天的就能出一塊精美的帕子或者荷包。

    鎮上專收各式繡活的掌櫃喜歡得很,指名就要她的。都收來送去給縣城甚至府州,賣給那些消費得起的夫人小姐們。

    偶爾也托箐娘做大件的,衣物披風等等,那更是大進項。

    要真讓她把刺繡放下去種地忙農活,那才叫可惜了呢。

    若不是葛大娘自己手太粗糙做不來精細活,她也想學嘞!

    家裏的孫女大玲倒是跟她嬸子學了,雖說繡得不如從小就學這個的箐娘,但每個月也能掙個兩三百文的。再說多了這門手藝,今後也好說親不是。

    做不好飯這事也是言信樂意寵著唄,一個願打,一個願挨。外人能說啥?

    更何況箐娘把家裏裏外外打理的井井有條,把兩個孩子教育得乖巧有禮。他們夫妻倆感情又好,還有什麽不對的?

    她就看不慣那些長舌婦天天酸了吧唧的,在背後說箐娘的不好。

    經過這幾年的相處,她是真的喜歡箐娘這個人。不驕不躁,落落大方。

    自己沒女兒,又有那不著調的二兒媳的襯托,更加覺得箐娘可心。

    葛大娘絮絮叨叨地說著叮囑著,後麵還加了一些夫妻間的相處之道。

    “你們互相忍讓著些,就是彼此有什麽做得不對了,坐下來好好談談,可千萬別冷著對方。這冷著冷著啊,心就涼了,有了隔閡那哪成。”

    何言信聽著葛大娘的絮絮話語,倒也不感到厭煩,隻是多了幾分尷尬。

    她說的極為用心,可問題是如今雙雙換了芯的他倆現在完全用不上啊。

    這要是原主在這聽這些,肯定受益良多。

    不過對方居然察覺到了宋葉箐的變化,這讓何言信有些不安。

    自己跟原主的性子還是有很多不同之處,宋娘子來到這不過五年,而原主可是他們從小看到大的。

    如果他們能看出宋葉箐的不對勁,那肯定能看出自己的問題。

    既然葛大娘有所誤會,以為宋葉箐的異常是因為他倆吵了架,那不如就此認下來,給他們後來的改變找個好借口。

    突遭變故性情大變?不錯,好理由。

    至於夫妻吵架會導致整個人變化那麽大?

    別問,問就是鬧得實在很嚴重,真傷了心。

    “大娘,不瞞您說,最近我跟箐娘的確發生了些事情。唉!我也不知道該怎麽說好。”

    何言信做出憂愁為難的樣子出來,還挺像那麽回事,隻是他的耳朵漸漸變得又紅又燙。

    雖然欺騙了老人家讓她擔心不太好,內心也有點過意不去。

    但沒辦法,他倆的那些問題總得有個適當的理由遮掩一番。

    “那些事都是我的不對,不過大娘你別太擔心,我回去會跟箐娘好好談談的。”

    這段話看似說了什麽,其實什麽都沒說。人類的腦補功能是很強大的,剩下的就交給對方猜吧。

    葛大娘見他不想說出鬧矛盾的原因也就作罷了,隻說讓他回去後跟媳婦道個歉,好好過日子。

    何言信自然是連連點頭,答應下來。

    回了家,兩個小孩已經換了身衣服,宋葉箐就著還未沉下的天色在院子裏正給他們洗漱。

    關於無中生有的鬧矛盾這事,何言信想跟她通個氣,讓她在外人麵前別露了餡。隻是有孩子在場,隻好等會再提。

    看自己也幫不上什麽忙,何言信就去堂屋把爐子點上。

    天快黑了,這個點睡覺還太早,可他受不了待的地方沒一絲光亮。

    不得不說,電真的是近現代最偉大的發明。

    如果沒有電,就隻能像他這樣在這燒火了。

    這東西說是火爐其實形製上更像火盆,隻是上麵架了一個小鐵架,取暖照明的同時可以用來燒水煮茶啥的。

    徹底融合記憶又實踐過的何言信現在對於生火已經是手到擒來,熟悉得不能再熟悉了。

    真是想不到自己還有這麽一天。

    不久前他還是個開著豪車,就是躺著吃紅利都吃不完的富二代呢,現在就成了古代一個家境貧寒,取暖都得燒柴火的農村漢子。

    他一邊往爐子裏添柴一邊控製不住的笑出聲來,自娛自樂。

    誰又能想到呢?

    ------題外話------

    部分章節有捉蟲和小小修正bug哦,如果等作者更新等煩了,可以從頭再來一遍。我們一起來找茬呀,我想帶給讀者更好的作品,所以對於文章漏洞,盡情發言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