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出門采購送貨來

字數:5145   加入書籤

A+A-


    

    可能是因為不好意思用他拿回來的銀子吧,何言信想著。

    剛剛經過街道時,看見些成衣店,擺掛著的衣服都很漂亮,何言信覺得穿在宋葉箐身上一定也很好看。

    於是他直接開口詢問,是想告訴對方,不必拘謹,把這些分的那麽清楚。

    就是不知道對方到底有沒有聽懂他的暗示了。

    這邊的宋葉箐才覺得奇怪呢。

    胭脂水粉,衣服首飾。買那些做什麽?

    她對胭脂水粉不怎麽感興趣,而且空間裏有化妝品。再說這也不是打扮的時候。

    衣服?這是在趕路啊,當然要買暗沉些的顏色咯。淺色衣服很容易弄髒,超級難洗的。

    至於首飾,她本來就不喜歡戴。

    “沒有想買的。”

    宋葉箐猶豫了一會,又接著說

    “錢還是省著點吧,到了昭州用到錢的地方更多。”

    她想到記憶中昭州的物價,不得不說,還是挺高的。

    其他的先不提,落腳的房子肯定要買,做生意也得有啟動資金。

    雖然她已經打算好要把空間裏的玉佩賣了,但這錢還是能省則省吧。

    何言信幽幽歎了口氣,“那走吧,我先跟你們去買菜,再去找人。”

    沒個人幫忙帶孩子,真就去哪都不方便。

    “好。”宋葉箐取了錢把床頭櫃收回空間,又拿了個手提的籃子出來。

    然後才起身,招手喊孩子。“大寶小寶,過來。”

    幾人也沒趕車,讓騾子也歇歇氣,鎖了門離開。

    “大爺,這雞蛋怎麽賣?我都要了。”

    宋葉箐蹲下來看一老農擺在地上用籮筐跟稻草裝的雞蛋。

    老農嘴邊胡須一動一動“四文一枚,這裏有……”他數了數,“四十二。”

    冬天雞下的蛋少,為了叫它多下點,還得專門給它燒火暖著。再加上大通縣物價也更高,所以就貴了些。

    之前路過的城鎮基本都是兩三文一個。

    老農樂嗬嗬道“若都要了,我把籮筐也送你,免得放來放去。”

    筐是自家用竹子編的,倒也不值錢。

    “好,我要的。”宋葉箐拿出荷包來,給他數完錢,提著又去另一邊。

    何言信就跟個背景板似的,抱著宋承思,牽著何承則,跟在她後麵。

    這邊一個大娘賣的菜種類又多些,大白菜、韭黃、白蘿卜、黃豆芽……

    看來是家裏搭了火室。

    火室類似於現代的溫室大棚,專種反季節蔬菜。

    宋葉箐每種蔬菜都要了幾斤,直接把這攤位給搬空了。

    直接去買了個麻布口袋裝,耐壓的放最底下,豆芽那些就放籃子裏。

    “小娘子家中是要做席麵嗎?”那賣菜的大娘問了一聲。

    宋葉箐不是,隻是這裏蔬菜種類多,她想買上些囤起來而已。

    但不能這麽跟人家說,於是她隻管點頭“對。”

    “小娘子,來瞧瞧我家的勃荷,可好著呢!”

    “我這也有,比別人家的都水靈,來瞧我的。”

    旁邊的人看她買的多,紛紛叫賣起來,還拿起菜在手上向她展示。

    宋葉箐過去。原來勃荷就是薄荷,倒是可以買點炒雞蛋吃。

    於是又買了些勃荷,幹蠶豆之類的。

    何言信早就把孩子放下了,背著麻袋。

    兩人分別牽著孩子,又去了肉鋪那。

    最後買了一堆,顯然,宋葉箐一個人是拿不回去的。

    繁榮就代表著到處都是人,所以想把菜裝回空間都不行,何言信隻好把他們送回去再出門。

    孩子也牽不了,放他們自己走路,幾人回小院。

    臨要出門,宋葉箐又叫住何言信。

    “除了米,你再買十斤麵粉吧,我今晚做饅頭去路上吃。”

    這裏的麵粉不像現代的又白又細膩,做出來饅頭也不招人眼,挺合適當幹糧的。

    “雜糧就不用買了。”她原本是想做雜糧雞蛋餅,但想想還是算了。

    做這個得先把雜糧蒸熟,再搗成糊狀放上雞蛋佐料那些,最後弄成餅在鍋裏放油煎幹。

    這油嘰嘰的又麻煩,倒不如做饅頭,再弄點肉醬,既好吃又方便。

    “行。”確定沒了下文,何言信才離開。

    把兩個孩子哄著睡了午覺,宋葉箐才去忙自己的。

    這小院沒有井,隻在廚房外擺了個大缸。掀開木頭蓋子,裏邊是滿的。

    她拿盆出來洗肉,打算先做肉醬。

    肥瘦相間的豬肉洗淨,先切成小塊再剁碎,放碗裏用少許澱粉,耗油醃製。

    蔥薑蒜同樣切成末狀。

    起鍋燒油,放肉末把水分炒幹後扒開到鍋邊,下蔥薑蒜爆香後混合翻炒。

    豆瓣醬和黃豆醬放點水調和成醬汁後加入鍋中,放少許白糖,鹽,醬油,五香粉。

    最後小火慢燉把水分收幹,就可以打到盆裏晾涼。

    一時間,廚房裏滿是濃鬱的香氣。不過等晾涼後,香味就全收回肉醬裏了。

    宋葉箐嚐了嚐,有些鹹,但用來配饅頭吃剛好。

    正洗著鍋呢,外邊突然有人敲門。

    “勞煩您開下門嘞,我是來送貨的。”一男聲叫道。

    送貨?應該是何言信買的東西吧。

    “是誰讓你送來的?”但她也沒直接開門,在裏邊問。

    陌生地界,是該警醒點。

    “是一位姓何的郎君在我們米鋪買的糧食。”男子回答。

    宋葉箐這才開了門。

    男子推著獨輪車進門,看著年紀不大,也就二十來歲。

    把那些口袋卸下後,他擦了擦頭上的汗水,笑著說道

    “承蒙。這裏是一石大米,十斤紅豆,二十斤麵粉,四十斤黃豆。您來點點。”

    宋葉箐去倒了碗涼白開給他,過去看數目。

    男子喝完水把碗放到石桌上,“你家相公已經給了錢,若沒什麽問題,那我這就走了。”

    宋葉箐表示沒問題,把他送出門。“好,多謝,您慢走。”

    回身到那堆糧食麵前,好家夥,怎麽買了這麽多?

    不過有空間在,倒也不用擔心拿不拿得動。

    把麵粉舀了一盆出來,宋葉箐就把所有東西收回空間。

    去廚房弄酵母水,然後開始揉麵、醒麵、排氣再揉、切成劑子,揉成團後再醒發。

    最後拿出蒸鍋來,放火上開始蒸。

    這途中,倆孩子醒了跑來找她,還幫忙在那添柴呢。可謂是乖巧極了。

    ------題外話------

    雖然是架空文,但我好多東西都以明朝時期做參考,那會很多常見的蔬菜都有了,也有反季節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