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九章 神童?

字數:2327   加入書籤

A+A-




    “題目:詠竹

    作者:梁小虎

    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當薛生念完最後一字,在場的人隻覺心情複雜。

    尤其是張載,如果說那首“勸學”還僅僅是懷疑他人代筆所作,那這首就是毫無疑問的代筆。

    梁小虎根本不可能作出這樣的詩來。

    聽雅閣。

    張載,吳其禮,薛生麵相相覷,一時拿不定主意。

    “先生,院長,全程我都在場,可沒有發現絲毫的不對勁之處,等我下場走到梁小虎身邊時,他已經作好了此詩。”

    圓潤的吳其禮有些想不通到底是哪個環節出了問題,在考場內,沒有人接觸過梁小虎,也根本不可能替換試卷,或者給他提醒。

    八歲的小童怎麽頃刻間就能寫出這樣的好詩呢?

    此篇“詠竹”所描繪的並不是竹的柔美,而是剛毅之感。

    開頭一個“咬”字,一字千鈞,極有張力,再以“不放鬆”來補足“咬”字,勁竹的個性特征表露無遺。

    次句中的“破岩”更襯托出勁竹生命力的頑強。

    後二句,再進一層描繪惡劣的客觀環境對勁竹的磨練與考驗。不管風吹雨打,任憑霜寒雪凍,蒼翠的青竹仍然“堅勁”,傲然挺立。

    “千磨萬擊”、“東西南北風”,極言考驗之嚴酷。

    全詩語言質樸,寓意深刻。

    吳其禮捫心自問,自己寫不出這樣精妙,無法用言語形容的好詩來。

    更何況全詩寫“竹”,通篇卻沒有一個“竹”字,這才是這首詩最妙的地方。

    “既然在考場內沒發現端倪,那肯定就是從聽雅閣去往考場的路上,出了差錯。”

    眾人隻能這麽想。

    三位都是國學大佬,他們一致認為,八歲的梁小虎不可能作出這樣的詩。

    而且接連還是兩篇,每一篇都足以千古留名。

    而這事發生在一個小孩子身上,它不可能呀?

    腳步響起,是青梧來了,三位大佬一起看向青梧,青梧搖搖頭,說道:“路上,奴婢與小虎沒有接觸任何人!”

    眾人懸著的一顆心遲遲得不到安定,堵在嗓子眼。

    擺手遣青梧下去,二樓閣樓上,三位大佬坐立不安,神情不寧。

    最終還是院長薛生開口說話,他望向軟榻上愁眉不展的張載,試著說道:“老師,會不會真是梁小虎所作,神童在我朝屢見不鮮,一連兩篇佳作問世也不是不可能的事。”

    起先懷疑有人接觸梁小虎,行舞弊之舉。

    因為梁小虎作出了本不可能在他這幾個年紀作出來的好詩。

    一首“勸學”更應該是一位白發蒼蒼的老翁,回首往昔,感慨而作,尾句“白首方悔讀書遲”應證了這一點。

    可接下來一首“詠竹”憑空出世,眾人做了完全準備。

    沒人接觸過梁小虎,更沒有人提前給他透題,再者,能寫出這樣的好詩,為何還要假借梁小虎之手。

    他自己成名不更好嗎!

    “你糊塗嗎?這兩首無論哪一篇,你我都自行慚愧,神童?世上哪來的什麽神童?”

    很顯然,張載不認同薛生的看法。

    他不相信梁小虎是神童,若是神童,自己在巽山書院教書時早該發現才對,還等到這個時候。