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 進東湯知縣前來

字數:4742   加入書籤

A+A-


    

    不過這些人除了髒和瘦外,精神麵貌倒也不是特別差。

    至少大部分人都有力氣站起身,身上也沒有那種將行就木的氣息。

    “盡快進城吧。”宋葉箐跟旁邊的何言信說道。

    馬車上的糧食都用麻布遮著,可若是待在外邊無意間被瞧見,又或者有人按耐不住上手搶,會引發動亂的。

    他們這五十來個人,可擋不住成百近千的人群。

    所以發放糧食絕對不能在外邊一股腦的弄,得有個章程。

    “好。”何言信緊皺眉頭,現在的情況倒還沒有前世的情況差。

    但以現代人的眼光來看,依舊覺得這畫麵觸目驚心。

    他從車廂出去,幫忙趕車的鏢師放緩車速讓他下去。

    何言信下車與李鏢頭商議後,隊伍加快速度,一路戒嚴地往城門趕去。

    到了那一看,城門果然緊閉。

    見他們過來,城牆上一官差大聲詢問。

    “你們是什麽人?來幹什麽的?”

    他們總不能大喇喇的當著外邊災民的麵說是來送糧的。

    還是李鏢頭抬出威成鏢局的名頭,說有重大事情商議,對方才答應談一談。

    然後從城牆上放下來兩個筐,隻讓何言信跟李鏢頭上去。

    何言信上去後把之前想好的那套說辭跟對方說完。

    聽說是來布施的,那官差麵上一喜,但還是問何言信要身份路引,又讓李鏢頭出示威成鏢局的信物。

    他以此來辨別事情真偽,方便回稟知縣。

    何言信早有準備,拿出宋葉箐在路上畫的假商戶路引。

    上邊他們一家除了姓沒變外,名字都換了個,戶籍地在北邊的一個小縣城裏。

    這裏的路引極好造假,而宋葉箐本就擅丹青,毛筆字也寫的極好。

    再加上空間有很多書畫工具,所以弄出這個並不難。

    那官差看完後,帶著他們下了城牆,然後集結一百多名官兵拿著長矛,盾牌。

    打開城門出去後就擋在門口,隻留出供一輛車馬進出的空位讓隊伍進城。

    也有災民想趁亂混入,但都被長矛逼了回去。

    何言信沒忍住,還是開口問官差為何不讓災民進城。

    那官差歎了口氣,邊盯著人群邊說

    “您有所不知,剛開始是讓進的。不僅如此,知縣大人還開倉放糧,又鼓勵城中富貴人家煮粥布施。

    可時間一久,就出事了!部分災民無錢財無住處,就在城中鬧事,小偷小摸的甚至搶東西,越來越混亂以至於難以管理。”

    他說完這段話,召來一個捕快,讓這人去稟告知縣,又轉身繼續跟他們說。

    “無奈之下,我們大人隻得下令把人趕出城外,關閉城門,每日午時才出城門施粥。”

    怪不得這些人的情況看著還算不錯,也沒有做出一哄而上的行為。

    原來是城裏每天都會出來施粥安撫人群啊。既然有吃的,那誰會願意冒險去搶呢?

    “隻是這段時間以來,糧倉的糧食已經不多,每日一頓的粥也越來越稀,外邊來的災民卻越來越多。

    城裏米鋪都快被買空了,城裏的百姓也得吃東西啊。可從外邊買的糧還沒到,我們這幾天正想著接下來該怎麽辦呢,沒想到就來了救急的。”

    那官差很是感激的樣子。

    要知道如果把每天一頓的稀粥都停了的話,外邊那些人極有可能會直接亂成一團。

    更重要的是他們也不願意有人活生生餓死在眼前。

    等所有人都進了城後,大門又一次緊緊閉上了。

    何言信謝絕了官差要給安排的房子。

    這件事需要有官家的人協助是沒錯,但不能把糧食交到人家地盤去。

    畢竟這一交,主動權就不在他們手上了。

    李鏢頭派鏢師去找合適的地方落腳,最後找了兩處才住下五十人。糧食就都放到院子比較大的那家。

    宋葉箐則是單獨找了一戶小院,帶著孩子在那邊。

    還沒等他們把糧食卸下,知縣就親自找來了。

    這位王知縣還很年輕,才二十七歲。

    一上來就對著他們一通感謝,也沒有擺官架子,說場麵話。

    “諸位真是大德之人!我替那些百姓在這謝過你們。”說完竟是要半跪下行禮。

    他們自然是趕緊把人攔住了。在大安國,官跪民?受不起。

    不過從這看來,這王知縣確實是個替百姓著想的好官。

    接下來的時間裏,幾人聚在一起商討了很久。

    把大部分事情說完後,何言信才去找宋葉箐和兩個孩子。

    進去時,她正在院子裏洗孩子的衣服,兄弟倆在跟隔壁人家的小孩玩。

    何言信自覺搬了凳子坐過去,挽起袖子和她一起洗。

    這一路來他洗自己的衣服都習慣了,完全沒有在現代離了洗衣機就不行的那種樣子。

    “你說,咱倆還裝富商呢,你這個夫人卻還得自己洗衣服。是不是太奇怪了點。”

    他將手上這件衣服的水扭幹,小聲跟宋葉箐說著。

    “小富之家,又是出門在外,倒也不奇怪。”宋葉箐認真清洗,慢悠悠回應。

    “也對。不過我們還是需要雇傭或者直接買個能做事的人來。得有個人幫忙看著孩子,不然我倆做什麽事都不方便。”

    何言信主動提議。

    雖然用現代思維看買賣人口奴隸叫人不舒服,但誰叫他們待的就是這麽個社會呢。

    宋葉箐點點頭表示讚同。要帶兩個孩子,真就做什麽都丟不開手。

    不過還是等去了昭州再說這事吧,如今不方便。

    略過不提,宋葉箐又問另一件事。“你們談的怎麽樣?”

    “我們把這事交給官府來做了,畢竟他們確實有經驗有章法,比咱們強。”

    來之前都想的是直接發糧食給災民,讓他們自己煮來吃。

    可這麽做增加了互相搶奪的幾率,確實不如直接施粥。

    “但我們有監督權,到時候和他們一起出去幫忙,糧食也會仔細記賬,確保無疑。

    官府到時候會給威成鏢局一個蓋了章的牌匾,相當於官方認證吧。”

    何言信頓了頓,滿是“遺憾”的告訴她“可惜咱倆連這個牌匾都沒撈到哎。”

    說完這句後,他滿臉寫著快來問我為什麽。

    宋葉箐看著他,其實知道原因。但還是如他所願。

    “為什麽我倆沒有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