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八章 村裏遇社會青年
字數:4807 加入書籤
宋葉箐微笑著應了,問她“現在沒有不舒服的地方了吧?”
對方傷的是頭,是很容易留下後遺症的部位。
孟老夫人眉頭微蹙,麵帶憂色朝她道“偶爾會有眩暈之症,看了幾個大夫,藥也吃了不少,可總不見好。”
宋葉箐仔細聽完,然後說道“若得您信任,我可以幫忙看看。”
孟老夫人自然是應好,讓女兒坐過去那邊方便她把脈。
“你仔細跟我說說是怎麽個眩暈法。”宋葉箐看著對方的麵色,問道。
別人口裏說出來的不比患者親自描述的好。
“就是早起時眼前會黑一陣子,還有久坐起身也會。”孟玉晴低聲說了。
“好,把手伸過來。”宋葉箐開始把脈,又問道“頭會疼嗎?眩暈時可有嘔吐之感?”
“都不會,隻是暈。”孟玉晴低著頭。“有時這裏還會難受。”她指的是心髒。
宋葉箐點點頭,把手放開。
還是之前那樣,這女孩被養得太過嬌弱了。身子弱,低血糖,但還沒有到“病”的地步。
聽到這個結論,孟老夫人急急問“那該吃點什麽藥好?”
“可以不用吃藥,慢慢用食療法養著。早餐可以用一碗黑豆粥。平時燉烏雞湯,加入黨參或者茯苓效果會更好一些。”
宋葉箐又說了幾個低血糖的食療方法。例如排骨燉蘿卜,蝦皮豆皮湯。
孟老夫人自然是連忙讓兒媳婦記下來。
此間事了,孟舒瑞的妻子——陳娘子主動開口誇讚宋葉箐的醫術。
兩人接著聊了幾句,還算相談甚歡。
直到宋葉箐離開孟宅,都是她送出來的。
“孟二嫂,我這就走了,不必再送。”一連出了三道門後,宋葉箐轉身拜別,前邊就是大門了。
“好,弟妹平日裏多來家裏找我坐坐。”陳娘子笑道。
呼!離開孟宅,宋葉箐鬆了口氣。
家裏人多就是這樣,跟宋家老宅差不了太多。勾心鬥角或許說不上,但暗流洶湧絕對少不了。
剛剛她跟陳娘子聊天,孟老夫人欣慰的看著她們,其他人也笑著。
隻是於娘子的臉色可不太好,那笑容看著就尷尬。
也對,作為長嫂卻因為丈夫不頂事,被妯娌搶了風頭,換了誰都高興不起來。
宋葉箐有些不喜歡這樣的氛圍,不過也不關她的事,別摻和進去就行。
離開孟宅後,她轉道去村裏屠夫家,想買點排骨。
何言信說是在哪來著?門外有棵杏子樹……
她饒了許久,都沒有找到杏子樹。
好吧,得問問人。
又走了一會,宋葉箐看見拐角處一穿棕色破麻衣袍的男子提著一小塊豬肝走過來。
看來是在那個方位。不過為了確保準確,她還是走近幾步後開口問道
“這位大哥,請問買肉的地方往哪走?”
“這邊過去左轉……”男子抬頭,正要給她指路。
心裏還在想著,自己也才來了孟家莊兩天,卻有人來問路,也是好玩。
可當他看清問路的人後,臉上的表情突然滯住。
“哎…你不是…”宋葉箐看到他的長相,也想起這是誰了。
雖然對方現在跟以前比起來,落魄了不止一丁半點,但她記性好。
“社會…咳”本來想說社會青年的,還是及時止住了。
“我不是,你認錯人了!”男子,也就是秦天榮忙低下頭,從她身邊飛快的跑過。
夭壽啦,怎麽會在這個地方遇到這個殺人魔女,該不會是來找他滅口的吧?
這是他腦海中冒出的第一個想法。
等他跑到孟家側院小門時,才逐漸冷靜下來。
不對不對,對方應該隻是單純問個路而已。
更何況,都過了那麽久,這裏離康佑鎮遠了不是一丁半點,她沒必要,也用不著。
再說自己也沒去告發她對吧,心虛做什麽?
秦天榮做好心裏建設,左右環顧,確定人沒追上來才進了門。
剛進去,同住一個院子的婦人就緊盯著他手裏的那小塊豬肝,咽了咽口水。
他仿若無人,也不理會,走進他們在這分配到的房間。
“爹,買回來了。”他朝床邊正在給秦母把脈的秦父說道。
“好,拿陶罐去裝三分之一的水。”
秦父看著床上虛弱的妻子,心中無奈歎息。
他們離開齊州後,行李跟盤纏被賊人劫了去。
從家裏帶的那些珍貴藥材也沒了。
錢財隻剩下秦母縫在小衣裏的,父子倆身上藏的都被扒了。
無奈之下,秦父隻得決定到昭州尋自己父親的至交好友。
對方還欠他們家三百兩銀子,欠據縫在秦母那,也保下來了。
可千辛萬苦到了昭州府城後,卻發現當年留下來的地址,早已人去樓空。
錢沒剩多少,秦母又病了。他們隻得隨安頓災民的官府到孟家莊住下來。
秦天榮把陶罐擺到爐子上,秦常山去包袱裏拿出在路上挖來的黃芪等藥材。
看著兒子把藥接過去,拿出刀熟練的處理所有東西,最後把藥燉上。
秦常山欣慰的點點頭。
父親還在時說過,這孩子悟性在自己之上。
可自從十四歲那年,他姐姐去給知縣做小妾後,就跟家裏犯起了倔,從此不肯再學醫,也不管家裏藥鋪的事。
整日吊兒郎當的,同外邊的人跑來跑去,過了兩年又說要做能賺大錢的生意。
雖然也的確讓他搞出了點名堂來,但家裏到底世代都是醫者,又是獨苗苗,怎麽能不繼承呢?
好在這一路來的顛沛流離,叫兒子成熟了不少,可能是想通了罷。
“天榮,你如今大了,為父也老了,今後家裏的事還得由你支撐。”
秦常山看他臉色平靜,嚐試著開口提起每每一說,就讓他犯倔的那個名字。
“你就把阿燕忘了罷……”
外邊的人雖不清楚,但作為父親,他哪裏不知道自己兒子的心思。
秦天榮正往爐子裏添柴,聞言手上一頓,卻沒有像以前那般撒手轉頭就走。
半晌,他才微不可聞的應了聲好。
秦父所說的阿燕,其實是秦天榮六歲那年,他祖父從外邊領回來的孤女,大他一歲。
兩人青梅竹馬,一起長大。阿燕又生的極其秀美,性情也張揚,如同一朵芍藥花般,散發著美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