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零九章 學規矩迎禦賜
字數:3967 加入書籤
對方來的也早,天才蒙蒙亮門口就停了一輛驢車,從上邊下來一個身穿靛藍襖裙,年紀大概在四十上下的女人。
與她一起來的是一個趕車的小太監,把人送到後進門喝了杯茶就去給宋葉箐磕頭道了聲喜,然後揣著德西遞過去的紅封銀子架起車直接回了大部隊所在的驛站。
使者還未動身,因為昭州城裏的大大小小官員隻要有心,都會去驛站裏拜訪,有些就算是避嫌,自己去不成也得派下人帶著禮低調的走一遭。
那些愛鑽營想上進卻苦於沒有門路的,都鉚足了勁往使者這裏跑,就盼著對方回了京城能在皇帝或者上峰麵前提一提自己。
城裏人多眼雜,就算有什麽私下的交易往來,在城外的驛站做是最合適的。
這時候使者身邊上上下下都能得到不少的好處。
紅封裏邊是六錢銀子,不算特別多,但對於這種大清早就被指派出來趕車的小太監來說已經是意外之喜。
宋葉箐與何言信對給人賞錢這種事到底是一知半解,靠著記憶裏那些經驗不夠用。還是詢問了德西的意見去找了紅紙來包了一些數量不等的銀子和銅板,以備不時之需。
大戶不是那麽好當的,也就是近來玻璃廠的收益可觀,不然給個賞銀都得給窮。
“嬤嬤請裏麵坐。”宋葉箐見對方略有些拘謹的樣子,把人帶進會客廳。“家裏正打掃衛生有些亂,您別介意。”
人是宮裏出來的,還需要對方教導自己禮儀,這時候可不能讓阿花他們來接待,隻能宋葉箐自己來。
“宋小姐這是哪裏的話?您這麽說就折煞奴婢了。”海嬤嬤從隻坐了一半的椅子上站起身又行了個禮,搞得宋葉箐隻能來扶她。
因為隻相處很短一段日子,而且不是自己人,所以宋葉箐也沒有為難人,非去讓對方改變自稱奴婢的習慣。
結束了一番你來我往的客氣後,一直在不動聲色的觀察宋葉箐的海嬤嬤開口道
“您喚奴婢一聲海嬤嬤就成,也是拖您的福,奴婢才能來這繁華的昭州城見見世麵。”
這也就是客氣話,在古代,若說繁榮,哪裏都比不上國都。
時間還早,外邊打掃衛生的正熱火朝天,要教禮儀也不在這一時半刻。
於是兩人聊起來海嬤嬤從京城到這昭州一路來的所見所聞,宋葉箐絕對是個很好的聽眾。
海嬤嬤從十歲就被賣進宮,皇宮雖大但也不是能隨便走動的,所以在來昭州的路上說是折磨人外倒也有許多趣味。多少太監宮女一旦進了宮門就再也沒有機會出來過。
宋葉箐也從對方這裏得知了許多外邊的事,尤其是如今齊州的變化。
旱情雖沒有緩解,但朝廷已經在盡力補救,隻是這次齊州元氣大傷,若想恢複到曾經可能得等上幾年了。
海嬤嬤能在宮裏生存了小半生,不說活成了人精,但也絕對不是個簡單的人物。
於是即便宋葉箐再不善和陌生人打交道,兩人間的氣氛也是一片和諧。
對彼此都有了大致的了解後,廚房裏秋娘的早點也做好了。
吃完早餐兩人才進了內院開始教導之事,宋葉箐聰慧,海嬤嬤也認真,所以進展很好。
海嬤嬤從宮中出來是帶了作伴的小宮女的,但沒有隨著一起來。一個人倒也好安排著在家裏住下,用對方的話來說就是做奴婢的住哪裏不是住,她不挑。
時間很快到了正日子這天,別院外來了不少人,最近人們來往可謂是絡繹不絕,這裏仿佛成了景點般。
這裏的絕大部分人終其一生都走不出昭州,皇城更是遙望不可及的。
甚至有那愛熱鬧的從遠處的村子辛苦走來,就為了看看從皇城來的使者風采,人們都想來漲漲見識,到老了也是個很好的談資。
就連書院都給學子們放了假,所以周際川也回了家。
為了彰顯皇家風範,整個流程都極為莊重和繁瑣。
由於正房牌位等等都在內院,於是這個平日裏隻有一家人常在的內院進了不少人。但更多人隻能在外院,甚至門外、圍牆根聽聽聲。
氣氛很是肅穆,使者聲情並茂的說著對宋葉箐的讚美,但更多的還是宣揚著皇帝是多麽的英明神武,皇恩浩蕩。
宋葉箐在身後海嬤嬤的提醒下拜了又拜,都不知道拜了多少次才從前使那裏接過主要的禦賜之物,是一本黃色綢緞封麵的冊子,其他東西都隨著流程搬進了堂屋。
之前何言信和她還討論過會不會送一塊牌匾來,結果並沒有。
整個流程持續了一個時辰,使者才退到外院的會客廳裏小坐半刻。
即便宋葉箐才是主角,但作為世俗意義上的“一家之主”,何言信才是在外陪客交往的人。
但宋葉箐也無法閑著,因為有不少女客前來,這些人大多都是小官之妻,但人家帶著禮物來,總不能把人拒之門外,於是她隻能讓阿花帶了人進內院。
好在何言信有先見之明,提前去孟家借了幾個下人來幫忙。陳娘子也起了個大早帶著丫鬟和小姑子進了內院幫著宋葉箐一起招待女客。
管家是大安很多女孩子都需要掌握的技能,尤其對於有些家底的閨秀來說。
孟家離了京城,孟玉晴今後的姻緣大概率是不會有以前好了,但管家這種事還是得學的。
再說她也快到了談婚論嫁的年紀,也該多露露麵讓外人知道有這麽一個待字閨中的小娘子。所以陳娘子才會帶了她來,這是不可多得的攢經驗機會。
除此之外,還有沈琴琴也帶著人來幫忙,她相公也在外頭幫著何言信。
使者一行人沒待多久便辭別往城裏去了,大部分人也跟著離開。
對於使者這樣地位的人,宋葉箐他們那點子家底可喂不飽對方。
於是在旁敲側擊的跟海嬤嬤打聽了一些消息後,兩人沒給使者以及前使等人封紅包,而是挑了一些玻璃用具送了幾套。
用何言信的話來說就是,人家大老遠的來一趟怪不容易的,不好叫人空著手走。
前使那還額外給了十顆宋葉箐做的靈厄丸,不過是找了機會避開人私下遞過去的。
藥丸體積小,不容易引起外人注意,裏邊還標注了服用方法和效用。對方是武官,送這個正好。
因為海嬤嬤是在宮中當差,藥丸玻璃餐具啥的也不方便帶,給封了八兩銀子。
也就是剛剛使者念皇帝給的禮單裏邊有五百兩銀子,不然宋葉箐還真沒法這麽大方。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