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你也演習他!

字數:4022   加入書籤

A+A-


    戶房百戶陸銘帶著兩名文吏在棚戶區來回巡視。

    突然多出來一千多人,糧食問題,衛生問題,工作分配,治安問題……哦,治安不會出現問題,畢竟是馴象所的地盤,在整個昌平縣,還沒有人敢在馴象所麵前造次。

    總而言之,安置流民的工作十分繁雜,馬虎不得。

    如今每一項工作,都十分急迫且繁瑣,以至於馴象所的日常訓練都停了下來,大量的校尉、力士、象奴,包括一部分旗官都被派出來協助安置工作。

    戶房作為這項大工程的牽頭部門,百戶陸銘此時已經連續幾天腳不沾地。

    “我都交代多少遍了,所有人方便必須去廁所,為什麽還有人隨地大小便?還有,夥食的供應要跟上,不要擔心糧食,百姓們吃飽了才有了力氣,將來就可以開墾出更多的荒地,可以紡織更多的棉布,可以開采更多的石料,那些糧食不就賺回來了嗎……”

    他這邊說著,身邊的文吏拿著本子一一記下。

    “……還有就是,讓那些校尉們說話客氣一些,不要張口閉口總說人家是流民,是逃難的,他們和我們一樣,都是大明百姓,無分你我,人家現在糟了難,妻離子散,來到了這裏,你們卻還出口傷人,這像話嗎?以後這種事定要杜絕,若是讓我發現誰的嘴巴改不過來,扣他的月俸!”

    陸銘一麵說著,一麵繼續前行,突然,前麵傳來聲音:“站住,你們是什麽人?”

    緊接著,另一個聲音說道:“大膽,你知道這是誰嗎?”

    “你……你是誰?”

    “大膽!這也是你能問的?”

    “你們……到底誰啊……”

    陸銘立刻轉身,向著爭吵聲的方向走去。

    現在人多嘈雜,這種吵鬧經常會出現,大多是一些小誤會,過去看看就知道了。

    那些校尉看到陸銘,趕忙退後,紛紛作揖行禮。

    而陸銘定睛一看對麵的人,卻是大吃一驚。

    他並沒有見過成化皇帝,但是卻認得萬通!

    自從來到馴象所,曾跟著徐承影去過一次北鎮府司,當時雖是遠遠候著,可對於指揮使的相貌卻已經熟記在心。

    作為錦衣衛的一員,不認識自己的老大怎麽能行?

    現如今,能讓錦衣衛指揮使乖乖護在身旁的,當今天下還能有第二個人嗎……

    而此時,成化皇帝的心情很複雜,這一路溜進來,他看到什麽都覺得很新鮮,所有事情都被安排得井井有條,流民們的日子,顯然比在大興縣看到的要好上千百倍。

    “臣錦衣衛馴象千戶所戶房百戶陸銘,恭迎陛下!”

    成化皇帝背著手,饒有興趣地說道:“徐承影呢,怎麽沒見他?”

    陸銘趕忙回道:“徐千戶最近忙著安排強化訓練,此處暫時由臣代為負責!”

    “強化訓練?”成化皇帝笑著搖了搖頭,說道,“訓練大象嗎?”

    “啟稟陛下,此番強化訓練並非是禮儀訓練,而是……軍事訓練。”

    成化皇帝更加疑惑,回頭看向萬通,問道:“馴象所還有軍事任務?”

    萬通也是一臉疑惑,說道:“沒有啊!”

    見狀,陸銘解釋道:“陛下有所不知,自從流民入京,徐千戶便召集馴象所高層進行了詳盡的研討,大家一致認為這支蒙古騎兵的動機並非簡單的打草穀,他們有著明顯的戰略意圖,現在密雲衛主動出擊,燕山一帶防守空虛,蒙古人很有可能趁機東進!”

    成化皇帝笑了笑,說道:“徐承影此番真的是有些小題大做了,區區千餘騎兵,難道還敢攻打京師不成?”

    陸銘回道:“徐千戶是通過蒙古人的行進路線分析出來的……”

    “行了,行了,他就是太想表現自己了!”成化皇帝擺了擺手,說道,“還是說說這裏吧,此處安置了多少流民?”

    “回陛下,臣剛剛看過冊子,截止今日,共安置流民一千六百八十一人!”

    成化皇帝點了點頭,說道:“卿家對於這些流民,有何感想?”

    陸銘稍加思索,說道:“眼下要安置,最難的地方有幾處,一是年老者,他們大多已經和親屬失散,而且已經失去勞動力,接下來的生活保障暫時由千戶所來承擔。再有就是這麽多的壯丁,又該怎麽分配,臣已經聯絡了昌平縣的商賈,盡力地雇傭人手。剩餘的便是分發土地,這裏的土地是馴象所的草場,常年荒蕪,讓他們墾荒,糧種可以由千戶所提供,但是農具緊缺,因此,需要鐵匠鋪加緊趕製一批農具出來……”

    這一番侃侃而談,成化皇帝居然很認真地聽了起來。

    再回想一下在東街看到的場景,簡直是天差地別!

    “卿家方才說,叫陸……”

    “微臣陸銘,忝為馴象所戶房百戶!”

    “嗯,陸銘!”成化皇帝點頭道,“幹得不錯,還有上午看到的那個……對,叫劉福山的,都很不錯,看來,徐承影手底下不乏能人啊!”

    陸銘今天是第一次如此麵對麵和皇帝說話,接二連三的誇獎,把他緊張的不行,正要推辭,隨即便聽到成化皇帝又說道:“怎麽樣才能大治天下呢?朕登基了這麽多年來,或者說,我大明先皇們,哪一個不是在尋求大治天下的藥方呢?可是孜孜追尋了這麽多年,這天下何曾大治過?所謂的大治,不過是遇到天災人禍,給無家可歸的流民們喂兩口粥水,沒有讓這赤地千裏的地方,餓死太多人,便已算是大治了,可這樣的大治又有什麽用?”

    他越說越激動,甚是感觸地道:“這一次,朕算是開了眼界。”

    陸銘趕忙說道:“陛下謬讚,這一切都是徐千戶的安排,臣隻是……代為執行而已!”

    成化皇帝歎了口氣,感慨道:“此番出巡,所見所聞,無不觸目驚心,朕實在沒想到……我大明的百姓,竟是這般的苦,都說朕是天下人的君父,可朕的子民,過的確實這樣的日子!朕從前對此漠不關心,現在親眼所見,才滋生慚愧,若是這天下各州縣,都如昌平一般,朕何至於有這樣的慚愧和憂慮呢?”

    幸好這一次出來的時候沒帶楊文慶,要不然這位楊大人又要懷疑人生了,昌平縣不是順天府轄下嗎?為什麽這裏的發生的事老夫毫不知情?

    天色不早,成化皇帝並沒有召徐承影前來,而是匆匆趕回京城。

    此番出巡實在是感觸良多,甚至,潛移默化之中,連世界觀都發生了變化。

    以往有些奏疏報上來的時候,很多都是說,我是怎麽怎麽幹的,我已經幹的很不錯了,你快誇誇我!

    大多時候,成化皇帝也都會褒獎一番,可是,如今再看到這樣的奏疏,卻有了新的想法。

    你這裏做的不夠好,那裏還有提升的空間,總而言之,你這個……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